第13版:民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守三尺讲台
□ 郭新爱

  看着报纸上刊登的《坚守的理由》这篇文章,猛然间忆起,从当初义无反顾、毅然决然离家至今,不知不觉中,我在民办学校工作已有14载。时光如白驹过隙,白发已悄然爬上鬓角,故乡亦渐行渐远,而不曾改变的是我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对菁菁校园和莘莘学子难以割舍的情怀。正所谓,十年弹指一挥间,而人一生中的美好年华、青春岁月,又有几个十年?

  遥想14年前的1997年,正值祖国顺利收回香港并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国欢庆的美好日子。背负简单的行囊和沉重的债务,在一个炎炎夏日,我的心境却是那般凄凉。带着许多的不舍和破釜沉舟的决绝,我辞别妻子和不满两岁的女儿,只身一人应聘至东莞市一所民办全封闭式贵族学校任教,兼任班主任工作。在这所学校3年的磨砺和刻骨铭心的伤痛,让我学会了成熟与坚强。抹干泪水,藏起所有的悲愤,重新收拾伤痕累累的心境,将经历变成资本,我又一头扎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得宝之安”的宝安。依然是民办学校,依然手捧随时可能砸碎的泥饭碗,依然坚守神圣的三尺讲台。

  现在想想,当初到尚属新兴事物的民办学校任教,毅然辞掉家乡公办教师的工作,选择了当时相对来说高工资、高风险、高强度的民办学校,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打工”,我其实没有过多地考虑得失,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也许真的是被沉重的债务所逼,也许是感到在家乡可能毫无作为,也许是不想一生碌碌无为。在民办学校工作,没有了大锅饭和铁饭碗,没有了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也没有了那份轻松和悠闲。取而代之的是激烈的竞争,还有高强度、持久的工作。

  刚开始的那一年,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生、新的教学观念和新的管理方式,同时还要面对随时可能下岗的残酷现实,压力可想而知,以致于经常有如履薄冰之感,有时亦不免胆战心惊,头发亦随之大量脱落。孤独寂寞、迷惘彷徨、甚至失落伤感之情曾经如梦魇般时时缠绕着我。而每当夜深人静时,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常令我泪湿衣巾,辗转反侧,锥心之痛不啻为一种煎熬。第二年,我把妻子和女儿接到身边,重新有了家的温暖,因为没有了顾虑和担心,我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工作。

  14年寒来暑往。上学的日子,我和那一帮让你欢喜让你忧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和生活,朝夕相伴。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骄傲着孩子们的骄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师爱,许多时候让我忘记了烦忧,虽倍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但在民办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乐此不疲,收获着欢笑、成功。

  也许是拥有一份对民办教育的理解和热爱,所以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感,更多了一份难以离弃的教育情结。这也许是来自我内心深处对教育,尤其是对相伴14年之久的民办教育的一份挚爱之情吧。现实生活中,虽然民办教育、民办老师与公办学校、公办老师还存在不小差距,如地位、薪酬、福利等皆不能相提并论,难以望其项背,但是我不止一次主动放弃了改行的机会,尽管我亦有过抱怨、失落与迷惘,但时至今日,我无怨无悔,始终保持一种良好平和的心态,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良心和良知教育并影响我的学生,从容淡定中感受一份宁静与恬适,教书育人,清贫而不失快乐,辛劳充实,执著追求,用心呵护心灵中最圣洁的情感,憧憬最美好的愿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既是我的自勉,也是我追求的信念和前进的动力。

  (作者单位系深圳市宝安区崛起诚信实验学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链接海外
乐守三尺讲台
在自然中生长
本刊近期征稿提示
民办教育要建设“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