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1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局长
南北对话解读教育“八大关系”(下)

  “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构成的”,这是语言学家索绪尔的一句名言。同样,教育内部存在着诸多关系,比如最常见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局长来说,要关注哪些关系,如何“打通”这些关系,发现教育的生命力,有赖于主政者的行政智慧。本期我们特别邀请来自上海和辽宁一南一北两位教育行政管理者,展示他们对于教育“关系”的思考,以期引发全国各地教育管理者们的广泛思考和讨论。

  

  教育质量VS学校特色

  常生龙:教育质量和特色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教育质量比较好的学校,在特色创建方面会有更加扎实的基础;反过来,认准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会将这件事情变成学校特色的同时,培养出一批好教师,推动学校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

  教育质量比较好的学校,学校特色也会很鲜明。普通学校因为创建特色而提升了教育质量,有一组典型的事例,就是最近几十年美国教育界开展的“磁石学校”创建工作。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公办教育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课程整齐划一,教学方式滞后;二是存在着明显的种族隔离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开始建设“磁石学校”,打破学区招生,让不同种族的人可以在同一所学校里就读。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采取了一些独特的措施,在公办学校的课程之外,设置了一系列独特的课程,来填补公办教育课程设置上的空白。这些独特的课程设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也逐渐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大多数“磁石学校”的教育质量,因为这些独特的课程设置而逐年提升,成了当地的品牌学校。

  今天的美国,有五分之三的学区办起了“磁石学校”,120万学生在“磁石学校”里就读。美国教育曾经面临的困境,我国今天的教育同样也存在。划片招生的政策、整体划一的课程、隐形的阶层歧视等,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给学校一些自主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创建自己的特色,或许这些学校就可以走上与“磁石学校”类似的发展道路,在提升自身教育质量的同时,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快乐。

  

  任永生:教育质量就是教育效率与教育效益的高度统一,而教育特色就是用自己独特的方法与途径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应该说,提高教育质量与打造特色之间并不矛盾,即在提高质量的过程中形成特色,用形成的特色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现实工作中,学校往往顾此失彼,或者将二者对立起来。若提追求教育质量,就误认为是在追求教育效率,或者简单地理解成追求单纯的高分。若提特色发展,就认为是搞特长班或琳琅满目的校园文化,认为搞特色就会影响教育教学。所以,学校常常很难形成真正的特色。

  学校特色发展,应该把形成学校核心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学校文化应该是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是一个学校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是贯穿学校各个层面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有3层结构:表层,主要表现在物化环境、设施设备方面的文化形态;中层,主要表现在文字、语言方面的文化形态;深层,主要表现在师生员工自身文化气质方面的文化形态。

  我们在构建学校文化品牌方面,也一定要坚持把课堂作为文化建设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文化的构建来逐渐形成学校文化,而不能脱离课堂这个主渠道。如果本末倒置,只能形成表层和中层的东西。如果学校真正有了文化,就能产生一种强大的推动力,用文化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发展VS学生发展

  常生龙:江苏苏州星海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史金霞老师,最近出了一本书《不拘一格教语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她认为很多语文课其实是一项体力劳动,机械地重复、积累,不致力于培养人,而致力于“制造”产品,“这不仅不能使人心向善,反而在加速人性的堕落”。于是,她在语文教学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随笔是她的语文课几乎唯一的作业,史老师从中阅读“青春的故事”;一篇《西厢记》的《长亭送别》节选,这位喜欢音乐的老师不仅用上了黄梅戏的《西厢记》选段,还融入了邓丽君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阿牛的《桃花朵朵开》以及刘若英的《分开旅行》……给学生们罗列了众多的阅读书目,包括司马迁的《史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何伟的《寻路中国》、龙应台的《目送》,以及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等等。她的学生并没有因此而颓废,“班级平均分也会在高考时拿到第一名”。更为重要的是,她没有用野蛮的方式来争取这样的分数,却让学生在最年轻的日子里留下了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这是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案例。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一点点的改进,就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史金霞并不一定有高人一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语文教学的喜爱,以及对学生满腔热忱的爱,正是因为这份爱,使得她愿意发展自己,改变自己,并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反过来成就了自己。史金霞所作的事情,很多人都可以去做,之所以至今还没有行动起来,可能与自己内心的恐惧有关。惧怕改革会影响成绩、惧怕改革得不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改革需要勇气,教师发展也更需要勇气。这份勇气也会成为发展学生的动力。

  相比较之下,学生在很多方面可以成为教师的老师。很多教师买了一台新电脑、添置了一部新手机,相关的功能探索了半天也未果,但交给学生,一会儿工夫就可以搞定了。在互联网里遨游,学生天生就比教师有灵性,因为他们就是在信息的世界里生长的。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创设更加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反过来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最终带来的,就是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任永生:教师发展与否,决定着教育工作的成败,决定着教师自我价值实现与否;学生发展与否则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效果,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学生发展了,又能促进教师的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

  我们要培养有激情、有真情、有才情的教师,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我们要引导和帮助教师实现人生的价值,要让教师树立这样的远大理想:不当“教书匠”,要做专家型的教师。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任务的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只有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走向成功。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两点:一是教师必须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创新方法,还要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二是必须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教育教学具有复杂的特点,容易偏向于形式化、公式化、格式化。教育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创新,要不断探求新模式,但必须克服模式化。

  大众教育VS精英教育

  常生龙:今天的中国,比以往更加迫切需要大批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但拔尖人才该如何培育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

  拔尖人才通常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持续不断地探索外在世界的良好习惯;二是持续不断地探索内心世界的良好习惯。这两个特点,都需要从孩子出生开始到整个求学期间加以持续的呵护和保持。在某个学段进行所谓的精英教育,能否培养出拔尖人才,是值得怀疑的。而且一些所谓的创新课程,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创新一旦课程化,就会变成一种程式,它与创新的本意是相悖的。

  鲁迅先生说:如果你想要得到花朵的话,你就要重视那些能够培育出花朵的泥土。拔尖人才是从非拔尖人才与普通人中转化而来的。对拔尖人才的培养,不能寄托在少数“精英学校”上,也不能寄托在少数人上,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尽管最后在科研和技术领域,真正能做出大的创新性成就的始终都是少数精英,但他们总是植根于普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大众土壤之上。如果真的想要得到拔尖人才,就必须在提高全体公民的创新素养上下功夫。

  努力做好大众教育,着眼于生命个体的多样性,着眼于大多数人的发展,注重因材施教,这才是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的必由之路。

  

  任永生:我们的教育首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也必须注重精英的培养。

  我们必须树立“三个一切”的学生观,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的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三个一切”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强调“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不可偏废;“为了一切学生”,这是必须特殊强调的问题。每个孩子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家庭的希望,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要用爱去浇灌他成长的心田,要“因材施教”,要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特殊人才的培养,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我。

  学校教育VS社会教育

  常生龙:当我们探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关系的时候,我们对社会教育是有一个定义的,即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改革开放之前,那时人们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基本上可以为他一生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所以社会教育并不受重视。但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而未知的挑战,我们要让学生做好各种准备。

  因此,学校教育需要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无论如何努力去改革,也不可能让学生受用终身。社会教育将和学校教育一道,为人们在未来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第一,学校教育要着重呵护学生的向学之心,让学科知识成为孩子渴望学习的“柴火”,教师成为一个个的“点火者”。使得学生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之后,依然能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领头雁。

  第二,学校教育要加强与社会教育的共建,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就能不断地联系社会实际,发现知识的应用价值。

  第三,社会教育要加强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建设更加丰富的、多元的课程体系,以及便捷的学习渠道,为不同需求的人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让在学校生活中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在社会中得到呵护和关爱。

  

  任永生: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渠道,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使两个教育协调发展,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所以,儿童的成长就是自身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自我构建的结果。教育本身就是给儿童的自我构建创造合适环境的,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培养和锻炼,那么社会环境同样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条件。当前社会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一些消极的东西也随之而来,污染了社会教育的环境。我们必须挖掘社会教育的积极因素,利用一切积极的因素,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发展。

  每年3月开展的各种“学雷锋”活动,其实就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完美结合,经验值得总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教育局长
南北对话解读教育“八大关系”(下)
平凡铸就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