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于结果”制定校本研修计划
□ 李 晶

  “基于结果”的管理思想中,“结果”是指经过校本研修活动使该活动的首要受益者出现的变化。校本研修的目的是通过持续的研修活动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使学生受益。因此,学生是校本研修的首要受益者。理论上,校本研修的效果应该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但有时学生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被察觉,观察起来也有一定困难,所以我们也可以从“次要利益相关者”——“教师”和“学习组织”的变化中体现结果。

  运用“基于结果”的管理思想制定教研组校本研修计划要经历几个步骤:

  (1)确定目标

  目标也可以称为标准,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不要太多。

  (2)建立“结果指标”

  从目标分解出最关键的几个观测点,在可观察、可测量的水平上描述团队成员预期的行为及完成程度。这样就建立了“结果指标”。换言之,“结果指标”要具体说清楚做到什么程度(要可观测),就认为达到了目标。平时,我们所标榜的“培训多少人”、“满意度”等并不能够说明目标的实现程度。

  例如目标是“教师能够正确地理解教材”,这是个非常综合而模糊的概念,不可观测,对教师的行为也没有具体的指向作用。每位教师都可以认为自己做到了,但是,在下个阶段制定计划时,这项目标仍然会被提出来。这样往复循环下去,教师很难感受到自己在校本研修中究竟有哪些提高,从而逐渐失去参加校本研修的动力。

  “正确地理解教材”可以从多方面体现,制定结果指标时,可以针对教师的情况,讨论出具体的两到三个关键的观测点,例如1.对于走上教师岗位不久的教师而言,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划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2.对有经验的教师而言,能够整体把握学段教材,描述知识的“上下位”联系,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这样的“结果指标”描述了教师可观测到的行为,为教师具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提出了明确的指向和要求。

  (3)围绕“结果指标”建立“过程指标”

  “过程指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够保证“结果指标”实现的必要活动,二是具有可操作性。例如,每月完成一个单元:每两周,每个教师自己独立分析一个单元,第三周集体讨论一次,责成一位教师综合大家的看法修改,第四周再讨论一次。有了“过程指标”,校本研修活动才可监控。过程监控实际上是对过程指标实现程度的监控。

  (4)确定数据收集方法

  运用实证性的材料证明“结果”实现的程度。

  (5)预见“风险”,寻求降低“风险”的办法

  完成计划时有什么障碍,并提前想如何克服障碍。

  (运用“基于结果”的管理思想制定教研组校本研修计划的框架图如图1示。)

  运用“基于结果”的管理思想制定教研组校本研修计划实质上是用行动体现思想,其中蕴含的思想包括:

  1. 制定的过程是教师发挥专业自主权的过程。

  在设计校本研修计划的过程中,教师经过讨论,确定自己认可的“标准”、“结果指标”、“过程指标”和“数据收集方式”,从一开始就充分享有决策权、知情权、自我调控权。所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且认同计划中的“维度”、“目标(标准)”、“过程指标”、“结果指标”、“数据收集”等评估依据、过程监控依据、实证性材料等。

  2. 设计、实施、监控、评估成为有机的、一致的过程。

  3. 评估全面,兼顾不同的层次。例如:

  产出——“培训多少人”、“满意度”、成果为“几个一”等。

  结果——“首要或次首要利益相关人”的行为或变化,体现目标。

  影响——对学校文化形成、社会舆论及教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教育学院)

维度目标(标准)  过程指标  结果指标  数据收集

                        

                        

  目标(标准)       过程指标         结果指标       数据收集

  希望达到

  的水平

  实现结果指标

  所需要的活动

  指示达到

  目标(标准)

  的关键点

  用什么方法

  证明达到了

  结果指标

  图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让学生沐浴在课改的春风里
课题100问答
图片新闻
“基于结果”制定校本研修计划
模式是方向
自主乃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