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2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课堂叙事(征文选登二)

  “五味”俱全的高效课堂  □ 韩丽萍

  《百家讲坛》栏目的“铁嘴”纪连海老师,谈起他的课堂曾感慨:讲得天花乱坠,学生难免昏昏欲睡。“铁嘴”的高端表演尚且遭遇学生的冷淡,我们普通老师倘若不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更将陷入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

  剥夺学生自主权,相当于斩断了学生感受课堂的触须,索然无味的学生要么捣乱要么麻木,还学生自主权,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体验课堂的无限可能。“五味”俱全的高效课堂,必然换来学生的兴趣盎然。

  高效课堂是“酸”的。课堂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得很快。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不忍心打断他们;学生准备展示,教师不忍心打断他们;学生精彩展示,教师不忍心打断他们;学生积极补充,教师也不忍心打断他们。当下课铃响的时候,学生只得欲言又止,因为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展示欲,教师的心里酸溜溜的。

  高效课堂是“苦”的。教师不能再照本宣科了,要研究学情,编制导学案,建立新型评价机制;教师不能再墨守成规了,要研究最新教育理论,要追求课堂的创新,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机智以便应对无限“生成”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辣”的。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教师,衍生出许多让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被学生难住,心里是火辣辣的。学生也乐于和同学争论,上演了许多巅峰“对决”。看着学生的火爆辩论,心里热辣辣的。

  高效课堂是“咸”的。学生有时独学,有时讨论,有时展示,有时补充;教师有时点拨,有时讲评,有时引导……怎一个“忙”字了得?咸的味道,是劳动的味道,是辛勤的味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舞台,而教师成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幕后工作者,劳动并收获着。

  高效课堂更是“甜”的。学生通过合作,生成有价值的问题,课堂展示体现着生命的热情,质疑探究迸射出创新的火花。独学思考,小组讨论,积极备展,激情展示,质疑补充,反思改进……待到山花烂漫时,教师自在丛中笑。

  反思: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句论教育的话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课堂上,当学生昏昏欲睡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学习方式是否生动活泼;当学生思维凝滞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思维训练是否恰如其分;当学生索然寡味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是否该换一种“五味”俱全的高效课堂了!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中学)

  扑克牌巧调积极性  □ 张 岩

  高效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同时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但在初期,展示大多是组长安排,很少有自己主动展示的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更多的孩子敢于展示呢?

  一次,看到朋友们打“双升”,两套同样花色的扑克牌放在一起,每个人都在算计着,和自己同样的那张牌会在谁手里,出牌也就有了神秘感。可不可以把这种心理用到课堂教学中呢?若教师手里有一套牌,学生手中也有一套牌,课堂展示时由小组内定变为教师抽牌来展示,是不是参与展示的学生会多一些呢?

  带着这些想法,我进行了一次尝试:刚上课时学生不知我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头雾水,当我讲明操作方法后,学生中间立即传来了这样的声音:“某某,你得认真准备啊!”“组长组长,快给我讲讲这道题,我不能给咱们组丢分呀!”看来学生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得失,却不能漠视小组的荣辱。紧张、兴奋、积极、活泼,这正是我所想要的课堂气氛。

  “每组最后一号到前面抽签领题,按照你们组的人数领,思路清析答题正确者,可以为组内赢得一分。”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积极地讨论起来。“某某同学(一般喊对子),这题怎么讲?”“我的答案和你的不一样,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学生拿着卷子到我这儿来问问题。看着孩子们耐心地讲着,细心地听着,认真地记着,我沉浸在做教师的幸福之中。

  反思:事后我对学生进行调查,学生说这样上课比较紧张,不敢不跟着小组走,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抽到,一定不能给小组抹黑。经过课堂检测,我发现孩子们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是比较不错的。看来生活是门大学问,在这门学问中,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到课堂上来的妙招绝招,只要用心,就一定会发现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好招。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三河市冶金中学)

  教师要会“不出手”  □ 康 松

  到学校听课时,执教老师请一位学生板演并同时进行讲解,感觉挺好。可我仔细观察却发现:学生板演讲解的时候,教室里竟然没有几个听讲的,同学们多在各忙各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说来也简单,原来在这位学生讲完后,教师又把这道题讲了一遍。教师讲得自然好一些,也更清楚明了。学生们会想,既然老师一定会再讲一遍,那干脆等最后听老师讲好了。不然,一道题要听两遍,不划算。这也使得前面学生的讲解不再有实际效果,教师最初的设想也自然落空了。这就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旧两层皮”现象。

  这样的现象其实很多,比如教师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加以提示。教师提示的后果是,学生懒得动脑,被动接受。题目不会做了,就等一会儿,反正教师沉不住气了就会提示。老师提示了还是不明白,也不打紧,反正老师总归是要讲的。

  我问老师为什么要这样,他说怕同学们不懂。其实这样下去,学生根本没必要自己弄懂,因为不懂不要紧,有老师呢。就像喂婴儿,总要嚼烂了,可是孩子总要学会自己咀嚼。要知道,教练的手不放开方向盘,学生就永远学不会自己开汽车。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学会能“不出手”时就“不出手”。比如板演,一道题完全可以多请几位学生,有比较,有对照。别怕学生出错,他若错,由他错,不着急提醒或指点。千万别再冲着全班学生喊:“同学们先停停,这个地方要当心啊,可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其实,本来可能就只有一个人错了,或者也许本来没错的,你这一喊,他反而错了。也不必读题,学生自己看即可,考试时有谁来给他读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是我们老师造成的,是我们剥夺了他们获得能力、提高能力的机会。跌倒了应该学会自己爬起来,孩子们应该在失败中学习提高。据说,有对外国夫妇带孩子回到宾馆,让孩子自己开门,很久也没打开,服务员来帮忙,父母反而不高兴,为什么?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机会。所以,有时我们也不必急于纠错,学生说对了固然好,说错了也没什么关系。对与错,好与不好,还有什么其他做法、困惑疑问、不同意见,都让学生来说,正好展开交流与讨论。即使教师一定要讲,也不必一刀切,非得要求每位学生都听。会了的同学完全可以不听,你逼着他听,反而影响学习兴趣,他如果应付你,你也不易察觉。但如果允许他做自己的事,他就不能什么也不干了,闲着也是闲着,做一点就赚一点,何乐而不为?

  反思: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把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只有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体验,他们才能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们个体解决不了的,可以让他们合作交流,此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等到学生实在讨论不出结果,再出面引导、点拨也不迟。教师要像狙击手一样,沉得住气,耐心地寻找最佳时机,不发则已,一发必中。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教育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新课堂叙事(征文选登二)
为展示
注入人文精神
新教师vs教师成长
打造适合师生生命成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