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城教育追问
□ 本报记者 韩世文 □ 刘术红 聂成华

  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北京师大附中、北京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众多的名校汇聚在一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众多的名师聚集于一地。名校云集,名师、名校长众多,人才辈出……这就是北京市西城区。

  到底是名校、名师、名校长成就了今天的西城区教育,还是西城区这块教育沃土吸引和成就了众多的名校、名师、名校长?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又似乎很简单,在难与简之间,西城教育占据着北京乃至全国教育发展的高地,又是如何作为的?本期,我们走进京城,追问西城教育发展。

  追问1:西城到底要办什么样的教育?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完善教育管理理念,强调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为教育改革谋划发展战略铺平道路。

  1990年,23岁的汪艳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当时国内英语人才奇缺,可供选择的职业很多,在众多选择面前,汪艳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北京八中。时任北京八中校长的陶祖伟问她:为什么选择这里?初出茅庐的汪艳道:“就一个原因,这里是素质教育的源头,我想把教育当成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

  在汪艳的课堂上,没有“孩子皱着眉头”,更没有“背也背不完的单词,记也记不清的语法,读也读不懂的长难句”。英语课让她教出了“花”:今天同学生探讨网络知识,明天和学生聊音乐、戏曲,课堂成了一个大舞台,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舞台上的演员,充满着激情,呈现着自我。

  她坚信“高德高分,高能高分”的教育信念,从不安排周考、月考。她的课堂总是“真、情、趣、多”,提质不增量,高效而减压,让学生大呼“过瘾”!她说,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对知识本身“上瘾”,一接触知识,“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她说,她尝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过失败,如果没有学校的鼓励及区域为教师发展营造的宽松环境,她现在也不可能成为北京市骨干教师。

  在京城坊间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东城的学生,西城的老师,海淀的家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城区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很受社会认可,汪艳只是众多优秀教师中的代表。在西城区还有被温家宝总理称之为“国宝”的霍懋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丁榕等众多师德高尚、教育教学卓著的“教育家”型教师。

  我们到底要办什么样的教育?从“钱学森之问”到“温家宝之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担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多年后,田京生还是会不停地追问自己这个问题。他说:“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完善教育管理理念,强调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为教育改革谋划发展战略铺平道路。”

  西城区强调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主要是对学生成才的评价。他们认识到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强调西城的教育是“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在针对中高考成绩上,西城区从不过度宣传。

  西城区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包括在首都整体教育和在全国教育中的定位上,都非常清晰。西城区的理想就是高水平地实施15年基础教育,做到“校校精彩、人人成功”。西城教育人认识到,每个学校不一定是示范校,不一定是名校,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亮点,有老百姓喜欢它的地方;每个孩子不一定考上名牌大学,但都能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也是收获。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在西城区“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发展战略基础上,区教委提出教育发展“四个区”的目标:均衡发展的先进区、素质教育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实验区、优秀人才培养的高产区。田京生说,西城区的教育质量、综合办学水平要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全国发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国际交往,使西城教育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记者走访西城中小学时了解到,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实现“校校精彩,人人成功”的目标,西城教委在2010年出台了《西城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实验方案》,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均衡发展。在发挥名校示范效应,加强校际协作互助的基础上,全区120余所中小学分类、分层、分重点,进行集团化、联合化、特色化办学,一批学校实现了内涵发展的新跨越。首先,组建以北京小学、实验二小、北京四中、北京八中为核心的4个教育集团;其次,完善以普通高中示范校为核心,每所学校辐射2~3所学校,加速形成理念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学校发展联合体模式;再其次,鼓励学校办有特色,力争校校精彩。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女子教育特色、外语教育特色办学联合体的进程,深化华夏女中、实验中学、14中、161中办学联合体在女子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合作;扩大西城外语学校、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月坛中学在外语教学方面的交流与互补;巩固扩大宣师一附小新童谣影响力、徐悲鸿中学美术教学优势,以及回民幼儿园、回民小学、民族团结小学、56中和回民学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成果,实践多种形式的资源共建共享。

  “十一五”期间,通过“校长高级研修班”、境外培训、“创新型党支部书记研修班”等形式,多途径、宽领域培养人才。全区涌现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等30多个师德先进典型,80余名干部、教师获得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马景林、秦书峰、彭涛、李爱华等全区1000余名教师在全区教育系统评选中获优秀奖。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人成功,西城区扎实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共开设800多门校本课程。近些年来,中考的及格率、优秀率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北京市平均值。学生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更高水平的各个大赛中频频获奖,全区学生综合素质、知识水平近几年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2012年高考各学科平均分、各批次上线率均位居全市第一。理科全区平均分超过一本分数线40多分。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保持在1200人左右,占全市的近1/3。

  追问2:课改能否成就新名师?

  要将课改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落实在学生身上,教师的发展是关键。

  在拥有一支整体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北京市西城区,新课改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西城教育人认识到:要将课改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落实在学生身上,教师的发展是关键。

  2007年以来,西城区对各校进行的常规教学视导均以“聚焦课堂 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2008年10月,启动了高中新课程优秀课例评选;2009年3月,又启动了“常态课”的教学视导,历时3个月,涉及到所有中学,对于检验新课程的实施成果,诊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近年来,他们始终以有效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努力实现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提高。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作用于学生最直接的是课程和课堂。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就是要通过课程的优质、课堂的优化,最大程度地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2011年3月起,西城区在原有课改成果基础上,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华夏女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项目组确定了10门重点开发课程,包括女性与心理、女性与法、女性与审美、女性与礼仪、女性与领导力、现代家政、少女课堂等,突出女校特色;三十五中《初中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学习导学法实践研究》项目组,开展了“思维训练与学习导学”的实践研究;北京小学《以生为本的校本化课程建设》项目组,制定了北京小学课改项目实施方案,注重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突出“写字——书法”教育校本特色;亚太学校以学校生命教育及其家校协作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石,初步完成学校原生命教育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的评估……在西城教委的整体推动指导下,各项目实验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教师创造性,把课程落实到课堂,让课堂凸显特色,课改效果明显。

  “教研员”常被比喻成“老师的老师”,西城教研员们将目标始终锁定在课堂之上。“如何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改进意见,如何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成为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员们一直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2004年,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的西城区,配套教学资源匮乏,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及时交流与解答,西城区教委组建了教师研修学院,并通过“研修一体”课程(年级研修课程、学科研修课程、跨学科研修课程)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同时,西城教育研修网也应运而生,在开展面对面研修活动的同时,又开展了网上研修。截止到2012年3月,研修网已拥有注册用户2万多名,协作组1990个,教学资源近29万个,开展研修活动5000余次。研修网有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教师共同进步,推动了西城区教育的可持续和均衡发展。

  另外,依托西城教育研修网“西城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实现了教师培训质量监控、效果反馈、绩效考评及对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全过程网上监控管理,实现了由“开环系统”到“闭环系统”管理的转变。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李燕玲告诉记者:“新课改背景下,要做一名合格的教研员,应该勤于思考、善于反思,要比普通教师更具有超前意识,让教师了解一个好的展示课产生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而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不断推进研修一体化模式,构建精细、丰富、特色的研修课程,做精混合式研修,解决教师工学矛盾,提高教师研修实效性……这些,和西城区教委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施的‘1100工程’(重点培养1000名区级骨干教师,100名在北京有影响的教师),在为每一位教师铺设阶梯,打造成功平台的理念和做法上一脉相承。”

  目前,西城区在职特级教师53人,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44名,市级骨干教师179名,区级骨干教师1675名。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20%以上,形成了以特级教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层级带动的动态发展体系。

  追问3:名校与名校长到底是谁成就谁?

  不管是学校还是校长,只要一步一个台阶向目标攀登,终会成为人们心中的名校、名校长,他们是相互成就的,名校离不开名校长的引领,名校长离不开名校的平台。

  曹保义,北师大二附中校长。在北京市高中示范校校长里,有两样东西应该是曹校长独有的:一是同3位副校长一个房间办公,二是一直坚持担负一线教学任务。作为京城传统品牌校,北师大二附中不缺钱,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小西天附近,学校也不缺办公场地。但曹保义觉得:几个校领导在一起办公,商量事情方便,他们都习惯了;而学校也一直有这样一个办学定位:教育改革的试验基地,教育教学的实习基地。曹保义主动给自己“加压”,这是他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敬重。他坚持用这种方式和学生接触,保持他对教育教学的“敏感”,保持他和学校教师之间的“近距离”。

  北京另一个区县的中学名校长曾经坦言:我最欣赏二附中的办学风格,不声不响,真正在研究教育。而这位校长的评判,恰恰印证了记者对西城校长群体的印象:勤勉务实,注重内涵。

  继2007年西城区成立了包括马静、袁爱俊、曹保义、郝日达、李烈和翟京华6个名校长工作室、柳茹园长工作室之后,作为培养新校长后备人才的重要措施,2012年,西城区将再建7个名校长工作室,培养更多的年轻校长尽快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管理风格,早日成长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校长。目前,确定的人选包括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北师大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北京161中学校长丁大伟、北京14中校长王建宗、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校长严凤岭、北京奋斗小学校长见培炎、北京宣师一附小校长杨英、北京康乐里小学校长刁立春。

  田京生认为:名校长不等于名校的校长,名校长也可以来自普通校。在西城区,一批校长有坚实的教育理论,有改革和创新的意识,并且能把这些融入到办学过程中,使得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特色,这些校长影响了其他学校,并能够为大家所接受,这就算是名校长。

  上述成立工作室的校长都是西城的“名校长”,是西城优秀校长群体的代表,他们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处于转型期时,选择了对学校体制、机制、队伍、管理等进行一系列变革。

  2011年初春的一天,田京生在干训班上为校长们上了“区情教育第一课”。他对校长书记班的学员们提出了4点希望:第一,要积极实践,认真研究,不断探索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第二,要在管理中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充分尊重每一个教职员工;第三,要懂规知法,精打细算,做个会理财的当家人;第四,要耐得寂寞,做得学问,向新一代教育家型校长的目标迈进。

  “耐得寂寞,做得学问,向新一代教育家型校长的目标迈进”,为校长们勾画出了职业生涯的蓝图。

  作为区域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田京生认为,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有自己的理念,而且要把这种理念转化成学校的行动方向。他如数家珍,举例说明: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提出“以大气成就大器”。学校十几年如一日,将这个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各个环节中,现在到了四中就能感觉到这种“大气”,而且在各种活动中彰显出学生的爱国激情、深厚的文化素养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校长李烈提出“以爱育爱”,在这简单的四个字背后,有一系列的育爱理论和实践做法,包括教师、干部、学生和家长,都融入大的理念中,使得实验二小办学精彩纷呈,享誉国内外。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提出“建设学校良好教育生态”的理念,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合作,形成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合力。现在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体两翼、一校多址”的办学新格局,并于2010年组建起了北京小学教育集团,实现了7所分校的“联邦制”。

  西城区一直在努力构建有效的校长成长机制,通过全面实行校长职级制、校级干部的后备制度,以及名校长工作室建立等,为校长构建学习、激励、促进的机制。2011年,基层单位中层干部、教师193人报名参加西城区副校级后备干部资格认证,经过笔试、面试、下校考察和网络测评,共有57名干部通过资格认证进入后备干部库,目前已提拔使用9人。此外,西城区还成立了高中示范校校长合作体,开展“学校有效管理”的研讨等活动,使优质教育资源高水平均衡发展,更好地带动辐射周边学校,促进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发展。

  “做名校”与“做名校长”,西城教育人的选择是:不浮躁。“耐得寂寞,做得学问”,是西城教育人对自己的期望。“安安静静办教育,踏踏实实育人才”,是西城教育人的群体真实写照。“名校与名校长到底是谁成就谁?不管是学校还是校长,只要一步一个台阶向目标攀登,终会成为人们心中的名校、名校长,他们是相互成就的,名校离不开名校长的引领,名校长离不开名校的平台。”田京生如是说。

  名校云集,名校长众多,北京西城的区域之“名”,应该是源自校长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源自他们教育家般的情怀,源自名校与名校长间的相互促进。这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区域长久的修炼与沉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西城教育追问
主任出镜·田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