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2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组织:从班到小组(上)
□ 张卓玉

  学习小组与新教学模式的关系

  新教学模式最直观的变化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学习。从排坐到围坐,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其变革的核心是新学习组织的出现。

  不过,我的印象是,学习小组的意义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看,小组一词和小组这种组织形式确实是早已存在的。一个班一般都分为几个小组。在最传统、最落后的课堂上,都能看到小组的活动:小组讨论、小组值日等。因此,当人们看到尝试新教学模式的学校出现了学习小组的时候,可能并不以为然。甚至这些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也没有感觉到小组有什么了不起。

  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一场深刻的革命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发生了,一个可能要引发一系列制度重建的新生命就这样悄然地诞生了。人们可能不是很喜欢“革命”这个词,因为它会使人想到伤筋动骨,想到大起大落,想到“破坏一个旧世界”的豪情。但是,学习小组的出现确确实实是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的出现又是如此的平静。

  现代学校出现一百多年来,班是基本的学习组织、基本的学习单位。几乎没有人对班的存在产生过质疑,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班是维系上课听讲、下课做题的传授式教育的制度保障。从古代的家庭教育、私塾到现代学校,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学习群体化、学习班级化。我们都是从小学的班、中学的班、大学的班走过来的。班有着浓厚的工业文明色彩:讲规模,讲统一,讲效率。班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统一的年龄,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地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标准。要满足这么多的统一,唯一的办法就是教师统一讲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若没有创设新的学习组织,若班依然是基本的学习单位,满堂灌就会持续地存在下去。

  谢天谢地,新的学习组织出现了!

  新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结构、全新的教育秩序。构成新模式的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学习小组。

  首先,以小组为中心的小组围坐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全班排坐。从座位形式看,学习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个体的学生,也不是班这样的群体,而是学习小组。在个体和班之间,出现了新的组织建制。小组围坐用强制的形式保障了学生的合作学习。

  其次,学习秩序出现了所谓的“颠倒”现象:自主学习在先,课堂学习在后。自主学习是由小组组织、在小组发生的。小组的组织作用、氛围作用、激励作用、帮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小组建制保证了课前的自主学习。传统模式下的课前预习之所以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机制保障。

  再其次,“学时”正在取代“课时”。“课时”概念是讲授式教学的产物。它关注、强调的是实施、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时间,是课堂上主要用于教师讲授的时间。“课时’一词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歧视:只有用于教师讲授的时间才值得准确测算、规定、重视、管理。学生课外、课下所用的时间远不像课堂听讲那样重要,因而无需测算、规定。新模式下,“学时”概念应运而生。学时指学生在完成特定学习内容时所用的全部时间,包括课堂前后的自学、小组学习、课堂上的其他学习。而保证课外学时效果的,正是学习小组。

  最后,展示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敢于把相当比例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展示,确实是需要勇气的。展示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影响展示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是小组。有了课前充分的准备和课上的默契合作,就会有良好的展示。这些都有赖于小组的组织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组对新教学模式的意义。没有班,就没有现代学校;而没有学习小组,就没有新的教学模式。

  学习小组的职能

  学习小组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制度创新。

  许多情况下,在良好的愿望、先进的理念与现实之间,有一座必须经过的桥,这就是制度、体制、机制。有些时候,一种好制度胜过一打好愿望。

  学习小组的出现,正是一种制度创新。学习小组的生命力来自它的有机性。“有机”一词对于深入理解组织的本质十分重要。所谓“有机”,《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相互关连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这个解释很清楚地把“组织”与“群体”区分开来。同样是人群,有共同使命和任务,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能够维护成员的尊严和满足成员成就感的,就是组织;否则,就是群体。我先做这样一个判断:就学习而言,学习小组是组织,而班很可能是个群体。

  学习小组的规模是由学习小组的职能决定的。学习小组是一个讨论、交流、质疑、补充、分享的组织。若人数太少,就谈不上交流。而人数过多,又无法保证每个人的参与和深度交流。班之所以不足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原因之一是:在班上不可能有人人参与的深度交流。学习小组同时是一个有分工、有合作的共同做事的组织。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到小组合作。班可以集体大合唱,可以集体做广播操,但很难合作开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同时,小组还要不断地决策一些事情。考虑到小组内各种表决的需要,小组人数以单数为宜。5至7人应该是较为合适的小组规模。

  小组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协商编制小组的学习方案,或研究学习方案的实施办法。目前多数学校的学习方案(学案)是由教师编制的。我判断,这种做法是暂时的。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编制学习方案。学习方案的核心是锁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形成行动计划,而不应该是提若干个问题,出若干道试题。

  小组作为一个学习组织,重要职能之一是交流。交流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词汇,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否有学习者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几乎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分水岭。传授教育模式下的满堂灌是不重视、不支持交流的。高高在上的教师扮演着真善美的拥有者、传授者的角色,学生交流的潜能和交流的需求是不被承认和尊重的。小组的出现唤醒了、拯救了作为学习形式和成长形式的交流。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其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学习共同体内的表达、争论、完善、思想碰撞、头脑风暴。任何想略去知识形成、思想形成的过程而直奔结果的企图都是有悖学习规律的。学校的任务是:保障学生交流的时间、场地、条件。前文提到由课时向学时的变化,就考虑到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充分交流。传统观念支配下的学校建设,更支持以班为单位的学习,比如以班为单位的教室、实验室等,学校较少考虑学习小组的需要。前不久,在北京101中学参加活动时,我非常惊喜地看到,该校在校园里设计了各种供学习小组户外交流的小平台、小围栏、小花园、小广场。这应该是未来学习化校园的方向。

  小组作为一个学习组织,还应有一项重要职能,那就是合作做事。在上课听讲、下课做题的传统学习模式下,合作似乎是多余的。学习小组的出现,支撑着学习的一场革命:做事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做事就需要合作,于是,小组应运而生。为了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要相互协商、分工合作。比如,合作做一个物理实验,合作解剖一个动物,合作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合作研究一个历史人物,合作进行一次地理考察,合作完成一次学习成果展示,等等。合作做事充分体现了小组的不可替代的职能,体现了小组作为一种制度建设的意义。比较而言,班更便于集体听课、个体做题之类的活动,而不方便成为合作做事的组织。

  确保学习小组有效运行的前提是小组的组织和管理。小组之所以是组织,不是群体,关键在于它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其一,在尊重每一个成员的权利与尊严的原则下,小组会形成自己的组织机构。

  其二,根据各种学习活动的需要,小组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议事规则、行动规则。比如,如何确保每个成员都有参与、表达的机会;如何确保在有分歧的情况下做出最后的选择和决策;如何既能发挥优秀成员的影响力,又能防止小组内出现一言堂;如何保证组内成员共同的、有区别的进步;等等。

  其三,小组会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评价机制。这是任何一种有机体必备的“自我修复”机能。制度化的反思、评估,在此基础上的调整、改进,在常规基础上的小组特色、小组文化的创建……这些都是组织走向成长、成熟的标志。

  其四,开放性是小组的生命力所在。组与组的交流与合作,是重要的学习形式,于是有了课堂展示。除了班内的交流合作,还可能有年级内小组的交流合作、跨年级的小组交流合作等。这类交流合作的意义不可低估。开放性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除固定的小组导师以外,小组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邀请老师、家长、社会人士做某个阶段、某个学习项目的指导老师。成熟的小组建制会形成全新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使用模式,会逐渐打破班级制下的教师资源分配的封闭格局。由学校分配、固定教师资源到学习小组寻求教师资源,将是教育的一大变革。

  总之,学习小组是一种制度建设,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是新教育模式的基本支撑,是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创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学习组织:从班到小组(上)
教研员角色与职能如何重新定位
解读高效课堂中教师的“导”与“评”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