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课改的名义

(上接1版)

  他觉得,作为一名执著于课改的校长,跟随中国教师报的脚步进行课改宣讲,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在陕西省大荔县,一直奔波在课改路上的陕西省咸阳师范学院教授胡鸣唤,为自己家乡的教育人奉献了一场充满思想智慧又兼具操作方法的精彩报告,并在200多人的分组体验式学习中,为课改教师答疑解惑。她单薄的身体里,蕴藏着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更幸福的成长方式

  新圩镇貌仪小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的一所普通山村小学,教师中90%都是中老年,学生中50%是留守儿童,学校每年的公用经费不到2万元,2011年开学初,全校只有一台计算机和一台打印机这两样“家当”供教师使用。该校校长韦惠凤,曾几次想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先进经验,苦于经费不足,终于没有成行。貌仪的穷,几乎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这所穷得叮当响的小学里,却没有听见教师的抱怨声,没有听到孩子的闹腾声,相反,我们听到的,处处是欢声笑语。朗诵比赛、墙报比赛、黑板字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各种活动在这里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校园里一片沸腾。

  是什么带来了这一切?

  “课改带来了改变。”面对记者的问题,韦惠凤不假思索地说。韦校长是从蒙山县里的几次专题报告会了解到“课改”这一新生事物的,虽然乍听起来有些懵懂,但那时她心理已隐隐觉得:课改是一种潜能量,能给孩子的学习带来终身的改变。为此,她身先士卒,带头编写导学案、进行小组建设,组织学生黑板展示……几个学期摸索下来,校园里充满了浓郁的课改氛围,孩子们变得活泼了,爱说话表现了,自主能力提高了。

  “新课堂中孩子的表现出色程度令我们震撼,我们的学生能说会道,农村的学生一点儿也不比城里的差!”貌仪小学54岁的老教师黄保山兴奋地说。同处蒙山县的文华实验学校,也是当地的课改先锋校,一位名叫李静梅的老师发表了同样的观点。她在总结中写道:“如果想让自己口才好,就来课改吧!如果想让自己自学能力强,就来课改吧!如果想让自己更快乐,就来课改吧!如果想让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就来课改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奔向课改!”

  课改,是孩子们更为幸福的成长方式。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以“课改”为工具,充实到“创造幸福”的队伍行列中。其实,幸福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们也从中获益良多。

  我们走访到山西省原平县,遇见了一位名叫赵建英的老师。自1991年参加工作,迄今他已从事了20多年的教学工作。长年累月的积淀,让他在自己的教学领域如鱼得水。然而意想不到的是,2009年,当他来到实达中学,这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却骤然发现自己不会教了!

  讲台不见了,三面都是黑板,学生上课爱举手,到底什么情况?

  满头雾水的他依旧展开“以不变应万变”的架势,开始延续了18年的“满堂灌”路子。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他以为孩子们一定会被他出色的讲课技巧所折服,但令他更为困惑的事情发生了:几天下来,学生们很不高兴。

  “赵老师讲得太多!”“其实好多东西我们早就会了!”“就算不会的,我们也能悟到呀!”“我也想说两句呢,可就是没机会!”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

  “为什么我这么卖力地讲,还不落好呢?”赵建英心里不是滋味,他去找校长边国玺倾诉。哪知边国玺却笑着说:“正因为你太卖力了,滔滔不绝,所以学生不接受,你若是尝试走课改的路子,让孩子们多讲,效果恐怕大不一样!”边国玺建议他去听听学校里另外两个老师的课。

  如闻当头棒喝的赵建英开始反省自己,他去隔壁班认真观摩了刘舒芹、杨红英两位老师的新课堂,那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和学生们热情参与的气氛深深感染了他。

  “太震撼了,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决定要开始课改。”就这样,赵建英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如今,他已经被评为忻州地区模范班主任、山西省省级骨干教师,他所教授的《花木兰》一课荣获忻州地区三优评选一等奖。

  “没有课改,就没有我今天的所得。”赵建英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听过太多关于课改的质疑之声,也见过无数徘徊在课改十字路口的犹疑者。不愿课改,借口可以有无数个,但根本原因也许只有一个——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不愿意,甚至不敢睁开眼睛,去看看已经变化了的世界。

  柏拉图说,人是习惯的奴隶。

  然而,世界在变,唯变所适。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教育的科学发展。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不少课改地区都亮出了自己的决心,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河南省汝南县,总人口79.41万,现有师生13万名。近10年来,与周边县区相比,汝南教育一直在低位徘徊,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人民群众很不满意,教体局里人人自危。2009年9月,汝南县教体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面对汝南教育相对落后,教学质量连年滑坡的不利局面,教体局党组明确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目标,开始了坚定不移的课改之路。

  河南省宁陵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当地群众深知“治贫必先治愚”的硬道理,他们倾力支持全县优先发展教育。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当地教育局加快了课程改革步伐,确定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及时做出了“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行动决定,目前,当地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已经过前期试验阶段,即将全线铺开。

  湖北省黄梅县,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县教育一直以高升学率享誉鄂东。上世纪60年代初,黄梅一中就以91%的高考升学率赢得“鄂东明珠”美誉;改革开放以来,黄梅教育质量一直名列黄冈市前茅,然而,光环的背后,依然掩盖不住当地教育教学管理的粗放。办学行为失范等问题普遍存在的事实,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区域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当地积极研究“三维导学”和“三环导学”课堂模式,并大力实施“新课程培训工程”,做好高中教师的新课改培训、初中小学教师新课标培训、初中教师专任化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训及其他专题培训等。

  辽宁省阜新市,自2009年开始,市教育局同步实施“行政启动”、“市域推动”、“竞赛促动”、“教研带动”、“课题牵动”、“校本行动”等六大策略推行课改。

  课改,正以燎原之势,在中国大地上蔓延……

  从“借鸡下蛋”到“自起炉灶”

  从最初的“五步教学法”,到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再到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课改推行十几年来,曾出现了不少颇具影响力的“模式”。而回顾大多数学校的课改,基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前期学习借鉴阶段,二是个例探索阶段,三是后期整体规划、分步推进阶段。

  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这几所走在中国课改最前沿的代表学校,他们的课改模式,曾是许多学校争相效法的对象。仅以杜郎口中学为例,至今为止,该校已至少接待来自包括香港、台湾等全国各省市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教育工作者达40万人次。许多学校的课改,都是从到这一类学校取经而开始的。

  蒙山县课改的第一场战役,就是从临摹开始的。2009年,该县教育局局长李世朝亲自领头,带领教育局干部、校长、骨干教师赴山东、上海、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特别是赴课改发源地之一——山东省的课改名校考察、取经,借鉴外地课改经验,找准蒙山实施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方法。为了保障学校课改条件、培训及活动等的基本经费,3年课改,统筹投入经费高达600多万元。几年来,当地的教育生态大为改观。

  “蒙山县虽然只是一个偏远的贫困县,但我们小县也能办大教育,财政实力不强也要办优质教育,我们做教育工作就是要让群众满意,让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感到有希望。”说起近年来蒙山教育因课改带来的变化,李世朝深感欣慰。

  湖北省蕲春县,位于全国教育重镇——黄冈市。尽管当地的应试教育早已有了一套较为熟练的模式,但当地不少学校的课堂仍然摆脱不了费时、低效、沉闷的怪圈,学生厌学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摆脱困境,自2009年以来,该县部分中小学先后自发组织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等课改名校虚心学习,求取真经。归来后,他们在部分班级展开试点工作,结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照搬杜郎口等学校的经验“借鸡下蛋”,因为简单好学,易于操作,曾一度为许多课改学校带来便利,但区域不同、学情不一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难免有些似是而非的地方。当不少学校尝到了课改的“甜头”,熟练地掌握了别人的经验之后,他们开始了“自起炉灶”,自主构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湖北省蕲春县青石中学的青年教师朱桂生借鉴名校课改模式,推出了“四步教学法”:一是目标引路,自主学习;二是目标深化,交流探讨;三是目标展示,反馈评价;四是目标达成,拓展提升,被全校老师誉为“朱桂生模式”,蕲北山区学校教师争相观摩学习。

  河南省宁陵县实验中学,是当地有名的课改先锋校。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该校汲取杜郎口中学等课改名校教学模式的精华,在对学校过去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构建了“三步三清”教学模式。即“课前自学、课堂展示、课后自测”、“堂清、日清、周清”,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

  辽宁省盘锦市田家小学,借鉴课改名校的经验,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田家教学模式”——“分组分层”六步教学法。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不同程度地提高学习成绩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

  辽宁省阜新市矿工街小学不仅成立5个名师工作室,还开发了“导学工具包”等校本课程,为各年级学生和教师量身定做高效课堂下的学习、教学方案,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他们坚持走联合之路,成立阜新市教育教学研究会,以问题形成课题,以课题引领课改。其实,即使不课改,矿工街小学也是一所升学率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校,但校长魏建忠却是最严厉的课改践行者,他说,“教育需要的是有道德有责任心,把学生发展放在心上的人,不能因为自己害怕挑战害怕失败就故步自封,无视学生、教师的发展”。

  今年4月12日,承办陕西省大荔县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开放日活动现场会的大荔县实验初中,在学习借鉴中形成了“四学一导”课堂模式,并在课改中赢得了发展的尊严,成为当地的有影响的课改名校。此次课改中国行走进大荔县,也是该校承办,校长孙铁龙在当天的互动交流中也表示:“课改很难,唯其难,我们的行动才更有价值;即使难,我们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同样,目前全力推行实施“三步一主线”课堂模式的大荔县东七初中,校长张润叶在活动现场,他给教师们抛出了这样的思考题: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们要打造什么样的课堂?我们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们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或许,真正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教育的行动,课改的选择,才能走得更坚定!

  而在重庆市聚奎中学,这所处于风景区中的百年名校,也通过引进“翻转课堂”,实现了网络时代课前学生视频化学习代替教师讲解,课上师生或者同伴互动交流的新学习。

  可以说,从借鉴模式,到自建模式,再到超越模式,将是每一所课改学校的必由之路。

  “教师一开始需要模式,等熟练掌握模式达到一定境界后,就可以抛开模式。正如武功高手修炼到最后,可以将一切招数融会贯通,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然而在达到此境界之前,我们还必须老老实实地一招一式地学习。”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总校长张雷谈起当前学校的课改模式的一席话,颇有些令人玩味。

  纵深突破,谋变致新

  课改没有终点。继去年课改中国行之后,时隔一年,今天中国的课改面貌又呈现出哪些新的变化?从我们所走访的多个城市中探访,也许能寻找到些微蛛丝马迹。

  首先是从课堂改革到课程改革的延伸,丰富了课改的内涵,也更贴近传统语境中的“课改”。中国教师报倡导的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课改,是基于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而言,它是从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方法上改起,即从“改课”开始,进而延伸到课程建设上去——这是抓住了教育的主要矛盾,重建“教与学”的关系,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和实践策略,通过观念的更新、方法的改造,逐步实现学生学得均衡,课堂的均衡、班级的均衡,进而推动区域内每一所学校的“集体致富”。而传统意义上的课改,即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更多地强调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尽管也包括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但在一线实践中,往往忽略了课堂实施这个重要的环节。而能够在课程建设上享有主动权的,往往是具备高水平师资和掌握较多社会资源的名校和发达地区。江苏、北京、上海等省市的新课程似乎有更多的经验在传播,但他们的经验又无法在更多区域复制。

  事实上,课堂改革与课程改革,尽管语义有所差别,包含的内容与实施方式大不一样,但根本上都同属于“课改”的范畴,具有无法割裂开来的内在联系。

  如黄梅县在开展基于课堂模式探究的课题研究工作,跟踪“三维导学”和“三环导学”课堂模式发展研究的同时,大力实施“新课程培训工程”,并立项省级课题“黄梅县区域推进精品课程研究”。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小学校被命名为“旱码头龙舟歌会”市级传承教育基地,也源于该校在课改中不仅仅停留在“小组自主学习”活动模式的建构,更是“引进”当地的民间艺术,开发出了山歌校本课程,将旱码头山歌教学与表演有机结合,为李市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阜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迟振晨则提出了“从课堂走向课程,从教学走向教育,从学校走向社会,从传统走向社会”的“四大”方向,“课堂走向课程”成为重中之重。

  “以前课改无抓手,现在自主高效课堂的实施,正好是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的很好的抓手。”阜新市彰武三中校长温国忠说。

  而在课改由课堂向课程深化时,课改所关注学科范畴的扩大,以及课改对不同课型更细微的关注,或许是近年来所呈现出的另一变化。

  在大家都不自觉地把课改眼光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主科”上时,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所谓的“小科”也悄然开始有所动作。

  在辽宁省盘锦站的课改沙龙中,一位年轻的美术老师谈起她的课改之路:“美术课被大家称为小科中的小科,总是顺理成章地被学校、被家长、被学生忽视,但我知道,一个人的完整成长离不开这些小科、小小科的支撑,所以即使困难再多,我也会坚持下去,做好美术课的课改工作。”

  河南省汝南县则提出了“狠抓不同课型的高效构建”的目标。在今年的课改工作报告中,他们提出各中小学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新授课、讲评课、作文课、复习课、实验课、自习课、早读课”等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参与全员化,体验内驱化,思考科学化,拓展个性化,构建成果化的思想。

  鲜花在前方,我们在路上

  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课改的?答曰: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何推进课改?答曰: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是迟振晨简短的答记者问。2009年,当他偶然见到一份《中国教师报》、一本《杜郎口旋风》以及女儿抱怨传统教育的一句话时,一下子与课改擦出了火花。阜新市课改的战鼓,也由此擂响。

  像迟振晨这样的人还有许多。

  “如果说前几年,课改还只是星星之火,那么,它今天已经成为燎原之势,已经是有良知的教育人的必然选择,课改是国家意志,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专程出席“课改中国行”活动时言语铿锵。

  的确,课改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更多的人行动起来,无论是怀疑者,还是肯定者,在伟大的教育变革时代面前,他们只能选择将改革进行到底。

  我们坚信,鲜花在前面,我们在路上。

  2012年,我们依然继续行走!

  2013年,让我们继续以课改的名义,相约……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以课改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