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比教书更重要的事
□ 朱向明

  我曾经看过一篇名为《告诉他应该往哪走》的文章,让我不由得思考,到底怎样做才是对学生真的负责?除了传授知识,身为教师的我还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才能让他们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这样的故事应该让更多的教师看到。

  玛格丽特·桑斯特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在一次活动上,她向众人讲述了那件让她至今无法释怀的事。

  玛格丽特发现印度加尔各答某贫民区的孩子们放学后四处游荡,生出不少事端。得给他们寻个有益身心的落脚地方,玛格丽特想。在她的努力下,终于有一家健身房同意在孩子们放学之后,对他们免费开放。

  一天,一个拄着拐杖的小男孩走进健身房,引起了玛格丽特的注意。交谈中玛格丽特知道,小男孩半年前遭遇过一场车祸,因家境贫寒而放弃了入院治疗,受伤的右腿也几近残疾。玛格丽特决心帮小男孩一把。于是,在她的极力说服下,一家医院免费接治了小男孩。在几个月的治疗中,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

  终于有一天,小男孩扔掉拐杖,走进了健身房。他来到篮球架前,将篮球准确地投进了篮筐中。

  以后的日子里,玛格丽特继续关注并帮助他逐渐痊愈。“有一天,当我看到小男孩居然能跑起来时,我的泪水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玛格丽特再次想起当时的场景,“现在,那个小男孩已成长为一个健壮的小伙子。”

  玛格丽特问听众:“你们知道他今天是做什么的吗?”“和你一样,是一位受人爱戴的社会工作者。”许多听众自信地回答道。

  “不,”玛格丽特平静地说:“他既不是社会工作者,也不是教师、工人或者农民。”

  说到这里,台下一片寂静。

  “他因为抢劫,正在一所监狱里服他的第三年刑期。”

  此时,玛格丽特已是泪流满面。

  她哽咽着继续说:“这是我一生中最愧疚的事,因为我只顾着教他如何走路,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告诉他应该往哪里走!”

  玛格丽特不是教师,但她的内疚与困惑何尝不是我们这些教师会遇到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教书、育人给予同等“待遇”的教师不在少数,这也是我们很高兴看到的。但也不能否认,仍有一部分教师只顾低头忙于教孩子如何去取得好成绩,淡化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典型案例不胜枚举。

  案例一:某校实行绩效工资后,定出了诸如“语数外成绩前若干名给予重奖”的绩效新规。于是乎,语数外教师开始了疯狂的时间抢夺战,将每周规定的思品课那点儿可怜课时彻底瓜分。

  案例二:李本是个很敬业的思品课老师,每当铃声一响他要进班时,往往发现自己的“阵地”早已被别人“占领”——“思品课又不考,上什么上,我数学(语文、外语)若进了前三名,请你吃饭”,“快抽考某某学科了,你思品先停停,你休息吧,这节课我代劳了……”于是,在其他“主科”教师的一味软磨硬泡下,“副科”教师李只好“投降”。

  案例三:王是某校六(4)班的数学教师兼班主任。每周的班会、每天的晨会他从来没正式开过一次,因为大部分时间用来落实数学课的重点、难点。领导曾多次督促他改正,但他依然故我——“孩子大了,什么道理不懂,还需多嘴多舌地唠叨那么多干吗。毕业班嘛,当然学习第一!”

  但结果却与王的想象南辕北辙。学生成绩并没有多少进步,打架斗殴却成了家常便饭,甚至出现了数个孩子结伙到商场偷东西的犯罪行为。六(4)班也成了领导最放心不下的问题班。

  案例四:张是某校五(2)班的外语课和思品课老师。她设计的思品课教案总能让领导啧啧称赞,并多次被评为模范教案。但她几乎没给孩子完整地上过一节思品课!所有的思品课摇身一变都成了外语课。当有同事提醒她思品课很重要,不可丢弃时,她振振有词:“我掂量得出孰轻孰重,上那课就是浪费时间!”

  到底谁重谁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已给出他的选择:有比“之乎者也”更重要的事。比如为大家熟知的,他以“借水”之说告诫弟子做人要做“真君子”的故事。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被誉为当代孔子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意识到了这点。他在《春天不是读书天》一诗中连续10次强调“春天不是读书天”,若将孩子们“关在堂前”,定会让他们“闷短寿缘”,孩子们最好能“掀开被帘,投奔自然”,因为那里“鸟语树尖,花笑西园”。“宁梦蝴蝶,与花同眠。放个纸鸢,飞上半天。舞雩风前,恍若神仙。放牛塘边,赤脚种田。工罢游园,苦中有甜”。倘若再抓着“之乎者也”不放,则未免“太讨人嫌”了。

  原来,教育先贤们的心都是相通的——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不可怠慢!

  以语文教师为例,许多语文教师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将语文课的工具性、人文性有效结合起来才是理想课堂。现实中,除了特意准备的几节评优课、研讨课、展示课会呈现些许“人文性”外,更多常态课上的“人文性”都是“浮云”,有几位语文教师能在心中时时装着“人文性”?

  语文教师究竟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彰显“人文性”呢?语文教育专家张庆的一段话很有指导性:

  教师要因学情的不同制宜,因年段的不同制宜,因课文类型的不同制宜。也就是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在第一学段,教师就应该较多地关注汉语拼音、识字和写字,渗透人文性。

  张庆的语文育人观可谓切中肯綮,细想来,其他学科概莫能外。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敬爱的老师们,请谨记先贤的教诲,时时记着做好那些比教书更重要的事情吧!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睢宁县官山中心小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读懂孩子 服务孩子
静水流深林风眠
纯真与虚假
比教书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