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昆山前景学校:
课堂概念与导学案改革的流变
□ 张 雷

  前景学校是继《中国教师报》推出的九大“教学范式”后的一支新秀,也是最早跨入“第三代课改”的典范。在这里,学生的自主权得到极大发挥:学习是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的,班级是学生的,学校的一切都是学生的。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学校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一托二”课堂和“菜单式”导学案。“一托二”课堂管理制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界限,放大小组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应;“菜单式”导学案是学校对原有“框架式”导学案的升级,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层次、有系统地学习,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期,将通过对“一托二”课堂管理和“菜单式”导学案的详细解读,走进前景学校的高效课堂,展现他们在课改道路上的突破性飞跃。

  

  创新点一:从“一对一”班级授课制到“一托二”课堂管理制

  高效课堂作为开放的课堂教学形态,最大的价值在于两点:一是“还权”,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二是“解放”,解放学生的天性与创造性,这两点同时又是极为重要的课堂管理概念。

  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质是课堂管理方式,传统课堂向高效课堂转变的实质,其实是管理制度的转变。高效课堂“一对一”班级授课制到“一托二”课堂管理制的转变,正是由落实现代教学方式到建设现代课堂管理制度的转变。

  当然,建设现代课堂教学制度,关键是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权利的落实,更加突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本质。一切学习都是自学,是自然的自主学习过程。这是“一托二”课堂的教育价值取向。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转变,途径有哪些呢?

  充分还权于学生

  还权的途径在于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生命潜能”、“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资源”,这不是口号,要体现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上。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相信学生,还必须在生活中相信学生。如果没有时时和事事对学生的相信与解放、平等与尊重,就不会产生实质性的相信文化。

  在这方面,前景学校探索出了很多有效做法,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充分迁移学习小组的功能,把课堂中学习小组的功能,不断地迁移到家庭生活中。如法院小组、交通小组、家长接待小组、礼仪培训小组、安全处置小组、童话编剧小组,等等。学校的理念是:没有生活中的自主,就没有学习上的自主;不能做生活中的主人,就不能做学习上的主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程序

  培养的途径在于训练程序。40分钟的课堂,如果没有学习习惯的支撑,就难以落实“一托二”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也强调习惯,但更强调的是学生不该做什么,而“一托二”课堂更强调的是学生应该怎么做。“一托二”课堂思想的基础是学生的天性和权利,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序,强化“自学、展示、反馈”的过程,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地遵照学习程序进行学习,呈现出自然、真实的自学状态。

  还评价权于学生

  评价的最高境界是自主评价。以往,常见的评价来自教师和同学,经常出现无目的、无目标、表面化的评价,对学习毫无益处。而在“一托二”课堂中,学生的自主评价是对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自我诊断,主要通过评价指南来实现。

  学生在出示学习目标的同时,要明确完成目标的层次性要求,包括思维的层次性、表达的层次性、习惯的层次性。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懂得学习无需与他人比较,只要根据评价指南进行自我矫正和努力即可。

  高效课堂由“一对一”到“一托二”的转变,将更加彻底地解放学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释放创造潜能。同时,也使教师真正回归到指导者、观察者、记录者、管理者的角色,而不是讲授者、传递者、威权者、统治者,现代课堂的管理制度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回归角色。

  创新点二:从“框架式”导学案到“菜单式”导学案

  导学案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应当是什么样子?这是前景学校课改3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究的主题,现在有了新思考:

  导学案是课堂中学生个体学习过程的总结与记录,是学生小组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

  它的主要内容应该体现学习目标、学习程序和评价指南三大要素。导学案的最大功能和作用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南,还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指南;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工具,还是教师培养学生习惯的工具;更是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工具。

  前景学校导学案的升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避免习题化和标准化现象

  刚开始进行课改时,教师对导学案非常陌生。因为教案是传统课堂中的唯一载体,使用教案是教师传统的职业习惯,所以,当导学案这个概念刚出现时,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教案向学案的转变,“教中心”教学观念向“学中心”教学观念的转变。

  最早设计的导学案,主要是教师教学问题的照搬,教师把在传统课堂中的提问问题,设计在导学案中,试题化和标准化现象严重,造成课堂中的教与学处于游离状态。

  分析起来,主要原因是:一是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转移需要有一个适应阶段;二是学习流程及小组合作没有协调统一;三是学科专业性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给学生的指令信息太多,内容臃肿、繁杂,学习目标模糊不清,学习流程及评价不成系统,致使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当时,教师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没有专家、没有权威、没有经验,只有靠自己的理解和摸索,不断地探究、改进。学校组织了多次研讨活动,在共同的“集智”努力下,导学案渐渐开始成熟。从陌生到理解,从疑惑到熟悉,教师走出了导学案改革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提升合作学习质量

  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理解了导学案“学”的思想后,将学习的权利充分归还给学生的过程,是在教师集体备课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时的导学案,主要强调引导学习兴趣、重视体验操作、规范学习流程、注重学情暴露,使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质量有了较大进步。

  特别是“一托二”课堂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导学案质量的提升,教师更加注重学习方案的合理设计与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在学习目标的清晰度与可操作性上得到了改善,也使学习流程与小组建设趋于协调一致。

  导学案的“瘦身”促进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对导学案的使用,还局限在课本讲解上。这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不透、学不精,课堂学习效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第三阶段:导学案菜单式

  在最近一个学期才出现。它首先出现在语文教学中,我把它称为“菜单式”导学案设计。设计背后的教学思想是是跳出了语文“学课文”的局限,把教学方向转向了“学语文”。

  这种导学案,不是站在普通课程整合角度上进行简单的联系与拓展,而是对一篇课文进行深挖,根据学习目标做出一系列的课型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其根据孩子们的要求与兴趣,对课文进行了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作品生成与创作,再到作品赏析与表演等诸多处理,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果说 “框架式”导学案是对学习内容习题化、答案化的一个承载,那么“菜单式”导学案则完全摆脱了这种状态,使学习过程进入到主动、自然的境界,更加有利于对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培养。

  (作者系江苏省昆山前景教育集团董事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课堂概念与导学案改革的流变
高效课堂100问
高效课堂100问
新课堂“三要素”“五环节”导学案模板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