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网评天下 上一版3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书室不是摆设
□ 阮胜明 庄华涛 整理

  如今,不管是城镇校还是农村校,大部分都建起了图书室。但因学校经济实力的不同,图书室之间也相差很多。有些图书室藏书丰富、环境一流;有些图书室藏书寥寥,环境逼仄。简陋也好,豪华也罢,最重要的是图书室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否能让孩子从中体味书香。本期夜话——

  

  现状

  涂富高: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近20年来,学生人数始终在2000上下浮动,教师始终保持在100人。按理说,一所如此规模的学校,图书室应该是一个人气很旺的地方,但据我观察,近20年来,学校图书室是门可罗雀,成为被阅读遗忘的角落,是名副其实的储藏室。

  陈明:希望各级各类学校能重视孩子的阅读,重视校园文化的营造,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舒适的图书馆(室)。就拿我们学校来说,这么多年,图书一直放置在二楼的一个小房间里,面积大概只有20多平方米。每次学生借书,只能分班级分星期进行,由班级图书管理员来借,因为图书室只能容纳三五个孩子同时借书。室内放不下一张凳子,孩子们只能快速借完,匆匆离开,更不可能在里面读书或交流了。

  当然,学校改善办公条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忘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图书室不该是被遗忘的角落,我们要把有限的公用经费平衡利用,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未来服务,逐步改善图书室环境,充实校园图书。

  让图书室实至名归  □ 刘晓乾 赵彩霞

  图书室是学校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更是滋养师生心灵的港湾。可是目前很多学校的图书室只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门面而已,长期被封闭起来,并没有真正发挥创建图书室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经常听到校长在上级部门来校检查时汇报道:“学校藏书几千、几万册,人均多少册……”仿佛一位富翁在展示自己的财富一般夸夸其谈,可是师生是否真正阅读图书并没有进入他的视野。

  以我所在县区的学校为例,很多学校的图书室只是学校的摆设而已,或者说是专门用来给上级部门检查看的。图书室前门可罗雀,“铁将军把门”已是常态,书架上落满灰尘也是常事。偶有几个不知情的“好事者”前去浏览,也会“吃闭门羹”无功而返,心生感叹。只要我们稍加留心,还可以发现很多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都是年龄大的老教师兼职,他们把管理图书看作是一件清闲差事,只是充当“守门员”角色,没有工作热情和责任,更不会花心思、花精力去做好这件事。有了这种管理模式,自然就会出现图书被束之高阁的结果。朱永新曾说:“中小学的图书管理员应该是有学问的人,懂书、爱书的人才会对书有感情。”更新图书管理观念,让懂书、爱书、爱岗敬业的教师管理图书室,已成为解决学校图书室被闲置的关键。

  荷兰鹿特丹市图书馆馆长舒茨先生认为,图书馆的任务是保障自由畅通,毫无保留地向全体市民提供已出版的各类文字、图像以及音频信息,为他们创造娱乐性阅读、自学进修以及信息研究等的良好环境。同样,学校图书室不管规模大小,应该向全校师生敞开,为师生阅读服务,让师生随时可以进入图书室借书或阅读,让书真正走进师生的生活。要知道,图书室不是学校用来装饰门面的点缀,更不是领导展示学校档次的一张“王牌”。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

  图书室,想说爱你不容易  □ 李爱志

  就一个学校来说,图书馆(室)、实验室、师资并列为学校的三大支柱。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图书室的建设与利用还很不乐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室,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图书配置不合理

  1. 数量不足。由于受农村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农村学校图书的数量只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最低标准,有的学校连最低标准也达不到。

  2. 种类单一。目前学校的图书大多由政府部门直拨或捐赠,很多学校几乎没有直接购买图书。而直拨或捐赠的图书大多种类单一,内容重复,甚至有些同一书名的书有几个出版社的不同版本。这样的配置使中小学图书室各类图书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

  3. 内容陈旧。尽管大部分学校在图书造册中的数量和生均比达到了国家的有关规定,但其中却充斥着大量陈旧过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图书。新书的购进没有列入学校的工作日程,导致图书的更新速度太慢,不能与时俱进。尽管学校也知道大量图书陈旧积压,却不愿意进行图书剔旧工作,因为害怕上级检查评估的时候数量达不到要求。

  4. 不能满足阅读需求。由于没有根据学情、校情直拨,或捐赠,或购置图书,导致符合学生年龄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秀图书少之又少。另外,可供教师阅读的图书特别是专业性阅读类图书更是缺乏。

  图书质量没保证

  由于受上级检查评估细则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学校只单纯重视图书数量,不重视图书质量。有的学校为了能在检查评估中过关或得高分,就仓促凑足图书册数,至于图书质量,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列,甚至有的图书室里充斥了大量的盗版图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图书的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

  图书管理太随意

  目前,由于检查评估通常注重的是硬件配套而忽略软件建设,比如,图书室的面积、阅览室的设置、图书册数、生均比等,导致图书管理大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一是不注重图书质量的把关而只注重数量,甚至盗版图书充斥;二是图书管理人员的随意配备,有的学校甚至把图书室作为学校老、弱、病、残和富余人员的“收容所”和“回收站”;三是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数量不足,专业管理人员普遍偏少。很多图书管理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其所谓的“管理”还仅仅停留在纯粹的“把图书整理好即可”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现代化管理和专业化的导读和咨询。

  图书利用不乐观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图书的流通和借阅率普遍偏低。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只重分数,不管素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无形之中就把学生的阅读时间给挤掉了。其次是很多学校没有开设阅读指导课,以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室来查资料,再加上教师缺少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学生不注重阅读,更谈不上去图书室借书了。另外就是以上分析的图书本身的数量、质量、种类等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等等。如此,图书利用率低下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图书室的良性发展,要想通过阅读来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来保证。所以,我们迫切期待着学校的图书室能尽快地承担起这样的重担!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中学)

  建议与实践

  刘大玲:调入现在这所学校前,我曾经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学校很偏远,全校5个年级,共5个班。图书室就更简陋了。除了教学参考用书,还有一些上一学期余下的教材,而童话故事书则不到100本。后来上级有关部门“送书下乡”,可读的书多了,可是管理人手不够,往往一学期只能借一次书。于是,我一次性分别为全班每位学生借一本书,放在我办公的地方。开学时一人发一本,借书时记上借书人的名字和书名,这个人就成了这本书的保管员。看完书之后,书可以和全班任何一个同学交换借阅,这样全班多少人,一学期就能看上多少本书了。就这样,因陋就简,孩子们看了不少书。

  肖大松:我校针对农村图书配备及利用方面存在的通病,积极采取措施,化整为零,把校图书室搬进教室里,配备流动图书角。每班借配一定数量的图书,由班主任和学生专职管理,一班看完后流动到另一班,流水式进行交换。同时发动社会人士及师生捐出自己读过的旧图书,充实图书种类和数量。如此,学生读书方便、快捷多了,再也不用去图书室排队,学校也无需安排更多人员负责图书管理。各班设立漂流图书角,大约每两天书籍交换、漂流一次,基本流程为选书——读书——写(画)感想——交换——阅读主题活动,让每一位爱书的学生参与、分享、互动、传播……图书漂流,不仅仅传递知识,传播文化,更传递着师生之间的情谊。

  吕强:在尝试中,我们学校因地制宜,采用了适合校情的“团体借阅”方式。这种借阅方式以班集体为借阅单位,各班学习委员为借阅代表,把图书室与班集体相对接。一个团体(即一个班集体)借一次书,经班内交换书籍,每位学生可阅读几十本。平行班之间也可以交互阅读,这样阅读范围扩大了,有限的资源就能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管理员的劳动量相对减少了,一个人就能为数百人(甚至数千人)提供借阅服务,往往事半功倍。为了更好地发挥团体借阅的优势,学校给各班配置了图书柜,各班建起了读书角。全校实施团体借阅,各班都有一个读书角,图书就能流动起来,师生阅读就有了“源头活水”。

  校园图书馆发展要与时俱进  □ 朱立平

  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每年有不错的经济收入,办学条件在农村中学中还算不错的。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人员配置也很到位。学校建有5层楼的图书馆,配有专职的图书馆馆长和3~4位专职的图书管理员。馆内有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展览室、图书借阅室等,还正在准备建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藏有近10万册各种图书,每年还订有200多种报刊杂志。

  尽管硬件条件不错,但有二三百位教职工、数千名学生的学校,能到图书馆看书的却并不多。

  如果要使图书馆正常发展,首先,校领导必须要对图书馆的作用有足够的重视,多方位加强图书馆的建设,让愿意读书的师生有好书读,有合适的地方读书。

  其次,图书要经常更新、增添。学校的藏书大部分是在“普九”、升示范高中时期为评估而购置,藏书虽然不少,但有价值的书并不多。图书馆的藏书,除少数典籍、名著之外,大部分图书价值不大,甚至有不少过时的教科书,这些图书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缺少足够的吸引力。

  因此,要真正发挥校园图书馆的作用,学校每年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购书经费。购置图书要跟上时代,可以由经常看书、喜欢看书的教师和学生列出购书目录,然后由学校讨论购买,而不是由少数人随意购买价值不大、师生不愿意看的廉价书。

  再其次,阅览室的环境要改善。现在已经不是“囊萤映雪”的时代了,大部分师生家里有空调,但阅览室依然是夏季没有电风扇,冬季没有取暖设备。长此以往,即使有师生愿意在阅览室看书,往往也难以坐下身子,更何况那些不太喜欢阅读的师生了。

  从改善环境上来看,改善阅览室的环境比改善图书馆的环境更重要。阅读环境的改善,可以把更多的人吸引到阅览室来读书。另外,学校筹备电子阅览室也是一项不错的举措。

  最后,要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现在,一些学校的图书管理员或是从教学一线落聘转岗进入图书馆工作的,或是不愿在教育一线工作而到图书馆找清闲的,这样的图书管理员大多素质不高,不仅缺少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没有服务意识。这种情况也会极大影响校园图书馆(室)的正常发展。

  总之,在目前国人阅读量普遍降低的情况下,要发挥校园图书馆、图书室、图书角的作用,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多管齐下,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

  几招“盘活”校园图书室  □ 刘 敬

  校园图书室的作用若想得到充分发挥,我以为,应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师之垂范

  时下,一种有目共睹的怪现象是,校园图书室、阅览室虽然建立了,但很多教师却不知道图书室、阅览室“门朝哪”,更多的时候,唯愿躲在办公室里上网聊天,或下棋、打牌。如此,学生们看在眼里,自然会“记”在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可惜,很多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坏的榜样。

  另外,有些学科老师可能会说:“我不是语文老师,学生读不读书,跟我沾不上边。”即使是语文老师,也是理由多多,尽管上课时又是推荐阅读,又是对比阅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学生们却难得看见他捧起一本好书。最终,教师在课上的“谆谆良言”在课下化成了过耳之风。因此,想要引领学生阅读,建设“书香校园”,教师的率先垂范不可小觑。

  师之引导

  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读书榜样,更须对学生的阅读加以引导。培根有言,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对于不同的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书最有益,什么样的书值得反复咀嚼,什么样的书可浅尝辄止等,通常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毕竟,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有限的,若是漫无目的地胡乱借阅,徒然耗费掉大把的珍贵时间。而且书海浩瀚,良莠杂陈,即使校园图书室,也不能保证绝无糟粕之书。教师适当地把一把“关”,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读书有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图书室在建立健全借阅制度后,对于能按时归还图书,并且对图书爱护有加的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记录为他们发放“信誉卡”,在借阅时间与借阅册数上,适当延长与增加,以此鼓励并引发示范效应。学校政教室、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各年级、班级等,均要适时组织开展诸如“读书演讲比赛”、“读书辩论赛”、“‘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赛”、“师生共读”等活动,评先奖优。利用校报校刊、班报班刊、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将获奖者的照片与读书成长故事一并张贴、宣传,以此激发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学校的图书在流动中进入更多的心灵,使一代又一代师生品咂到书香人生的悠长曼妙滋味。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芜湖市第四十三中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图书室不是摆设
自相矛盾
评优 多点儿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