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效课堂功夫在课外
□ 本报记者 王占伟

  《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作者于春祥,全国知名课改指导专家,山东省特级教师。作者在多年观察、理解、实践的基础上,发出了一个草根专家振聋发聩的课改之声。本次沙龙聚焦《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马祥勇、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于爱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一中葛小丽、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三中学张海英几位教师对话,分享阅读体验。

  

  《中国教师报》:读了《发现高效课堂密码》,各位老师对“高效课堂”有了什么新认识?

  马祥勇:《说文解字》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绝不能只剩下分数——哪怕你有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考上名牌大学,但是,没有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与交融的课堂,绝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能力、健全人格的事业,关乎世道人心,这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前提。教育不仅应该是有效率的,更应该是有灵魂的。

  以此为核心价值追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力主通过课堂实现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继而转变师生的生存状态,转变师生的成长方式,让“学”和“教”充满快乐体验。

  张海英:追求生命活力与课堂效率的统一,是高效课堂的终极追求。“动手做、动脑思、动眼看、动耳听、动嘴议、动身演”,此“六动”可以界定为高效课堂“生命狂欢”的基本形式。在谈到“学习快乐率”时,于春祥特别强调:“快乐的缺失,往往起源于课堂上学生‘预习权’的被剥夺。在课堂上要想产生快乐,就必须充分满足学生预习和表达的欲求。”

  分析合作学习时,于春祥提出了“伙伴效应率”和“课堂动车组”两个概念,在他看来,合作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人格修炼的重要途径,他甚至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合作学习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分析。

  于爱景:高效课堂是在新的课堂观、效率观基础上诞生的,它与传统课堂单纯以分数为旨归,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分数的效率观大相径庭,主张在课堂上要演绎“生命的狂欢”,生命活力与课堂效率的协同共振才是高效课堂的价值所在。高效课堂的秘诀,不一定是创新,回归课堂的本质和规律,才是当务之急。

  作者“课堂是否有乾坤”之问令人深省。于春祥认为:学生是“天”,教师是“地”,“地”永远不与“天”争精彩,而是以“天”的精彩作为自己的精彩!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的精彩,学生的精彩才是师者最大的精彩!《易经》的启发之于课堂,竟是如此贴切。

  葛小丽:读于春祥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如同经历一次课堂规律的发现之旅。没有对生命尊严的关照与呵护,没有对生命价值的开发与维护,任何高明的教学艺术与先进的教育理念都是空中楼阁。生命体验因课堂展示而丰富,课堂品位因生命活力而精彩,我想,这应该是于春祥所要阐释的高效课堂的核心密码。

  

  《中国教师报》:好的理念要在课堂实践中落地生根才能实现其价值,否则只能是空谈。本书对你们的课堂教学有何启发?

  张海英:于春祥提出的“零界现象”值得我们反思,课堂巧拾零能够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零关注、零起点、零阅读、零书写、零生成、零体验、零疑问、零批评、零作业、零板书……只要我们加以关注,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爱景:作者特别注重生活化教学。他将“温故知新”中的“故”解释为“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作者认为,知识的根基在生活中。人的大脑总是对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印象深刻,而对单纯的知识的记忆最容易模糊掉。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既是检验知识效用度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知识建构的一种有效方法。

  由此,我陷入了深思: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生物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其生活性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不论植物、动物抑或微生物,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学习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卫生保健知识时,其实就是在学习和研究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是最直观的教具,课件再好也代替不了实物和现实生活。我想,生物教学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学生就会感到有趣,就会引起思考,从而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中国教师报》: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除了课堂教学的启示之外,老师们还有什么品读体会?

  马祥勇:什么是真正的师德?真正的师德绝不仅仅是传统的君子型人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于春祥是这样解释师之“德”的。“德”字在甲骨文中是个会意的字符,在一个十字路口画着一只眼睛,眼睛上面一道向上的引导线。“德”者,“得”也。得什么,得道,道即规律。在十字路口,只有选择正道走才是道德的。教师道德的本质应该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学科知识的认知规律。教育者的最大职责就是呵护每一个生命,让他按照自然和生命成长的规律,合乎人性的成长。教育就是让人合乎规律地自然成长。

  张海英:于春祥非常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从教师的读书到随笔写作,再到课改碎思录,都给予了很多指导。人人都知道这个社会需要我们终身学习,不断读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磨砺,我们读书越来越少,生命也就成了“常能态生存”。于春祥用“常能态生存”这个词汇形象地刻画了很多人的生活。但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的孩子,所以,我们必须与书为友。只有这样,才能开发我们潜在的智慧和能量,以一种“潜能态生存”,让教育生涯更加精彩。

  我很喜欢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卓越定律——让世界需要你”。虽然我在工作中认真踏实,即便对细节性的任务,我也是一丝不苟。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是容易满足的。读了“世界离了我,地球照样转”这个章节之后,我思考总结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发现在很多事情面前,我的确喜欢退缩。这个消极的盾牌让我觉得生活很安全,但是,却阻碍了我的发展。“什么才不能替代?优秀!优秀可以争取,但是,优秀不可替代。”于春祥的这句话已经在我的脑海生根发芽。

  我们常常教导学生要学会感恩,可是自己却渐渐少了感恩的情怀。我们的待遇无法和周围的一些富人相比,但是我们至少每月有份稳定的收入,不用担心今天上班明天就可能失业。“一旦迟钝了感恩的情怀,便会把付出当成余数,把奉献用吝啬缩减。当我们用感激的心灵扫过生活的每一天,正像磁石在沙中发现了铁,我们就会发现上帝的赐福。不同的是,我们在上帝的沙中找到的只有金。”我们的工作压力的确很大、很辛苦。但是,以希尔顿洗马桶的精神干好手头的工作,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位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事业卓越的优秀老师。

  于爱景:作者告诉我们,要进行书面阅读和网络阅读;要“厚古”“博今”读时代;还要涉猎到各个领域,要多读一点教育理论之外的东西,因为个人知识的横向超越会提升人的思维品质;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等等。作者认为,将来教师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谁学习的速度快。学习是生存的需要。生命因读书而精彩,为人生而读书是我们的追求。

  作者谈到,教师要重视气质美,学会用文化化妆。爱读书的女人不易发胖,显得年轻。他劝告大家:当你走出美容厅之后,别忘了找个地方静心读书。

  我想,教师应该把读书、写作、反思当成一种习惯,因为“高效课堂功夫在课外”。

  购书方式:当当网上书店、各地实体书店

  团购、邮购电话:0531-82098775、8209878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回归教育的本真
语 丝
高效课堂功夫在课外
又是茭白飘香时
农村学校的
素质教育平台
秋天
目 光
期待有你!
教育幽默
2012年度爱读人物·学校评选启动
“T检验”带来的思考(四)
●本刊系列调查之二
师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