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课改应从师范生开始
□ 王勇刚

  《中国教师报》第446期报道了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此文让我倍受启发,这种与教育一线无缝对接的师范生培养办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如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十余年,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要改的基本都开始改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剩下的都是一些未解决的瓶颈问题。当然,整体来看,很多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学校的课改由“穿新鞋走老路”变成了“形改神不改”: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合作讨论的作用;导学案大多是过去高考题或练习册的翻版;小组展示成了没有效果的“表演”;很多教师还是按部就班、人云亦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不够到位……

  课改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不只是操作上的问题,更是教师思维和认识层面上的问题。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课改的本质,于是以往经验式的教学限制了新课改下这种探究式教学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反思课程改革就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和师范生的必修课。

  反思课程改革,就要明白课程改革是在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课改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固定模式,更不是简单盲目地“拼桌子、组小组”。课改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万花筒”,它涉及到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课改要有所进展,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作为。

  首先,课改不仅是对课程本身的改革,更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是课改的主要方面。它涉及学习方式、教学评价、课程内容的整合、开发、拓展等。其次,学校和班级的文化建设,学生和教师习惯的培养,校本课程的研发,师生社会实践和参与能力的提高等,都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借鉴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需要专家引领,需要教师用心去体验和感悟。因此,课堂生活化是必要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感悟社会、体验生活,不能将学习局限于课堂和课本本身的知识与展示。课堂需要展示,但课堂展示只是基础性的,更应该让学生学会立足于社会舞台的大展示,从而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才是课堂展示的最终目的。

  课改表面是对教育现状的改变,其更深层的理念是对人思想的改变。课改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课外文化生活,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体验与感悟,培养人文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课改也是对教师,尤其是对其思想观念的改变。课改要有进展,教师是关键,没有新课改理念的教师不会有意识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念或理念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专业化除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有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课改的落脚点就是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培养,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培养需要从师范生开始。新课改下倡导教育家办学,师范生是未来的一线教师,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不断深入课堂观摩、交流、学习,并在平时总结经验,以便实现与一线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由此可见,课改也应从师范生开始。

  总之,课改要使教育达到它最终的状态,而不是回到最初的状态。怎样完成这个目标?积极探索是关键。从目前高校师范教育的实践来看,教师开始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培养,多数课程都划分学习小组,学生有大量的讨论时间和展示机会。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课改的思维和理念正在向师范教育的课堂中渗透。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课改应从师范生开始
学生的“自驾课”
■课改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