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民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办学校的悖论
□ 本刊观察员 褚清源

  剥开民办学校被市场化装点的美丽外衣,我们会看到它野蛮生长的背后,不自觉地催生了诸多发展悖论。比如,天然的市场属性和市场程度不高的冲突;比如,灵活的机制与浓厚的人治色彩的纠结;比如,人才使用和人才培养的失调。

  

  剥开民办学校被市场化装点的美丽外衣,我们会看到它野蛮生长的背后,不自觉地催生了诸多发展悖论。比如,天然的市场属性和市场程度不高的冲突;比如,灵活的机制与浓厚的人治色彩的纠结;比如,人才使用和人才培养的失调。这些与民办学校发展相伴而生的发展悖论,让民办学校始终伴随着发展的“梦”与“痛”、“危”与“机”。

  一是市场运营悖论。民办学校是市场的产物,民办学校因市场需求而生,也必然因市场推动而发展。但是,我们看到一些民办学校却常常作出与市场化相背离的举动。比如,我们常说,公办学校遇到问题找“市长”,民办学校遇到问题找“市场”,然而,一些民办学校遇到问题却像公办学校一样总想投入“市长”的怀抱。比如,一些民办学校自身竞争力不足时,不把目光向内聚焦,却总想与公办学校“攀亲”、“联姻”,民办教育领域诞生了一大批“贴牌”学校,以至于催生了一种专门以转让名校校名为业的营生;于是,教育领域出现了一批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联姻后生出的“怪胎”;于是,被“招安”成了一些民办学校的追求。

  并无意否认或歪曲这样的合作行为,只是现实中有太多的“伪合作”现象,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倍增,而是利益和利益背后民办学校市场性、开放性的严重不足。

  二是体制机制悖论。远离体制,机制灵活,可谓是民办学校最大的优势。但是,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的民办学校都能恰当地规避体制弊端,使用好灵活机制。

  与公办学校一样,民办学校也生活在体制中。与公办学校不同的是,民办学校除了生存在大的教育体制下,自身还再营建一种校内体制。这个体制往往是由办学人决定的。

  民办学校的管理往往充满浓厚的人治色彩,当办学人的绝对性干预过多时,校长和校长就成了这个体制的附庸,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压抑或扼杀。

  因此,灵活的机制不是随意的机制,不是越位领导,更不是朝令夕改。灵活的机制使用不好,优势将转化为劣势,成为影响民办学校做强做大的最大障碍。

  三是人才使用悖论。教师第一,是学校发展的一种战略定位。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挖走顶尖的20个人才,微软就会变成一个空壳。资金可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但不是民办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才是民办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人才使用上,民办学校存在的一个矛盾是,既想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又不愿意在培养教师、留住教师上加大投入。作为教师,选择进入民办学校,将面临要付出比公办学校更多的劳动。工作在民办学校的不仅有“近忧”,因为随时有可能被“炒鱿鱼”的风险,而且面临更大的“远虑”,退休后没有像公办学校教师那样有效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

  当民办学校的教师没有了公办的背景,只有忙碌的背影的时候,就会产生更强烈的职业倦怠感。当民办学校不解决好使用人、留住人、发展人的问题,教师回流公办学校的现象将会愈演愈烈,民办学校“教师荒”现象将成为一个可怕的现实。

  有机构专门调查过民办学校教师的择业动机:认为可以在民办学校有所作为的仅占13%,认为可以增加收入的占42%,18%的教师是因为受同事或他人影响,9%的教师因为个人原因被迫离开原单位,18%的教师为子女的将来作打算、求发展。

  民办学校凭什么留住前两类占55%的教师?无疑要靠待遇和事业。当办学人敢于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并且敢于“分蛋糕”给那些有作为的教师,把大家的利益通过“集体持股”捆绑在一起,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当办学人把一个人的事业变成所有价值贡献者的事业,变成大家共同的事业,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学校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成功的学校总有相似的精神,失败的学校也总有相似的逻辑。当这样的发展悖论产生的正能量压过负能量时,学校将拥抱繁荣,反之,将必然陷入危机。

  改变这一切,需要民办学校集体有意识地突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管理者语录
课堂改革的破冰之旅
民办学校的悖论
一位民办教师的家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