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读改变乡村师生
□ 本报记者 王占伟

  全镇小学生总数2809人,学校图书总数16524册,生均5.7册。22所小学中,生均图书少于5册的学校有13所,生均图书低于1册的学校有4所,生均图书超过10册的学校有5所。抽样调查434位学生显示,家庭藏书总量510册,平均每个学生家庭藏书1.18册,有4所学校生均家庭藏书只有0.4册。抽样调查7所学校的61位教师显示,教师人均藏书9.62册。

  这组数据来源于河南省新野县新甸铺镇中心学校2009年所做的阅读调查。

  家庭藏书生均0.4册,学校藏书生均低于1册,这样的农村学校如何给学生最纯正的精神营养?

  阅读课程化

  贫瘠的数字阻挡不住阅读的热情。为更好地引领师生亲近阅读,新甸铺镇中心学校加入了河南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孟素琴主持的“扩大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

  在孟素琴的指导下,新甸铺镇中心学校于2009年9月出台了《小学语文扩大阅读实践指导方案》,要求各学校按照新课标有关阅读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设阅读课,依照“指定阅读内容与个人自选相结合,阅读、背诵、摘抄相结合,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扩大阅读与语文综合活动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相结合,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相结合”的六结合原则,推进实验。

  据新甸铺镇中心学校校长刘文庆介绍,实验之初,各学校就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一是确立了《新语文读本》《阅读》《小学生晨诵诗选读》等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由课内到课外形成序列。二是把阅读课排入课程表,要求学生做好摘抄、批注和札记,引导亲子共读……小学1~3年级每周至少有3节阅读课,4~6年级不少于2节阅读课,每天的早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三是以评促读。借助扩大阅读实验,学校深入开展了中小学语文评价改革:将语文书面考试成绩的满分100分按60分折合,剩余的40分分解到朗读能力、背诵积累、书写能力、读书笔记与摘抄等4个项目中,引导学生全面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读书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进入学校的语文评价系统。

  通过各学校课外阅读教研交流,该镇中心学校梳理出自主阅读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交流课、导读荐读课、展示交流课等5种基本课型,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参考、掌握。

  在此基础上,新甸铺镇各中小学校都开展了读书笔记和手抄报展评、经典课文诵读、课标推荐古诗文诵读、课本剧展演、故事会、演讲赛、好书推介、读书征文、亲子共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广大师生读书的热情。

  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命方式

  为倡导校长、教师读书,做学生读书的榜样,该镇中心学校向全镇教师发出读书倡议,倡导教师读好《给教师的建议》《发现母亲》等5本书,并且明确规定了教师读书的笔记要求、数量、检查落实的方法措施等。

  新甸铺镇第一小学校长何红江读了《爱心与教育》《有效观课议课》等大量教育类书籍,仅13天里就做了19页近万字的读书笔记。新甸铺镇第二小学校长刘建桢自2010年春开始,笔耕不辍,读书笔记写满了4个笔记本。新甸铺镇第二中学校长郭新给自己布置了“每天读教育类书籍1万字,撰写教育日志1000字”的任务,3个月就读了将近90万字的书籍,写了8万多字的日志。由于工作太忙,他后来把这个学习量减少到“每天读5000字,写300字”。仅2010年暑假,郭新就读了《史记》《现代教师读本》等10多本书,做了12万字的摘抄。他说:“通过阅读和日志撰写,教育生活在我眼中不再枯燥,一切都变得新鲜与敏感。”

  阅读也改变着教师的人生。他们自觉走进经典,走近先贤,与大师对话,共同聆听智者的教诲。2008年4月,新甸铺镇第二中学购买了17套85本《现代教师读本》发给教师相互传阅。同时开展教师读书摘抄的阶段评比,评选“教师阅读明星”,激发教师读书、写作的热情。程创老师说:“在扩大阅读实验的带动下,陆续读完了《新教育之思》《现代教师读本》等十几本书,我的精神世界也因为阅读而不再贫乏、枯燥,我开始了真正的精神之旅、心灵之旅。”

  写教学随笔和反思、写读书感悟之风,不知不觉地在教师中蔓延开来。李安心、张俊霞、程创、程杰、张悦、左晓刚等一批教师不但大量读书,而且在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博客,搞课题研究,踏上了专业成长之路。

  给留守儿童高品位的精神底子

  扩大阅读实验的扎实开展,使学生超额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一学年的阅读、摘抄、背诵的数量超出过去几年的总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得以养成。

  记者发现,孩子们手中的《新语文读本》里,到处是他们的圈点批注。做摘抄、写读书笔记已成为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新甸铺镇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唐馨读完苏联作家尤里·里希特《信》一文后,写下了这样的语句:“即使再忙,也要经常回家陪陪家人,不要让他们感到寂寞,工作可以再找,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短,要珍惜。”孩子已经感悟到亲情的珍贵。六年级学生张纪渊读完了《新语文读本》小学卷的12本书,正在读借到的初中卷第四册。读了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后,他写了这样的旁批:“只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他们的智慧就会被发掘出来。”孩子幼小的心灵已经开始思考人发展的大问题。

  新甸铺镇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夏雪静在自己的作文中这样写道:“校园里疯跑打骂的现象少了,读书摘抄的学生多了;满口脏话的少了,文明礼貌的多了;无所事事的少了,比着读书的多了;沉默寡言的少了,热情乐观的多了。我们虽然是农村的孩子,但我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爱读书,一样可以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阅读不仅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更为大量留守儿童的孤独心灵带去了温暖阳光。套楼小学四年级学生张苗,父母离婚,母亲精神失常走失,与76岁的爷爷一起生活。孩子看上去孤单、瘦小,说话极少。2010年6月,孟素琴到该校调研,鼓励张苗要坚强,多读书。张苗在2011年5月的日记中写道:“在孟老师的关心和鼓舞下,我自觉背完了课本上要求背的段落和文章、《小学生晨诵诗选读》上的现代诗歌和古诗文……我还读完了《新语文读本》一至八卷……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提升了,与人交往的信心更足了。”现在的张苗,从外表到精神气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敢于主动和人说话,也更懂礼貌了。

  作为留守儿童的代表,夏雪静参加了2010年11月举行的“21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她在大会发言中说出了自己因读书而发生的变化:“……慢慢的,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上课敢举手回答问题了,成绩也越来越突出了,尤其是作文,总是被老师当成范文来读。看着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眼光,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而这一切都是读书带给我的,是读书给了我不断前进的力量。”她的发言,被上海师范大学梅子涵教授誉为“在今天中国多如牛毛的论坛中的最美丽声音”。

  由于阅读实验效果显著,《新语文读本》出版十周年纪念暨中小学阅读教学研讨会于2011年5月在新野县召开。带着乡村孩子少有的沉稳和自信,新甸铺镇的十余名小学生在几百名与会老师面前声情并茂地背诵了《自然的回声》《母亲》《我喜欢》等文段,赢得阵阵掌声。

  阅读改变着乡村

  一所充满书香的校园应该成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桥头堡。从书香学校走向书香家庭,是扩大阅读实验的另一追求。新甸铺镇第二中学开展的“亲子共读”活动影响和改变了很多家庭。九(4)班学生陈鸽以《家中·假中》为题再现了与父母共同读书的情形:“……晚上,我们一起在灯光下学习,我写我的作业,父母就看《老人与海》……连续几天晚上,我都与父母在温馨的小屋里,一同感受老人战胜鲨鱼的故事……”在学校的推动和引导下,很多家长加入到亲子共读的队伍中来。

  “读了一本《小男孩》之后,我深深感到,小男孩的遭遇完全是父母婚变造成的。做父母的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关心,不要因为我们的一些行为而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

  引导师生读书,带动家长读书,推动社会阅读,这就是学校阅读实验的成效。对此,刘文庆说:“我们不能改变学校的硬件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在一片贫瘠的精神废墟上建设师生心灵的美好家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阅读改变乡村师生
语 丝
开辟教师幸福泉
真人 真语 真心
乡村,在落雪声中长高一寸
从校长
到梦想播种人
县委书记的“良心叩问”(上)
●本刊系列调查之二
师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