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床明月半床书
——我的读书散记
□ 陈长河

  一

  我有一个真切的体会:唯有书香才能宁静。案牍劳形时,翻一本心爱的书,确有去乏功效。近日,我的枕边放着一套龙应台的作品,办公室里放着两套木心和陈丹青的文集。闲也好,忙也罢,每天翻上几页,心灵便会渐渐润泽和敏觉。

  半床明月半床书,一直是我内心深处的梦想。小时候,没钱买书,只在床的里边摆了一排积累多年的旧书,算是最为丰裕的财富。参加工作以后,租住他处多年,辗转搬家,但那个亲手油漆的木制书架和百十本书,始终相伴左右。成家以后,终于有了独立的书房,满满一房间的书,是我挂念家的原因之一。而今,在温州的蜗居里,我只能辟出一个小间作为书房,更深露重,一杯清茶,容膝之斋,千部经典,足以让我陶然忘忧。

  一点都不夸张,我可以记住每本书的来历。赠我食物佳肴,可能过后就忘,若赠我书籍,会时时记忆犹新。W君的《读城记》、C君的《正念的奇迹》、L君的台湾新书……何时何地,因何赠我,均历历在目。小的时候,读高中的邻居送我一本《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抒情诗120首》,这本书定价只有2.5元,却是我那时候的至宝。诗歌中爱情的热烈、年华的惆怅、乡愁的浓郁,至今在心中流淌。

  二

  我喜欢散漫地读书,性情随笔、游记散文、人物传记、社会时评、教育论著,都读。有一阵子好为人师,专读人物传记和文史哲作品;有一阵子喜欢跟风,读《废都》,读官场小说,读余秋雨,读于丹;有一阵子醉心民国往事……近年喜欢周国平、龙应台的性情文章,喜欢白先勇、吴念真、齐邦媛、赵越胜的深沉口述,喜欢木心、南怀瑾的平和淡泊,喜欢陈丹青、李海鹏、熊培云、许知远的激扬文字,也喜欢仓央嘉措、徐志摩、林海音的深挚眷恋。睡前的半小时,醒后的一炷香,行旅的间隙,忙碌的闲暇,这些年断断续续地读,深深浅浅地读,蓦然回首,发现还真读了不少。本本书籍,卧在书架,看见它,如老友相见。

  书籍让我过上有氧的生活,回望读书路,精神的经脉清晰可见:钱理群的思想烛照,林清玄的人间清欢,梁晓声的青春怀想,莫言的追寻真实,毕淑敏的拷问尊严……无论是不经事的少年,还是青春热血的华年,以及平平淡淡的如今,每一本书,都在我的生命旅程中刻下或深或浅的印记。特别是在那些狂野、孤独的岁月,燃烧的梦想,放浪的生涯,身不由己的爱恨离别,是书籍让我完成了生命的蜕变、自我的升华、灵魂的安放。对我来说,与每本书的相识、相知,真如与一位倾心的女子相爱相恋,终身不忘。

  三

  半生从教,壮怀激烈。现在,教育对我而言是一生难以割舍的事业。然而,刚刚毕业时,我是极其厌恶教书的,那时的梦想,就是离开三尺讲台。那一年,我身高176,高黑壮的模样,不谙儿童心理,不擅儿童语系,却教着乳臭未干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这让我心灰意懒。郁达夫言:“也曾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我之谓也。然,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突然被唤醒了,从此醉心于教育。

  那一年是1999年。我读完余杰主编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原来,我们夜以继日的教育,只不过是将人作为工具来培养。这本书,尤其是作为序的钱理群先生的访谈,完成了我的教育启蒙。

  而后,旅美博士黄全愈先生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让我知道,在大洋彼岸,我们奉为天条的纪律,我们终年困守的校园,我们长期定式的思维,原来都可以别有洞天。

  而后,盛夏里朱永新先生及其恩师燕国才教授的两场报告,《中国教育缺什么》和《素质教育》,则重新描绘了教育另一张生动、诱人的脸。

  现在回想起来,这几个人、这几本书、这几场报告,对我产生直接而感性的冲击,使我在困守的牢笼中突然安静下来,不再逃离。

  此后的日子,我读了为数不少的教育书籍,从卢梭、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到陶行知、蔡元培、蒋梦麟,从朱永新、朱小蔓到袁振国、叶澜、李希贵……在我的书架上,收藏着数百本近15年来关于基础教育的著作。

  读然后知不足,读然后更专注,是书籍让我更爱教育。

  四

  在书中,能找到一种让教育和自我生长的力量与智慧。

  2005年的一个夏天,我结识新教育,为新教育实验所感动。因此,我建言在苍南开展新教育实验,成立课题组,策划六大行动,承办全国新教育年会。我笃信,新教育实验虽然不是一个系统的课程,但是它构建书香校园、聆听窗外声音等六大行动,却是当下人文缺失、课程单薄的基础教育最好的营养品。我也认为,尽管它在苍南的行动未必尽如人意,但是,它对于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

  我也相信诗歌的力量,每一行诗都是心弦上跳动的音符。2003年,刚到苍南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我目睹诗刊社主办的“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深感这项活动益处多多,便与县文联合作推广此项活动。从此,苍南的校园,连续10个春天与诗歌同行。无数质疑声中,我只相信,诗歌是文化的精粹,它既让学生获益终身,也可以帮助学校提升内涵。10年来,诗歌朗诵、诗歌创作在苍南校园大力推行,先后共举行了300多场朗诵会。我相信,这些诗歌的种子将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使他们走出平庸,接近诗意的天空。

  我还相信,榜样是一本更有力量的书。与大师对话,不仅是学术上的营养汲取,更是人格上、精神上的引领提升,而后者是更重要的力量。为此,2007年春,我倡议并负责开展“苍南教育大讲坛”,几年来,顾明远、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肖川、李烈、王文湛、刘良华、陈大伟、张文质、郭初阳等一批国内教育有影响的教育名家纷纷登陆苍南,传播思想和智慧。

  五

  我担任过中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从事过教学、科研、德育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在教育行政部门从事过文字宣传、政策研究、学生德育和教育行政管理等工作。参加工作18年来,也获得过一些荣誉。如果说这也算是一点成绩的话,那也得益于阅读的力量。书籍让我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都有更深入的思考,指引我按照内在规律开展工作。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于2010年被调到温州市教育局从事民办教育政策研究工作。

  读书为我的思考和写作打开了天窗,使我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一方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心智。

  我崇尚唯心、唯情的写作。我觉得,文字是心灵的甘泉,应该是情感的自然流淌,情动而辞达。在工作和生活中,在读书的旅途中,偶有灵光闪现,我会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或是对教育的指指点点,或是对生活的絮絮叨叨,或是对人生的万千感慨。

  为了和更多的人一起读书、写作,2005年,我倡导并负责建设了苍南教育智客网。为了吸引教师从事博客写作,我率领一个团队每年组织有创意的博客颁奖盛典,第一届的智客启动仪式,第二届的长三角论坛,第三届的博客秀,第四届的无厘头餐会,以及后来者举办的第五届的圆桌叙谈,第六届的师博会,从典雅路线到娱乐路线,从追问教育到探寻生活,从关切社会到关怀个体,每一届都在创新,智客网正成为许多教师的精神家园。

  六

  我不求闻达,唯愿不富不贵地用心生活:能有半亩方塘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能有闲暇余资可以遍走四方。

  如果这些都不能,也没有关系,只要有一间大书房,那里堆满我喜爱的书就够了。

  有一天,当我老了,我可以佝偻着背,在朝南的窗下,戴着老花眼镜摩挲发黄的书卷。黄昏里散步,当浑浊的眼、迟钝的智力让我对路灯下晦暗的世界惶恐不安时,我亲爱的女儿能把我带回书房,她会知道,对她的老父亲而言,书房才是他的家,才是他生命最后一刻的归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语丝
最美勿饰 大爱无疆
期待落雪
尊重的花朵
凭什么让学生喜欢你
直达学生的
心灵“牧场”
改变心智模式
心成长读书沙龙
再谈县委书记的“良心叩问”(下)
教师专业写作辅导
中国教师报千校阅读行动联盟
半床明月半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