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网评天下 上一版3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管理不是“无间道”
□ 陈 明 整理

  前不久,接连爆出与学生管理有关的新闻。比如“学生情报员”,再如“猫眼反装”,这些案例的背后,透露出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理念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近日,网友齐聚香山会馆论坛,针对“学生管理”这个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观点

  滑万东:教育学生应该从尊重开始,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思想……不能侵犯学生的隐私、践踏他们的尊严,否则,一切教育都是无用功!

  王萍: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相互尊重的,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上下级甚至是附属关系。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非要在学生寝室反装猫眼,那么,教师的办公室是否也该如此呢?

  肖大松:学生管理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我们应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实行民主管理。具体来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谈选扶放”并举。谈一谈,多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选一选,在熟悉学生情况后,要选拔一批得力的班干部,识人用人;扶一扶,既要扶持班干部,进行班组建设,也要扶一扶后进生,帮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树立信心;放一放,在全面了解班级后,应放手分权、授权,鼓励学生自主管理。

  小章鱼:我们要相信孩子,引导孩子自主管理,并向他们渗透民主、公平、公正的理念,让孩子在班级里得到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相互帮助,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windboy5:时代改变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在增强,一味地单靠强压管理,很容易激起师生关系的恶化,不利于教育的开展。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从学生出发,疏比堵有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追求一种个性化的人文管理可以化解矛盾,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思想篇

  学生情报员不是“余则成”  □ 风铃飘香

  有人说“学生情报员”是潜伏的“余则成”。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作为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必要了解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基础。教师了解学生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学生情报员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个渠道。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会像年少的时候那么容易敞开心扉,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往往选择自己的好朋友来进行倾诉,而不是老师。这时候,如果我们有学生情报员的话,对学生的思想波动、心态就能有更好的了解,以便教师因材施教。

  不过,教师在使用学生情报员的时候,要注意分寸和策略。

  首先,在信息收集上,教师要告诫这些情报员要多注意关爱同学,不要纠结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选一些可能对学生影响比较大的事情来汇报;其次,针对一些学生出现的异常状况(比如情绪不好),教师要给这些情报员支支招,让他们尝试去安抚同学的不良情绪,或化解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这样,不仅有利于班级问题的解决,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和睦。

  别把学生培养成“间谍”  □ 徐永晨

  很多学校和班主任为了从学生中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便在学生中安插暗线,要求“线人”及时汇报学生的一些“不良”情况。乍看上去,学校和班主任用心良苦,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存在着种种弊端,不容小觑。

  置“间谍”于众“矢”之下。学生扮演这一身份,要分心“窃取”并发出情报,惶恐终日,哪有快乐可言!一旦“事情败露”,学生们便会群起而攻之,从此,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势必为将来的生活投下阴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置学校于“失信”的境地。信任是双方的,我们积极倡导学生要讲诚信,却把“间谍”安排在学生中间,这是对他们不信任的表现。况且,有些“情报”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学生如何心安?如何相信学校?

  置学生于“内讧”之中。当校方从“间谍”那里获得消息后,一般都会采取行动。那么,问题就来啦,是谁泄的密?这势必会造成学生之间的相互猜疑,甚至是大打出手。学生在不团结的氛围中,哪来的和谐与信任?

  培养“间谍”的行为,既暴露了管理理念的缺乏,又说明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其实,师生沟通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作为学校和班主任,可以利用信箱、短信、QQ等多种渠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搞一些座谈活动,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进而走进学生心灵深处。(黑龙江省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

  “猫眼反装”要不得  □ 商利敏

  首先,“猫眼反装”涉嫌侵犯学生隐私权,给学生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学生宿舍是学生的私人生活空间,学生依法享有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的权利。“猫眼反装”后,学生的一切行动都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虽然可以方便学校的管理,但是也会给不良分子可乘之机,还给学生洗澡、换衣服等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其次,“猫眼反装”会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学校不是监狱,学生更不是犯人。学生本来就面临着紧张的学习生活,以为回到寝室可以放松一些。但是学校“猫眼反装”后,学生时刻得注意自己的行为,精神上得不到放松。时间久了,很可能会引起一些新的心理健康问题。  (河北省广平县南韩村中心校)

  学生发展不能仅靠“监控”  □ 薛天明

  首先,对学生的管理要体现出多样化。单一依靠对学生的严加监控,培养不出英才。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培育的是未来的人才,而不是军人,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才能让校园缤纷多彩。

  其次,对学生管理要学会放手。尽管学生尚未成年,需要大人的呵护和管理,但孩子能自然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家长最大的愿望。影响学生成长的最大因素,是其所处的环境和周边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将学生处于优良的生长环境当中,他们在周围人的潜移默化之下,自然会茁壮成长。这样的管理,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学生才会长成参天大树。(湖北省枣阳市徐寨中学)

  ■行动篇

  “捆绑式”评价管理班级  □ 周广玲

  我对学生采用的是“捆绑式”评价的管理方法,操作起来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双向选择,为合作提供可能。如果小组成员按自然座次直接划定,组员之心聚不到一起,讨论交流容易流于形式。为此,我让学生按照人数、性别、能力等自由组合。组合前先民主选出小组长,实现组长和组员的双向选择,为有效合作提供了可能。

  其次,自命组名,内化合作内涵。小组自由组合后,让他们共同商议自命组名。学生在给自己小组起名字的过程中,已经明确了合作的内涵。

  再其次,课前握手,营造合作氛围。上课前,我总是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握手,像运动员比赛前互相握手鼓励一样,互相提醒上课要齐心协力。“加油!加油!”的声音代替了“老师好,同学们好”的相互问候。“加油”声落,学生便会立刻坐正。

  最后,“捆绑”评价,实践合作理念。课堂教学中,我以“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的理念,鼓励孩子们一定要互相合作。全部组员都表现好了,我就给他们奖励一个笑脸图案,如果有一个组员表现不好,这个小组就得不到“笑脸”。这种方法,“逼”着学生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每节课都如此,每节课都在实践合作的理念。渐渐地我发现:小组内成员互相抱怨的没了;上课时悄悄提醒同伴,认真参与活动的同学多了。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合作。  (山东省邹城市三迁祠小学)

  平衡“管”、“放”之度  □ 李 娟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们都要面对一群陌生的孩子,对他们的了解只有成绩单上那几个简单的数字。但是,学习能力并不等于管理能力,所以,紧随其后的管理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有一次,我接手了四年级一个新班。同往常一样,我把班长、学习委员等“一级重职”分给了学习成绩居前的几个学生。没想到,第一次分派任务时,学习委员就向我“辞职”,因为任命课代表的任务把她给难倒了。

  不足为奇,一至三年级学生的管理实践被很多教师忽视。虽然四年级的他们大多已经超过10岁,但在“管理”这一小战场上,却刚刚起步,需要教师的搀扶与引导——“放”的时机还未到来。

  “课代表等‘小助手’的选任,你们可以向我学——根据成绩单来确定。当然,也可以选举产生——同学们相互之间还是有所了解的。还可以二者兼顾——公布成绩,让大家根据彼此的了解和考试成绩来选举。此外,‘毛遂自荐’等方法也很好。你们互相商议一下,不要再感觉陌生,现在你们已是一个小小的‘领导团体’了,只有互帮互助、团结合作,才能将班级管理好。明天把‘决议’告诉我,我会助你们一臂之力。”

  每一个孩子都在渴望展示自我,只要为其提供机会,他们就会施展才华。第二天一早,“小决议”就摆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我们的主意:设计问卷,调查同学们的‘管理经历’,以及是否愿意参与班级管理,参考学习成绩与调查问卷结果,确定‘小助手’。我们的建议:优先选用踊跃报名的成绩落后者。”尽管他们的设计“违背”了我的指导,但此次的“自主之行”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能。

  他们的管理经验几乎为零,开始的每一步都需要教师引导。可以说,最初两三周里,“放权管理”比“全权在握”要累得多——指导管理的任务更大。

  随着小干部们的管理技能日渐熟练,我的“管放平衡标”也在逐步向“放”移动:作业检查由每份必读过渡到分组选批,劳动卫生由寸步不离过渡到坐听报告,板报壁画由亲手贴画过渡到“置之不理”……抽空读着微博中小干部们的“管理日记”,对整个班级的方方面面,了解得越来越详细;面对他们的一个个“小难题”,我会及时回复只言片语,加以指点、劝导、调解。

  实践锻炼技能,“渔”技愈熟,“放”度愈大。到了毕业班,学生已经可以“代理”班主任了——能够独立自主地从班主任的角度来思考、处理问题,实现了高水准管理。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切实衡量学生的管理能力(“管理日记”就是一杆好秤),依据实情,准确把握“管”、“放”之度,及时加以指导点拨,为其创设民主管理的广阔空间。  (山东省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谁的地盘谁做主  □ 谭 宏

  “老师,教室怎么布置呀?”宣传委员小芳腼腆地问。

  “还要全校评比,怎么办呀?”小芳不知所措地追问。

  “哪来的纸张和用具呢?”小芳似乎有些慌乱。

  ……

  “小芳,别急,你先和同学们找好材料,设计好草图,再去找些纸张和用具。”看出孩子的心急,我适当地给了一些方向。

  “先想想,需要哪些用具或装饰品,问问同学们有没有可以利用的材料,布置教室也是全班同学的事,为何不来个全班讨论,集思广益一起动手呢?”指明材料问题后,我又抛出另一个问题。

  “教室后面的黑板可以布置黑板报;左右两边的墙面,前面书柜的装饰要有整体性,最好能体现‘温馨快乐’的风格。”要求说得具体了,小芳的心情也随之轻松了一些。

  “老师,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我们可以用来布置教室。”小芳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我想,还是先写出负责的同学与完成的时间。”小芳急着补充说。

  “不错的想法,这次的教室布置,就由你全权负责了。”因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还有执行力,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还有,只要是你们自己布置的,能赏心悦目,能从中得到锻炼,就可以了,不要太在乎评比的名次。相信自己做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完美的。”我补充道,小芳笑着点点头。

  这是开学初我跟学生在讨论关于教室布置的一次对话。教室布置,是班级管理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要调动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还要注意不能用大人的看法,去评断孩子的计划与制作。他们的地盘就让他们自己去做主,在参与、体验、分享的活动中,学生才能获得成长与进步。  (广东省深圳市公明玉律小学)

  一日班主任  □ 丁学松

  每年新学期开始后,班上都要进行一轮班干部的选举。由于岗位有限,许多想为班级服务的学生落选了。看着他们失望的眼神,我心里也不是滋味。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热情,我有了一个新的设想。

  第二天,我在班上提出了我的想法——“每人一日班主任”。班上原本的职务不变,现在按学号顺序,每人担任一天班主任。在这一天里,担任班主任的学生行使班主任的职权,也承担班主任的责任,履行班主任的义务。他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与热情完成一天的班级管理与服务。不愿担任的同学可以弃权,然后顺延至下一位。学生们眼里冒出火花,纷纷表示赞成。然后,我们协商了班主任一天的大致工作范围,大体上分为行为习惯、学习风气、班级卫生、行为安全等方面。具体内容由“班主任”自己灵活处理。遇到疑难问题,可与班委会成员商量或者向我咨询。每天晚自习结束前5分钟,“班主任”写好班级日志,然后上讲台汇报一天的经验与教训,最后交接给下一位“班主任”。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很不放心,担心学生把事情搞砸或闯下什么娄子,于是我随时在一旁观察,不放过任何细节。结果,我发现自己多虑了。“班主任”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出色地完成了学校的一项项任务,且学生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好,学习风气也日渐浓厚。一个学期下来,班级获得了学校和任课老师的一致赞誉,在学校量化考评中排在了前列,班级成绩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看着这些“班主任”忙碌的身影,“退居二线”的我显得格外悠闲。谁说班主任就一定很累?  (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学生管理不是“无间道”
2012年
您最喜欢的周刊评选
学生管理不是“无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