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幼儿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成孩子,才能教好孩子
——读《一切为儿童——中国幼教先驱陈鹤琴的故事》有感
□ 本报记者 马朝宏

  作为一个教育媒体人,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对中国幼教先驱陈鹤琴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不陌生。我一直十分崇尚陈先生的“活教育”理念,并尽量运用到自己的育儿实践中去。我的一位老友,知道我是“鹤琴迷”,前几日送我一本《一切为儿童——中国幼教先驱陈鹤琴的故事》,作者鲁黎女士,看简介是武汉一所幼儿园的园长。虽然作者名气并不大,但翻开书籍,72个关于陈鹤琴的生动故事和12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却让我一头扎了进去。一口气读罢,陈先生坎坷的成长经历,执着的教育情怀,高远的教育理想,还有那一个个趣味盎然的育儿故事,令我对这位著名教育家有了一番全新的认识。

  可能是初为人母的缘故,书中,最令我感动和心动的,是陈鹤琴那些充满智慧和童真的育子故事。

  陈鹤琴认为,教育有四大目标:第一,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和做怎样的人,包括合作精神、同情心、服务精神,这主要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心态和手段。第二,教育孩子应该有怎样的身体。包括健康的体格,卫生习惯,运动技能。第三才是培养儿童应当具备的智力和能力,包括有研究的态度,有充分的知识,有表达的能力。第四,怎样培养情绪。陈鹤琴希望培养儿童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

  怎样去实现这些教育目标?陈鹤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教育实验”,生活中处处充满教育契机和教育艺术。

  譬如,在关于如何正确地爱孩子的问题上,他形象地说,做父母的最好只要“一只手”。儿童有自己的双手,有自己的力量和思想,不让儿童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在客观上阻止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他在儿子一岁半的时候,就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虽然吃得满地满桌都是,但他和妻子都坚持观望等待。到了两岁半,儿子就开始自己用筷子了。回想我家儿子吃饭的经历,一开始也是满桌满脸都是,有时候我实在看不过去,就忍不住去喂他。及至现在孩子两岁多了,虽然也知道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有时候因为赶时间,我就顾不上让孩子自己动手了。虽然只是一些小事情,但孩子就是在这些小事情中锻炼成长起来的。由此想来,作为家长,我这等待的素养还需要修炼。

  又如,“三把金钥匙”的故事,这是陈先生培养孩子懂礼貌的法宝。这三把“金钥匙”就是“谢谢”、“对不起”、“请”。在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时,陈鹤琴时刻不忘自己的行为举止示范作用,带头对孩子使用礼貌用语,使他的孩子个个都成长为知礼仪、懂礼貌的典范。

  还有“泥工、木工皆为师”的故事,陈鹤琴在江西创办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的时候,妻子带着幼小的儿女来看望他。他故意留下新居的砖墙不粉刷,只是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现场向泥工、木工学习的机会。在他看来,劳动人民不仅拥有勤劳朴实的可贵品质,更有着非凡的经验和智慧,并不是世人普遍认为的所谓“劳力者”。

  作为当时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从不摆谱,常常和孩子们一起玩泥巴,做游戏。他认为,教育要以儿童之眼看待儿童,以儿童之心教育儿童,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懂得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困难,孩子的脾气……“要教好小孩,就要发现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

  1940年,陈鹤琴在江西南昌实验小学新池分校开学典礼上曾经这样说:“诸位小朋友,今天你们到这里来,不是来读死书的,我们来创造一个新世界,这所学校不像一个普通的学校,除了墙上的几张照片外,我们就没有什么东西。但你们看,墙上挂着的锄头铲子,就是我们创造世界的工具。”这几句朴实的话,正是他“活教育”思想的生动体现。陈鹤琴主张,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拿来做教材,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而课堂首先要让孩子感到快乐,从空间和时间上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校园必须是孩子的乐园。

  成为孩子,才能教好孩子。而成为孩子的首要要求,就是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通过这本书,我仿佛看到陈鹤琴先生和孩子一起滚铁环、丢沙包、拍烟盒、捉迷藏、丢手绢、跳房子、打雪仗时的生动场景……

  是的,只有将自己变成小孩,内心才会充满孩童一般纯真质朴的快乐,才能更好地热爱、了解和研究儿童,教育他们使之胜过前人。

  今年是陈鹤琴先生诞辰120周年,抚书追思,跟着陈先生学做教育,学做父母,这是我此刻最真切的体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幼儿教育
酷闻酷评
变成孩子,才能教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