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幼儿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素养
□ 刘建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的科学活动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同时将其作为五大教育领域之一,清晰列出目标、教育要求和指导要点细目,由此突出了幼儿科学活动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不容乐观的是,现阶段幼儿科学活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创造性素养培养方面尤其存在着严重缺失。

  一节“成功”的科学观摩课引发的思考

  这是被多数教师认为上得很成功的一节科学观摩课。活动过程大致如下:

  步骤一:桌上有两个杯子,教师同时给杯子里倒入热水,一个杯子上蒙上纱网,另一个杯子上蒙上保鲜膜。

  “你们发现了什么?”“杯子蒙上纱网,看看热气怎么样?”“杯子蒙上保鲜膜,看看热气怎么样?”“为什么保鲜膜上会有小水珠?而纱网上没有小水珠呢?”教师一口气问完,让幼儿自由回答。现场有点混乱。

  之后教师拿起纱网和保鲜膜,幼儿比较观察发现,纱网上有一个一个小洞洞,而保鲜膜上没有。

  教师总结:网的物品具有通透性。

  步骤二:教师请幼儿根据桌上提供的网兜、米筛、漏勺等材料,动手做试验。

  第一组是捞小鱼,第二组是将混合在一起的小米和花生分开,第三组是倒茶。“你们发现了什么?”“哪种工具更方便?”“为什么?”教师随后开始指导幼儿的操作活动。

  教师总结:“有了网做的东西的确很方便,那我们也来做个筛米的筛子吧!”

  说完便下课,“筛子”活动再无下文。

  整体来看,这节课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首先教学内容与目标均体现了科学性及创造性;为了保证效果,还将上课的人数减到一半,另一半在户外活动,保证教师能在课上关注到每个孩子。然而实际上,整个课堂都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师不停地问,因为幼儿的回答也很到位,所以教师不停地赞扬。最后,所谓的延伸活动,其实只是一种课堂形式的表现,并没有实际的操作和练习。

  由此,引发我的思考:教师的这种“榜样”行为直接影响甚至渗透到幼儿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长久下去,幼儿的科学思维将怎样发展?如果科学课都这样上,又将如何承载幼儿创造性素养的培养大任?

  一次令人担忧的调研访谈

  随后,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素养的问题。由此,我展开了一次大型调研访问,主要对象是教师、家长、幼儿,通过这次访谈,我获得了很多以前未知的信息和思考。

  问:在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的现状如何?

  答:虽然幼教纲要上指出,五大领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但事实上,要全面兼顾是不太现实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幼儿人数早已超出合理的班额容量,空间和材料等限制了科学课的开展;

  二是幼升小的升学压力大,的确很难全面顾及幼儿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发展;

  三是教师本职工作压力大,经常有观摩课,有比赛,有园内的任务,而且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科学课就是副课中的副课;

  四是教师有时候也不知道如何上好科学课。虽然他们明确知道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科学课,音乐课,因为在这些课堂上,孩子们是相对自由的。

  

  问:一线教师对于本园科学活动课有什么经验或困惑?

  答:现在的条件是好了,公办幼儿园也能得到比较丰厚的资金支持,可是幼儿园并没有充分利用。例如我们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里的材料都是新的,全套的。可是每个班一周就去一次,而且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孩子都是玩过去了,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们科学地玩。

  同时,由于当前幼儿教育发展迅猛,大规模招聘来的教师素质也参差不齐。青山区民族幼儿园在我们本地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幼儿园,但是绝大部分教师的学历还是大专,幼儿园让教师考取本科文凭,在职考本,对于改变或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意义并不大。

  

  问:家长对幼儿科学活动教育课程有何态度或建议?

  答:基本上没有。现在家长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特别是科学活动这样的课程,多数家长自身都不是很熟悉,基本是不闻不问。家长理解的幼儿园就是托管所,而不是教育的场所。偶尔让家长配合,回去和孩子一起上网搜索某个知识点,比如:关于“鲸是不是鱼”的问题,有些家长会很配合,但是有一些就不管不问。家长的态度与认识不能和教师达成一致高度,我们也没办法,时间长了,这门课就被搁置了。

  从受访者的回答中,可以明显看到以下事实:

  一是幼儿园的五大领域课程设置是有明显“轻重缓急”的。幼儿园和授课教师会有重点地倾向某些课程,特别是涉及幼升小考试的科目。科学活动课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科学活动开设开展严重不足。不提供机会,又何谈科学活动教育中创造性的培养?

  二是幼儿教师准入资格普遍未能满足实际中的有效需要。首先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都存在很大的空白和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科学活动中创造性素养的培养,因为幼儿在这方面的潜力和发展,要靠教师的科学引导和指导帮助。

  三是家长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没有合理而明确的认识,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或付出努力来发展孩子的创造性。

  我们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一个孩子开始玩积木时,和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不熟悉的材料做实验时的意义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他们都在探索未知领域,都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幼儿创造性素养应包括创造性意识、创造性习惯和创造性能力等基本方面。

  基于之前的调研和思考,我们幼儿园开始了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素养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思考。

  创设一种自由、开放、舒适的心理环境,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注重幼儿探索过程。

  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心理安全”即幼儿没有受到威胁和压迫,处于放松、和谐的氛围中;“心理自由”即幼儿没有受到过多的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在地创新。

  众所周知,由于幼儿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中心的局限性,他们如果获得肯定,自我成就感特别强。教师适当适时表扬幼儿,给予充分的刺激,及时强化,这种刺激和强化好比“鲜红的诱惑”,如同新鲜的草莓,可口喜人但又极其脆弱。幼儿这种舒适的心理感觉获得也是如此。如果教师长期禁锢幼儿的各种“明察秋毫”和“异想天开”,势必会很容易导致幼儿的胆怯自闭,失去创造兴趣,抹杀了一切可能的发掘他们创造性的“诱惑”。此外,教师要把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放在首位,注重探索过程,得到的结果性的认识并不是科学的主要目的,幼儿在过程中的观察、思考、解决及带来的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要远远大于结果。在过程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

  幼儿创造性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而非局限于科学活动课。

  生活教育是幼儿科学活动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其重要性不逊于教学活动,作为教育者,对幼儿创造性素养的培养应该有科学的认识: 幼儿创造性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单纯靠短短半个小时的科学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它落实于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每时每刻、大事小事都是绝佳契机。因为教师和幼儿的本领,远不止于课堂中所展示出来的,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这种“润物无声”的影响是隐性的,深远的。

  保护幼儿的创造性意识,鼓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问题即冲突,而冲突才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和创造良机。在探索过程中,当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已不能解决新问题时,正是教育者施教的最佳契机。

  教师应该及时、适时地关注孩子发现和提问的需求。对于幼儿科学活动教育课而言,活动内容和目标均可以是生成的,从幼儿的实际情况或需要中发掘有效的科学内容等。科学需要好奇心,科学需要大胆发现和提问。问题的来源便是好奇心。儿童天生是“科学家”,喜欢探究,他们必然会碰到各种问题。教师面对幼儿千奇百怪的问题和幼儿的意外发现,要积极对待,认真处理,抓住各种发掘创造性的契机,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给予科学的、深度的引导、挖掘和探索,开发其巨大的潜在科学创造力量。

  培养具有创造性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家长。

  幼儿时期,是他们开始认识世界的时期,很多经验和知识的获得均靠他人的引导。教师和家长是幼儿最主要的教授者,这就要求他们本身要备有这方面的能力,能够胜任。

  教师和家长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自己定位为学习者,树立科学的创造性观念。要充分意识到幼儿的创造性不可估量。成人和幼儿应互为学习者,彼此共同进步。

  创造型教师和家长肯定有着创造性的态度,喜欢实施创造性的教育。可以通过提问、创设环境、活用教学方法、巧妙的教学活动设计等激励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提问,乐于、善于回答幼儿的各种提问,随时注意幼儿的兴趣点,肯定幼儿的发现和问题。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学会耐心等待,幼儿的思考和表达需要一定时间,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

  为此,我们幼儿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的调整和尝试。如,提高幼儿教师准入资格,健全系统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培养专业领域中的“专门教员”等。同时,我们重新规划和安排了幼儿科学活动课程,大量提供能满足科学活动需要的各种材料和环境。我们还做了大量的宣传、策划活动,开设家长课程,向社会、家长普及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幼儿园这个窗口,将“科学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民族幼儿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圣诞来临
学“感恩”
最想实现的
愿望
最美的礼物
园长·园地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