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研组生存现状扫描
□ 孙 勇

  教研组,即学校内研究教学问题的组织,规模比教研室小,但它不仅是教师专业能力增进的重要舞台,还是教师形成专业归属感与学科崇拜的发源地。我曾历时两个月,专门针对教研组的生存现状,对江苏省淮安市部分中小学教研组长及分管教学副校长、骨干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表示,教研组在实际工作中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被教研”的现象普遍存在,教研组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教研组功能欠缺,对教师专业引领不够。教研组基本功能包括保证学科教学质量、进行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个方面。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愿望日趋迫切,然而目前学科教研组对教师专业引领,还停留在塔式管理的上传下达的层面,也就是把教务处(教科室)的工作传达给教师,这种重组织管理的特点导致教研组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不够。教研组应该是行政和学术两者兼顾的基层组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管理教师,也应履行一定的管理职能。

  教研组长角色尴尬,工作开展困难。在学校的管理层中,教研组长的身份和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教研组长是学校教务处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很多任务要依靠教研组长传达和督促完成;另一方面,很多教研组长没有确定专业培训的人选权,没有教研活动经费的使用权,仅靠自身的威信维持对教师的管理。另外,由于教研组长的特殊身份,绩效工资这个经济杠杆未能对他们发挥调节功能,教研组长的付出与回报“失衡”,影响了教研组长工作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对教研工作产生一种倦怠感和惰性。

  活动时间短而不定,精确分工不足。当计划中的教研组活动与其他活动冲突时,教研组活动经常被“取而代之”,让位于其他活动;同时,多数教研活动为了让位于课堂教学,时间安排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1小时。教研活动强调教研组的科学建构,但是,由于分工不细,小组内优秀教师往往独享发言权,部分青年教师和经验暂时不足的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形成依赖性,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大大地降低了教研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教研组活动内容泛化,缺少针对性。通常情况下,作为上级培训的补充,教研组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现实中,由于内容多为学校指定,教研组的各类活动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教师在活动中没有实质性的收获,教研组活动逐步成为教师配合学校完成教学教研计划的“面子活动”。因为缺乏针对性,教研组活动的重点仅仅是在管理上引导教师走向规范和统一,但在专业引领上难以促进教师走向创新。在形式上,教研组活动多数采取一人主讲,他人补充的单一形式,活动也仅限于固定的时间段,缺少弹性。

  教研组文化缺失,名存实亡。学校诸多校本教研内容依托教研组开展,但每次教研组活动中,教研组成员对学校通过教研组下达的任务多采取敷衍的态度。学校迎接各种检查、验收和评比需要的档案材料,往往需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准备,许多不是教研组的事情要由教研组承担。这种等级权威高于知识权威的现象导致学校“权力越界”,大量的突击性工作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研组活动,使为数众多的教研组名存实亡。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幸福教师:幸福教育的关键
西北地区首次举办
导学案编制培训会
教育局长应这么干
宁夏:教师喜获赠报大礼
教研组生存现状扫描
2012年区域教育创新成果暨年度教育局长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