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祁翠花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依靠自己的思考,分析、理解、领会课堂内容。教师需要做的,只是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会提高,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自学要有计划性

  教师要精心地设计自学情境,让学生明确任务,有组织、有章法地开展活动。教师还需要确定每一堂课的自学目标,并围绕目标设计自学题目和习题。以语文教学为例,同样是鲁迅的小说,《社戏》应以“理解景物描写如何烘托中心思想”为自学目标,《一件小事》应以“学习心理活动描写”为自学目标,《孔乙己》则应以“通过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为自学目标。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训练题。题目应该具体清楚、难易适中。

  自学要有实践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并利用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千万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还应该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纠正学生过于依赖课本的缺点。学生常常会在讨论和练习中遇到“拦路虎”,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点拨的目的是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开拓思路,但不是揭示谜底。教师应该“点”而不“答”,“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探索的余地。经过点拨,学生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就会拥有成功的喜悦。自主探究、自我实践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堂内容,排练小品、分角色朗读、展示教学挂图等。这些都能起到实践的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自学要有生成性

  自学不应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因为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与生成。因此,不能把实践与活动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是要发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及时的评价、激励和督导。例如,在开展“我与自然”的主题活动时,目的不应该仅仅是获得写作的题材,而应该生成“投向自然的怀抱”、“让景物像人一样活起来”、“同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做自然界的朋友”等自学结果。所以,在指导这类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投入、体验和表现的情况,适当地调度、引导学生,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体验、感悟与遐思。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感受,这正是自学的生成性。

  在自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投入情感和智慧,积极自觉地阅读、思考、分析、领悟。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会更加生动、活泼、热烈、有趣,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肃南县马蹄学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山高”的循环链接教学经验
■课改人物志
班级文化(三)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