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2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孔子》的教诲
□ 刘良华

  胡玫导演、周润发主演的《孔子》从一开始就引发非议。有关这部电影的非议,与导演和演员没有太大关系,争议的焦点在于有关孔子的政治哲学以及教育哲学的深处。

  电影《孔子》以及相关的文本如《论语》显示,孔子一生只追求三件事:做人、做学问和做官。他对弟子的教诲也只聚焦在这三件事情上。

  第一件事是做人。孔子做人的核心是“仁”。所谓“仁”,一是“礼”,“克己复礼为仁”。二是“爱”,“仁者爱人”。

  首先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礼的核心是“和”与“中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又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其次是爱人。主要是“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所谓“亲亲之爱”,即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这两条加起来就是亲亲。所谓“忠恕之道”,是实行仁爱的具体方法。“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叫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积极地进行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消极地进行仁爱。

  在“礼”与“爱”之外,还有“恻隐”之心。孔子似乎主张人与人是不平等的,这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其实,人与人之间究竟是平等还是不平等的,并没有简单的答案)。孟子提出来另外一个内容:“恻隐之心”,为孔子的“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提供了补充。所谓“恻隐之心”,是一种不忍之心,不忍心别人无端地、无辜地受到痛苦,有了不忍之心就可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甚至“推己及动物”,对动物的虐待虐杀也怀不忍之心。

  第二件事是做学问。孔子对做学问的建议,隐含在《论语》的开篇之中。《论语》的开篇只有看似结构松散的三句话,却比较完整地提示了教师成长以及教师幸福的关键要素:一是学习并不失时机地反思和实践;二是以培养“英才”的心态对待学生并与之保持对话关系;三是保持乐观心态,即使暂时不被理解、不被承认也依然保持君子之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具体而言,孔子的做学问之道有三个特点:一是好学,二是博学,三是活学。

  《论语》叙述了孔子“好学”的语录,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按照孔子自己的说法,他15岁就“志于学”。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因此,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最器重颜回。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孔子好学,学无常师,而且博学多艺。孔子是大师,却不是“专家”。《论语·子罕》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个村民(达巷党人)评论孔子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孔子不仅好学、博学,更重要的是,他能活学活用,不做死学问,他看重的是“举一反三”的“悟性”和“贯通”。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说,我怎么敢比颜回?他闻一以知十,我顶多才想到闻一以知二。于是孔子说,确实比不上(弗如也)。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呢?就因为颜回有“悟性”。孔子做学问,最反对四种毛病,叫“意、必、固、我”。“意”就是凭空想象;“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固执拘泥;“我”就是自以为是。光有“悟性”是不够的,还得“贯通”。据《论语·卫灵公》记载,有一次,孔子还是问子贡,你认为我这个人,就是书读得多,又都记得住吗(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惊异地说,是啊!难道不是吗(然,非与)?孔子说,当然不是(非也)!我是靠一个东西来贯通它(予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这是孔子治学箴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并非知识多,记性好,就是大学问家。重要的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和线索。做学问如果没有主心骨,就会人云亦云。孔子的学问是在博学的杂乱中建立清晰的线条、稳定的主题和脉络,然后,将他有主题和有脉络的学问派上用场。用在哪里?官场,社会。为什么?因为孔子的学问,主要是关于政治和伦理的。政治的要用于官场,伦理的要用于社会。

  第三件事是做官。在做人、做学问与做官三者之间,“做人”是前提,属于私德。“做学问”与“做官”才是核心目标,是事业。而且,做学问与做官最好相互增进,即“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做官而有余力,就治学;治学而有余力,就做官。为了做官,孔子曾经放言说,如果有人用他来治国或者齐家,则“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就是说,只要让我做官,保证“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获成功”。

  孔子的“为官之道”,首推“正名”。子路曾问孔子:卫君正等着先生去实现政治主张(卫君待子而为政),先生的第一件事准备干什么(子将奚先)?孔子说:第一是“正名”(必也正名乎)!孔子说,名分不正,言语就不能顺畅(名不正,则言不顺);言语不顺畅,事情就不能成功(言不顺,则事不成);事情不成功,礼乐就不能复兴(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复兴,刑罚就不能得当(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正名为什么重要?因为这是孔子的施政纲领,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名分”来做人做事,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社会有序,天下太平。

  其次,孔子的“为官之道”是“均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不是平均、均匀,而是均衡。就是按照不同的身份、地位、级别、名分来分配。级别最高的分配最多,级别最低的分配最少,既不能僭越,也不能弄得底层一点没有。儒家是主张等级制的,所以才先要“正名”,以便“按名分配”。

  再其次,孔子的为官之道是“教育”,包括“游说君主”和“教书育人”。游说的对象,包括国君,也包括执政的大夫。孔子周游列国14年。出国的目的在于:希望能在某个国家做官,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果做不了官,则希望能够游说执政者,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除了游说之外,就是教育:把自己的学生培养出来,让他们去从政、为政,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孔子》的教诲
江南的雪
舌尖上的腊月
集社会力量
共推素质教育
父亲和酒香
教师更应做好父母
是方便管理,还是方便使用
让读书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中国教师报千校阅读联盟行动计划2013
师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