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怪题、难题”
扼杀创造性

  上榜媒体:光明日报

  上榜理由:应试教育使孩子陷入试题的汪洋大海,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做各种各样的题,特别是一些难题怪题更是让他们殚精竭虑,疲惫不堪。问题是,这样的难题怪题对学生的成长有意义吗?

  

  “很久以来,我们都盼望着会有一个改观,能够还给孩子一个天真烂漫、乐于求知的时光,还给家庭一个放松快乐的港湾,还给学校一个充满朝气、五彩缤纷的校园,还给老师一个乐于坚守、贫贱不移的职业尊严。”内蒙古农大附中王葳老师在给记者的短信中如此写道。然而,当前应试教育的主要表现就是让学生们不停地做题,有很多孩子被“怪题、难题”搞得头晕眼花,身心疲惫,创造性流失。一些承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可能采取轻生的极端行为。

  张天霞在孩子上初一的时候就将她送出国学习了。她说,我们的教育一切围着高考高分来设计安排,老师上课就是为了学生考出高分,他们会殚精竭虑设计各式各样的题型,将学生训练成“高分机器”。“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当时学的东西,工作后真正能用上的很少。”张天霞说,“知识全面是必要的,但不能学得太偏太难,考题也不能太刁钻。现在的孩子,作业多,练习册多,陷入题海不能自拔。我痛定思痛,孩子上初中就把她送出国学习了。”

  美国学生大部分都解不出中国学生课本上的难题,为什么却能出那么多杰出的学者?张天霞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不会为了考试去死记那些难题,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探求和实践上。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刘文霞老师认为,学习必须有兴趣才能持久,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全民共识,应试竞争甚至提前到了幼儿园。这不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发育规律,结果学生探究、提问的兴趣在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就流失殆尽了。

  在一家媒体做记者的牧兰说,现在的孩子学习一般的科学原理并不难,难就难在五花八门的考题“弯弯绕”和解题“小陷阱”上。题做得好就“优秀”,题做不好就“落后”。一刀切的评价标准,使一些偏才、怪才因为考分不达标而无法进入大学。从幼儿园到高中,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得一场接一场去拼杀“淘汰赛”。给人的感觉,我们的教育似乎不是为了培养人,而是为了淘汰人。这样的“淘汰制”,不知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天性。

  内蒙古师大教育学博士米俊魁说,要破解应试教育的难题,“唯分数评判”的选才制度必须改革。学校教育理念要更新,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个性与特长等事关青少年全面成长的各个方面,营造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内动力的教育环境。

  

  编辑点评:应试教育将教育的目标变成应对考试,在这种背景下,出题者为了所谓的区分度或显示自己的水平,频频设计出一些难题怪题,不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造力,而是为了难倒学生。让学生做这样的题目,不仅剥夺了学生宝贵的时间,也违背了人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合作教研破解农村学校发展难题
“怪题、难题”
扼杀创造性
让学生在魅力作业中迎新春
微新闻
“教育新闻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