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校长专业化提供制度保障

(上接1版)

  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更是高度评价校长专业标准出台的意义:“以前,我们不自觉地把校长当作一位优秀教师代表,或者说,只要是足够优秀的教师,就可以提拔到校长领导岗位上。但是,这样做的风险事实上是很大的,因为,能够胜任一个学科的教学,却不一定能够胜任一所学校的领导,之所以仍然这样做,就是我们确实没有校长任职的专业标准。也就是说,校长是什么样,我们都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也就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持续的培养过程。”

  “现在,有了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专业标准,在校长的选拔、任用过程中,就可以严把入口关,选拔符合专业标准的人员担任校长职务。在校长的培养、培训、考核过程中,也有了科学的严格的依据,这对于提高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嘉毅说。

  而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亚庆看来,校长专业标准的出台,更是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与质量的提升。“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样的基础,这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焦点和难点。如何尽快提高校长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高标准、高素质的校长队伍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提升学校管理现代化水平的要求,已是当务之急,也成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虽然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全体教师的努力,但把全体教师组织成一个有共同愿景的团队,要靠一校之长,而校长专业标准为校长规定了一个合格的标准,每所学校的校长就可以拿这个标准来对照自己,是不是达到这个要求,如何努力达到这个要求。”一直关注校长专业标准的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告诉记者。

  “校长专业标准并不是评判一个校长的唯一标尺,却为校长的专业成长定了‘调’,上好了‘弦’,是中小学校长成长的‘计划书’。”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教师刘晓乾如此评价说。

  校长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5个基本理念,6项专业职责,4方面实施要求,是校长专业标准的全部内容。

  尤其是“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这6项校长的专业职责,引起了各方的广泛热议。

  对很多一线教师来说,他们更看重校长“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的职责。

  “校长是老师的老师,不具备引领的理念,没有引领师生发展的能力,是没有资格当校长的。”山东省邹城市三迁祠小学教师周广玲说。

  “校长不应该是赵括式的人,只会纸上谈兵。校长应来自教学第一线,并坚持耕耘在教学第一线。”湖北省远安县南门小学教师陈娥认为,校长在教学上不说是横竖打通关,至少应该带好一门主课。如果校长自己不上课,“靠边站”,他们不仅无法体会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压力有多大,也无法对教师的课堂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教育教学提出有效的、针对性的建议。

  她回忆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一次教研评课,“评课的时候,校长一个劲地夸别人课上得好,说来说去就是‘课就是上得好啊’,但是究竟好在哪里,校长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我们刚刚踏上三尺讲台,正是需要校长指点迷津的时候,可是评课结束,我们也没有听出一个所以然。”

  “许多校长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盯得很紧,时常去听教师的课,并在课后挑出许多‘毛病’。其实,有些教师并不服气,更有些教师认为校长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作为校长,在教学业务上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不能脱离教学一线,要以公开课或常态课的形式引领学校的课堂教学,真正领导起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吉林省抚松县榆树学校教师陈成海说。

  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第二个十年的今天,校长在课程教学方面的“领导力”更是备受关注。在江西省南康市第五小学教师邱凯兰看来,校长对课程和课程领导力的理解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有深度和广度,校长对课程理解的准确度的意义和价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大和深远。作为一名校长,要做好课程建设,提升课程领导力。

  但在很多人看来,校长不光是“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就可以的。

  “我个人最看重的是校长‘营造育人文化’的能力。在以往的办学实践中,提起‘营造育人文化’,一些校长认为是比较‘虚’的东西,能够真正在办学过程中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文化育人’一是操作难,二是见效慢,许多校长往往不会做或不愿做。但它却是建设特色学校、形成个性管理风格必不可少的抓手。”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长刘传沛说。

  在李希贵看来,“这6项专业职责都很重要,但是,在现阶段,面对目前校长队伍现状和实际的学校管理工作,‘规划学校发展’可能更需要特别关注”。他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现代学校制度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校长的办学自主权不大,因而,“规划学校发展”的空间明显不足,时间长了,校长们也就很容易丧失这方面的能力,或者说根本不关心自己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在今天,有些地区已经开始调整政校关系,把学校本来应有的权力归还给学校,校长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广大教职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建立共同目标,理清办学理念,并形成可行的办学行动,就显得十分重要。

  毛亚庆同样最看重校长“规划学校发展”的能力。他认为,在我国管理体制从以前一切由主管部门所左右的外在控制管理到强调给学校放权,学校层面拥有更多办学自主权的背景下,学校校长的角色也要发生变化,要从目标的守望者、任务的执行者、安全的追求者、环境的适应者、学校的管理者,转变到学校共同远景的开发者、传递发展理念的教育者、加速学校组织成员成长的促进者、引领学校发展的领导者。

  “这6个方面都是对校长的基本要求,不可偏废。”曾全面参与校长专业标准制定过程的上海市教科院原副院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顾泠沅教授对这6项职责进行了全面解读,在他看来,规划学校发展与营造育人文化是强调校长的价值领导,领导课程教学与引领教师成长是强调校长的教学领导,优化内部管理与调适外部环境是强调校长的组织领导。“价值领导是灵魂,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是实体,缺一不可。”

  校长专业化是一种趋势

  一个标准出台了,人们不仅关心标准的内容和意义,更关心标准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在刘传沛看来,校长专业标准非常注重“可操作性”,比如“把‘虚’而笼统的‘营造育人文化’,就细化为10项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要求。‘文化引领、文化育人’将不再是校长们‘纸上谈兵’的内容”。又比如,校长专业标准特别提出,校长应该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就是想从“制度上确保校长们能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理直气壮地以德育为首,全力推行素质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也有人担心,有了规矩,会不会限制校长们的自由发挥?尤其是标准中的校长6项专业职责细化为60条专业要求,对校长们是不是太多了?

  对此,刘传沛认为,完全不必担心。在他看来,自主权行使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清晰的行使“框架”。校长办学自主权行使的“框架”就是校长专业标准明确规定的基本理念、内容和要求等。如果把校长办学自主权比作是水,那么,清晰而恰当的规定就是堤。没有堤,水也就保不住。因此,关键不在于标准数量的多寡,而在于标准的恰当与否。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职责做出的许多非常清晰的规定,不是给校长“加压”,而是为校长“减负”——为校长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提供了必需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依据。

  “标准既是约束,也是权利。表面上看,我们对校长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要求,事实上,也规定了校长可以有所作为的空间。让校长们进一步明确了他可以在哪些领域、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办学自主权不是无限大,该有的权力,不会因为这个标准而受限;不该有的权力,也必须受到应有的制约,所谓‘把权力关到笼子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李希贵说。

  “办学自主权必须处于一定的框架范围内,而校长专业标准就为校长提供了履行领导行为的基本规范,从校长领导者的角度提出了若干核心工作领域及相关专业要求,强调校长从角色适应、经验积累到专业成熟的动态发展。标准不仅不会为校长‘加压’,反而能够提升校长专业发展的动力。”顾泠沅认为,“校长专业化应该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制度化变革,我们经常提环境育人、制度育人,而校长专业标准的出台,就是在制度和环境方面有所突破,有利于校长专业化实现‘破冰’。”

  提到校长专业化,与之相对的是“校长行政化”,与大学校长轰轰烈烈的“去行政化”运动相比,中小学校长的“去行政化”之路同样值得关注。对此,顾泠沅再三强调,校长是教育教学的领路人、领跑人,千万不要把校长当成官员。”这也正是校长专业标准中专门提出“推行校长职级制”的原因。

  令人欣喜的是,已经有一些地方在校长职级制的探索中走在了前面。

  2001年,上海市中小学全面实行校长职级制,逐步淡化传统行政级别,变“宝塔形”为“橄榄形”的5级12等校长职级结构。

  2004年,山东省潍坊市全面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所有的中小学校长全部取消行政级别,实行职级制。

  2004年,广东省中山市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开展“校长专业化与校长职级制改革”研究,共同探索包括制定校长专业标准在内的校长队伍建设的新路。

  作为中山改革的推动者,刘传沛认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放权给校长,只管该管的事。改变过去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统得过死、对校长管得太多”的管理模式。“过去,由于校长的职责欠明确、要求欠具体,主管部门不得不对学校统得多一些、管得细一些。现在随着校长专业标准的颁布,校长行使更多更大自主权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随着校长专业标准的全面实施,好校长产生的有效机制、校长成名成家的良好环境正在以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逐步形成。”

  事实上,这正是校长专业标准的效力所在,它将引发一系列的变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依据本标准,对校长进行选拔、评价和管理;有关高等学校和校长培养培训机构如何从标准出发,对校长进行培养培训;更重要的是,校长如何对照标准,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真正走上专业发展之路,成为教育家。

  “校长专业标准出台的意义,也许经过若干年之后我们会有充分的认识,因为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李希贵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读报会
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保鲜
为校长专业化提供制度保障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