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公办学校陷入困境

  上榜媒体:瞭望新闻周刊(2013年3月25日)

  上榜理由:在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许多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留下了大批留守儿童,为了让孩子在家也接受相对好的教育,他们愿意“花钱买放心”,弃免费的公办学校不入,转而将孩子送进附近的民办学校。农村公办学校原本受师资力量和寄宿制的限制,服务并不到位,在农村选择性教育兴起之时,部分公办学校的发展由此陷入困境。

  

  初春的天气还很凉,距离河南省禹州市城区约10公里的陈庄村,60多岁的张老汉一大早就送孙女去村头的私立学校了。

  幼儿园一学期交费就高达1800元,尽管嫌贵,张老汉还是准备让孙女在此读完小学。这所开办仅5年的“文博”私立学校涵盖幼儿园和小学五年教育的全过程,目前已吸纳学生近600人,而从新中国成立后就存在的陈庄公办小学只剩100多名学生。

  近日,记者在河南省禹州市、睢县等地走访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跟随祖辈生活十分普遍,出于安全监管、教育质量等多方面考虑,在外打工的父母更愿意把孩子放在寄宿制学校,这就导致条件有限的公办学校生源流失,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受到追捧。

  陈庄村民透露,多年来陈庄小学一直是附近五六个村的上学首选,但近几年学生锐减。同样不具备寄宿条件的邻村陈楼小学校长侯红雨透露,村里进城或上私立学校的孩子超过1/3。张老汉说:“岁数大了操不上心,私立学校管饭、管接送,她爹妈打工也放心。”陈楼一村民两个孩子都在“文博”,一学期交费三千多元,他说:“挣钱不都是为了小孩吗?花钱买个放心吧。”

  “私立学校贵,而公办学校不收一分钱,为啥没人去上啊?”对于这种怪现象,禹州市教体局基础教育股股长张国建直言:“差距主要在服务。家长最需要的是学校提供吃住,好放心出去打工。”寄宿条件的吸引力明显,禹州市禇河乡宋连小学地处偏僻,2010年改为寄宿学校之前只有110名学生,现在已增至350名。

  睢县教育局副局长李东风说,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要求学校教职工既当教师又做父母,而公办学校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人员配备上都难以满足。

  编辑点评:民办学校生存之道在于质量,在于服务,正因为民办学校比公办学校提供了更多贴近家长与社会的服务,所以在他们高收费的情况下,同样能拥有大批的生源。反观公办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因为编制所限,人力不足,“代教”、“走教”比比皆是,连正常课程都难以开足,而且工资待遇低,所谓“自顾尚不暇”,更没有心力去提升服务了。要解决这一难题,还需要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投入进一步增加,公务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图片新闻
农村公办学校陷入困境
声 音
“教育新闻人”在行动
中国教师报诚征课改共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