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幼儿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块板的构想
□ 朱伟伟

  对于多数教师来说,益智区材料投放相对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因为可供选择的材料颇为丰富,我们班亦是如此,有拼图、迷宫、益智棋、“找不同”等。幼儿每日在该区中的活动也颇为热闹。一日,两名幼儿在玩拼嵌板游戏时,不时大声交流,经多次提醒均无效果。情急之下,我只好走过去。原来,他们对于投放许久的拼嵌板产生了倦意,开始探索新的玩法。

  “老师!快来!看我们的新游戏!”

  “瞧!这个是这么玩的……”两个孩子把拼嵌板翻了过来,只见他们在填满小钉子腿的板背面,用橡皮筋构建着一个又一个几何图形,形状各有不同,可是因为小钉腿的密度和长度所限,幼儿的操作略显吃力。

  看着孩子们的创造,我思潮涌动,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探索,能积极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由于思维的概括性和心理活动的发展,他们的任务意识增强,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也逐渐提高。他们对于游戏材料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玩腻了拼嵌板,就换一块迷宫板那么简单了。此板非彼板,适时地引导幼儿探索材料、创造材料的玩法,远比教师自己的想象要丰富得多。尊重幼儿的需要,在区域材料投放时,能够及时依据幼儿游戏的需要调整材料,拓展幼儿的新经验,也会将区域活动的开展不断推向新高度。几天后,益智区内多了几块用废旧板凳面和彩色图钉制成的新图形拼嵌板,掀起了又一次的图形构建热潮,孩子们还给它起了个名字——皮筋图形板。

  可见,根据区域主题的阶段性教育目标的变化,教师不一定都得大费周章,只要在幼儿喜爱的一些材料上做出一些因地制宜的调整,不单省时省力,而且事半功倍。中班的幼儿,思维已经逐步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了,教师不一定每一次都要绞尽脑汁去寻找新的刺激,很多时候,仔细审视幼儿手中已经拥有的东西,从材料中找材料,创造就在身边。

  事实上,皮筋图形板的应用并没有结束。

  中班下学期主题教学内容中,有关于幼儿对区域内数量对应关系的理解要求。根据区域活动计划要求,我们准备投放相应的幼儿数学区操作材料,并先试做了一份样本:在一张纸上画了很多小花,用线条圈起一部分,让幼儿数圈中的小花数量,然后在旁边进行画点记录。在试用时,教师发现材料对于幼儿的吸引力不尽人意,幼儿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其他事物吸引,不愿静心地与材料互动,还抱怨道:“真无聊!上课的时候不是画过了么!”

  沮丧之余,那块备受孩子们喜爱的皮筋图形板跃入了我的眼帘,彩色的图钉在灯光下闪烁着,触动了我的思绪。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个新玩具!”        

  “哈哈!这不就是那个皮筋图形板嘛!”孩子们一片不屑。

  “对!还是这块皮筋图形板,仔细看,它又有了新玩法!”班级顿时安静了下来。

  我将孩子们前一日在皮筋板上的作品稍作修改,分为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交集的几何图形、复杂的几何图形组合,分别让孩子们来数各个图形区域内的彩色图钉数量,并在记录表中用相应的数字卡片或者圆点来匹配。

  不用多说,“新材料”的投放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与追捧。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还不断修正了游戏的规则与玩法。小小的钉板,方寸之间,其乐无穷。

  一块图形板,它从原本最简单的拼嵌板变形到皮筋图形板,再拓展到区域数数板,它所实现的材料价值,远远超越了一块板本身所能带来的材料特性,以及建构在它身上的一些知识经验的习得。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是想象力、探究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造力的提升。借着这块板,我想,方寸之间,也许还不止是快乐无限,更是成长无限。因此,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也需要透过材料的表象,对其进行结构化分析,关注呈现与层次,实现最完美的目标物化,以取得最优的投放效果。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淮阴师院附小清河幼儿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童言无忌
一块板的构想
童书馆
面对亲子活动中的“意外”
开心爸爸事件簿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