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国的“种子思维”
□ 夏祥程

  连夜阅读《中国教师报》关于西下池小学的特别报道,我注意到了一个词——“儿童国”,记者是这样解读的:“在以‘心教育、心文化、新生态’为理念建设小学教育的西工教育圈中,‘儿童国’是对西工区学生状态的生动诠释和区域教育体制改革成果的总结。”

  西下池小学是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儿童王国,这个“儿童国”成长与成功的密码是什么?李艳丽校长所主张的“给生命完整的‘食谱’”、“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把自己交给一本书”、“让师生成为自己”的背后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

  一位观察者说:“西下池小学创造了一种‘农业版’的教育方式。教育有如种庄稼。成长是种子自己的事儿,农民只需要给种子提供适合的土壤、阳光、雨露与养料。西下池小学的教育方式就类似于此。”在教育这个生态系统里,儿童是“种子”,是绝对的“主角”;教师是“农民”,其作用是在爱的环境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让“种子”自由、健康地生长。李艳丽认为,这样的教育思维是“种子思维”。

  “种子思维”理论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成有生命力的、有差异性的、需要呵护的,有水分与阳光即可生长、成熟的人。教育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此时此刻是否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仅仅看他此时此刻的活动对未来到底有多少意义。”可见,其主体和焦点指向的都是“种子”,都是儿童。

  西下池人在办学理念中强调:“一个人要有一颗漂亮的心,才能拥有漂亮的一生。”那么,这里“漂亮的心”指的是什么呢?

  我想,“漂亮的心”就是儿童美好的心灵、高贵的灵魂,是大爱,是尊重,是平等,是接纳,是陪伴,是合作,是支持,是质疑,是挑战,是创新。儿童这颗“种子”,本身就蕴藏着这些品质和思想,只需要在我们的激发、点燃、释放下,由内到外地塑造高尚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品德、品行、品性,形成灵动的思想,就能“拥有漂亮的人生”。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不关注“种子”,只对“种子”的成长进行修理、修补、修正,会取得好的教育成果吗?反观今天的教育教学,出现了这样值得商榷的问题:太注重过程中的“术”,却忘记了教育的起点是什么,“道”是什么;把目光过多地盯在了土壤、阳光、雨露与养料上,盯在了这些外部条件和环境上,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主体是“种子”。原来,西下池小学“爱和自由”的背后,就是更为重要的、亟待我们深入研究的“种子思维”!

  从“种子思维”看生命所体现的高价值感,回归教育的起点,我们更容易发现儿童、认知儿童。“种子”的成长有自然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像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所说的:“大自然不需要早熟的果子,因为那是生涩的、不甜美的。人类需要渐渐长大的儿童,揣着童心的儿童样子的儿童,那才是长久的、健康的、醇美无比的。”因此,认识规律、科学引导,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从“人本”走向“心本”,才是真正的“心教育”。

  “种子”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思想。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产生思考的方法,从而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我们要唤醒儿童这颗“种子”心中的“自由”、“质疑”、“创新”,让他们通过阅读了解自我,通过交流认识世界,通过改变内心来改善行为,通过探索思考以生成思想。教育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思想,当教育播下的种子最终成为思想的时候,我们的学校不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国”,我们教育者不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了吗?

  “儿童是成人之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也是一个工作者,他的任务是造就成人。有时,我们以成人的思维干预了“种子”的生长,但是能保证干预的效果都是好的吗?这颗“种子”会生根发叶开花结果,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给我们以最真实的反馈。儿童的语言和行为会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觉察自我,反省人生,做出改变,最终达到师生共进、一起成长。

  我想,这就是李艳丽和她的“儿童国”带给我们心灵的启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儿童国的“种子思维”
本报全国课改名校游学公益行动启动
真实最美
我对“求真至精”的思考
创造无限生长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