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视野

  怎样研究教育

  林格在新浪网撰文 把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有两条路:一条是讲究知识性、逻辑性、考证性,进行严密推演,形成自己的体系;一条是将教育当作生命体认对象,以生命对话生命,以心灵温暖心灵,以灵魂去唤醒灵魂,超越功利,将教育融入自己的血液。后者合人类生存发展之大目的,是至乐。两条路都走,第一条与第二条形成一股绳,螺旋式上升,所获甚多,但很慢,且要时时刻刻在一线实践、行走,不容松懈。故而一般情况下,教育工作者选择其中一条路即可。

  将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自然就会沉迷其中。最优秀的文化,都是玩出来的,且越玩越精。中国人最好的聪明才智,也都是玩出来的,且越玩越全,越玩越多,才有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读书教书之余,以玩的心态进行教育研究,是一种意趣,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学问。

  让学生学会 与自己相处

  龙应台在中国新闻网撰文 如今,在我们中国的大学,学生只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相处,却没有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我们是一个习惯群聚的社会。在行为举止上,我们喜欢热闹,享受呼朋唤友的欢乐。在思想判断上,我们用“集体公审”或“拉帮结派”的方式思考事情。在时间的分配上,我们的学习表塞满课程和活动;在空间配置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群体“相濡以沫”。而独思的时间,独处的空间,不在我们的学程设计里,我们并没有给学生“独思”的时间。

  “慎独”,其实就是在孤独、沉淀的内在宇宙里审视自己在环境中的处境,剖析人我之间的关系,判别是非对错的细微分野,“慎独”是修炼,使人在群体的喧闹中,保持清醒。

  大学课程不允许学生有时间进行个人修身的“独思”,也不允许学生有独处的空间。4年或7年大学生涯,大半在喧哗而流动的群聚中度过,自己对自己的检讨、探索、深思,难有空间。(钟原 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懂生命才能搞好教育
教师要做自己
内心世界的主人
精神是教师的教育手段
新视野
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全景调研
教师精神成长的三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