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 音

  “我们十几岁就从家乡到城里打工,不怕脏不怕累,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掐指头算算,我们在北京的时间比在老家还多。从老家回来,一出火车站,都觉得到家了。可没有户口,孩子不能来上学,我也不想让他去什么‘打工子弟小学’,小小年纪,就感觉比别人矮半截。”上世纪90年代初就来北京打工的河南人李文海盼望着,有一天户口不再是人们身份高低的标签,外乡人也能在大城市里体面劳动、安心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献县淮镇中街村党支部书记哈明江说,现行户籍制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承载的利益已存在天然的不平等;二是农民进城后,因为户口问题,难以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同城同福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人民网)

  “只有几个班甚至只有几个学生的农村教学点,全国有6万个。我们应将教学点视为与其他学校具有同等地位的学校,纳入建设计划,确保每一个教学点都是安全的学校。同时,应以学生为基数,提高农村教学点学生的拨款权重,比如按照生均拨款的4至5倍拨付给农村教学点。”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委员建议,实施“农村教学点振兴计划”,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于师资,马敏认为应该在优秀师资的配置上,划定一定比例,优先保障教学点需求,在工作条件、教师培训等方面为教学点教师提供保障。(人民日报)

  “我们的《中小学生守则》像真理,放到全世界都通用,太‘高、大、上’。《中小学生守则》10条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经过10年的实施,暴露了不少问题。守则中诸如‘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内容,全是空洞的概念,表述方式口号化。”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虽然只有20条,规定得很细致,但总字数多达1100余字,小学生哪能记得住?记都记不住,何来效果?全国政协委员汤素兰说,守则表达的规范和准则首先应该“具象化”。比如,“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不如“考试不作弊”、“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更贴近孩子实际。(光明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教育新闻人”在行动
声 音
神童赢了比赛输了童年?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