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 4下一版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高考改革作为牛鼻子
□ 本报记者 翟晋玉

  如何确保全国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何搭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如何将高校的自主招生权真正还给学校?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毛杰呼吁——

  确保全国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

  “中国梦的长远抓手与基础性的依托应该是教育梦的实现,因为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毛杰如是说。

  毛杰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平衡,尽管这几年国家已经有意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但是现状仍不容乐观。“河南作为第一人口大省、第一生源大省,高考的沉重压力依然困惑着每一位家长、校长、教师与学生!”经过几年的努力,河南高考的一本录取率从3%提高到2013年的7.58%,但与全国比,这个比率依然非常低。

  “低录取率致使河南考生苦读书,很难走出应试教育的藩篱。”毛杰建议,在下一轮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首先要考虑招生指标投放的公平。“建议各大高校打破地域界限,以参加高考考生的人数作为基数,均衡、公平地分配招生名额,确保全国考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毛杰说。

  “学校布局调整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内容,不仅是一个空间调整,也是一个教育资源再分配的过程。”毛杰说,从国家层面,要重新审视一下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国内布局问题,做到均衡配置优质公共资源。

  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要改变把职业教育从整个教育体系割裂出来的现状。”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毛杰强调,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或者说,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体现。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职业学校学生的连贯培养,不仅要有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有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而且也要有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还要有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这一体系搭建起了职业教育的“立交桥”,职专的学生也能考大学、考博士,能够培养更高端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既有理论能力,又有实践操作的能力,也有创新能力。

  在毛杰看来,很多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差,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是因为“目前很多高校追求教育层次的提升,但在教育类型方面只注重了理论的学习,对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毛杰建议,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方面,要尽快适应岗位、行业的需求;同时各地要专门建立针对本科生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让本科生在毕业之后去职业教育“回炉”。

  让高校真正拥有自主招生权

  关于社会选人用人机制问题,毛杰说,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直接把非“211”、“985”大学毕业生排斥在外,本身就会伤害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期待。“如果好工作只留给‘211’、‘985’院校的学生,那么其他学校也就没有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方式的动力了,这不仅对于发展更多高水平、高质量、有内涵、有特色的教育十分不利,而且极大削弱了其他学校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的价值。”

  毛杰认为,这一“院校歧视”现象实质上是就业歧视。她建议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在制度层面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歧视问题。例如明确界定毕业生就业院校歧视的内容与类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排斥非“211”、“985”高校毕业生参与人才选拔聘用的资格、不得人为提高就业门槛。

  “出口的合理性决定了入口的科学性与理性。”毛杰说,教育改革要将高考改革作为牛鼻子,牵引整体改革;像30年前一样,将高考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改革的关键是让高校真正拥有自主招生权。这样才能改变中国当前应试教育盛行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局面,才能避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教育同质化发展弊端,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多元、特色发展,实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实现多样化人才的脱颖而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将高考改革作为牛鼻子
政策直通车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刻不容缓
倾听孩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