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 4下一版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刻不容缓
□ 本报记者 翟晋玉

  根据全国妇联课题组日前公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17岁以下留守儿童超过6100万。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不仅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和劳动力质量,更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健康。因此,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呼吁——

  留守儿童“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痛!”

  “上亿人口,过着父母和子女分离的生活。数量巨大,令人震惊!”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郭晋云呼吁,重视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幸福的童年,离不开父母的庇护,是每一个儿童内心的渴望。数量如此庞大的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病,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痛!”郭晋云说,“在父母身边生活”是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呼声。

  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当前中国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其中,2005-2010年,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6岁)增加了757万人,增幅达47.73%,总数达2342万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其数量和增长速度令人震惊。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刻不容缓。”郭晋云说,“大量处于非正常状态的家庭,对我们的社会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大量留守儿童中存在的心理、教育问题,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和劳动力质量,进而减弱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影响社会的和谐健康。

  “留守儿童的存在,意味着骨肉分离、家庭分裂,是个人的不幸;意味着教育差距、机会不等,是社会的不均;意味着城乡二元、城镇化水平低下,是发展的不畅。”郭晋云说,政府应该思考自己的责任。“为什么那么巨大的社会群体家庭分离的长期存在得不到政府的重视、解决?为什么那么巨大的群体对于家人团聚的渴求长期进入不了政府的决策视野中?我们的决策机制缺了什么?”

  “我们必须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政府的目标。”郭晋云建议,政府应直接应对留守儿童问题,制定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和时间的强制目标。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将直接给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带来幸福,而且对于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保障机制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妇联副主席翟美卿说,近年来,各地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的组建“留守儿童之家”,有的组织“爱心妈妈”活动等,力求能给留守儿童带去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但是,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各项工作,很多并没有形成联动效应,也没有固定的机制予以保障。

  “要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单靠几个部门的职责担当以及民间的慈善公益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性保障。”翟美卿说。

  为此,翟美卿建议,“要明确政府作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责任主体,并确定一个部门,代表政府牵头日常工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等各方面,进一步明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整合各方资源,关爱留守儿童。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按照工作需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保障相关经费落实。

  翟美卿提出,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制度。开设留守儿童入城就读绿色通道,确保留守儿童有学可上;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援助,引导其形成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和优良的心理品质。

  除此之外,翟美卿还建议落实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制度和统计年报制度,“各级村委、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档案,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年报制度,定期统计更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留守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朱良玉建议,坚持政府主导,把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总体规划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将高考改革作为牛鼻子
政策直通车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刻不容缓
倾听孩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