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4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的核心是对真理的追求
——访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前校长张多雷
□ 本报记者 翟晋玉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有学者曾指出,法国是和中国最相似的欧洲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然而,两国之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前校长张多雷认为,两国教育的根本不同在于其内在逻辑迥异,中国教育是一种外部取向的功利性追求,而在法国——

  “创新常常是不听话”

  “创新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有创新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创新是一次成功的叛逆。创新常常是一种质疑的、批判性的态度。”中国国家外专局特聘专家、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前校长张多雷(Jean Dorey)说。日前,应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邀请,张多雷为该院研究生作了题为《法国精英教育》的学术讲座。讲座结束后,记者就中法两国的一些教育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年过六旬的张多雷是一位态度严谨的工程师,同时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曾连续多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法方院长,2009年获得中国“国家友谊奖”,该奖是我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设立的最高奖项。

  张多雷说,中法两国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都是公立教育,在法国,私立学校不足10%,中国也是公立教育占绝对优势。两国民众“都相信教育的力量,认为文凭是进入社会最好的敲门砖”,但与此同时,很多阶层却对教育丧失了信心。

  “中法两国的教育还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张多雷说,和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法国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接受普通教育,而非职业教育。当前,法国极度缺乏阀门工、电工。这些技术工人毕业就能找到工作,比大学教师工资还高,但家长却不愿意说“我儿子是个电焊工”。他们在心里轻视那些实用性很强的工作。“中法都面临着既需要学术精英,也需要高水平技术人才的状况。两国都更应该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应该重建对技术教育的重视。”

  在有诸多相似之处的同时,张多雷认为,中法教育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不同。法国(包括其他欧美国家)的教育体系,“核心是对真理的追求,这里的真理不仅限于自然科学。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其逻辑基础,它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它追求的是客观的精神,其逻辑来自内部。而中国教育体系的逻辑是,一个问题意味着一个答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并非从其内部逻辑推出,而是来自外部。”张多雷说,这两种思维方向是不一样的,“来自内部的是求真取向,来自外部的是求利取向。”

  正是这种内在逻辑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中法两国教育外在表现的差异。“在中国,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教育方式基本都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吸收知识,通常到研究生阶段学生才有自己的思考,才开始研究学问。在法国就大不一样了,法国教育重视的是通过内部的逻辑推理得到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发现。这是两国教育最大的不同。”张多雷说。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 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问题可以从幼儿时期寻找原因。国际上越来越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国家制定从0岁开始的教育方案和法规。

  法国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也非常重视,虽然幼儿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但所有适龄孩子都进幼儿园接受教育。张多雷说,幼儿教育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幼儿的社会化,让幼儿了解家庭以外的社会,通过在集体中的学习和生活,很快社会化。二是唤醒幼儿的意识,通过游戏、艺术活动等,让幼儿去发现世界是怎样的。让他们通过接触、探索、试验等了解世界。

  针对中国当前普遍存在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张多雷说,在法国这种现象不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学招生不对孩子做任何要求,适龄孩子皆可入园。幼儿园不要求孩子真正识字和计算,但所有孩子都必须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教师会让他们看绘本、玩积木和其他玩具,为小学学习做准备。

  到中小学阶段,法国的孩子仍然比较轻松。每周上4天半课,每天6小时。而中国的中小学不仅每周上5天课,每天有很多作业,很多孩子周末还要补课或上各种辅导班,导致很多孩子睡眠不足。而如此的劳累并没有为他们带来相应的回报,除了体质每况愈下,中国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已是举世皆知。

  对此,张多雷认为,“中国孩子的负担真的很重。孩子是需要玩的,孩子的创造力需要在游戏中、玩耍中实现”。但他强调,这里说的游戏不是电脑游戏,而是几个伙伴在一起的集体游戏。

  张多雷说,在小学阶段,不应该让孩子回到家还是做作业。“可以让孩子读诗、讲故事,这也是学习,而不是回家写作业。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做他想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发展。”

  张多雷特别提出,体育是很重要的一项教育活动,“是一辈子的事”。法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体育,特别是集体体育项目。“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还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而且对于孩子融入集体、对孩子的社会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张多雷认为,艺术教育也非常重要。他介绍说,为了让更多青少年接受艺术熏陶,法国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对26岁以下的青少年都是免费的。对比在中国地位相当的故宫,不仅对青少年学生仍然收费,而且可以欣赏的艺术品少得可怜,大都深藏地下“无人识”,无法发挥其教育作用。

  “让中小学教师发论文 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据张多雷介绍,在法国,教师是公务员,有“铁饭碗”的保障。“教师都是大学培养的,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一样需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师除了需要硕士学位外,还需要中学教师资格,以及一年教育教学法的职前培训。”

  张多雷说,与中国的中小学教学大多倚重教材不同,在法国,教师的作用更重要。“教师可以自己决定授课内容,有很大的自主性。如何去开展教学更倚重教师自身的水平。”

  当记者提到中国的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需要发论文时,张多雷的表情显得很吃惊,他表示,在法国从来没有这种事情,让中小学教师发论文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对于中国的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张多雷同样表示惊异。他告诉记者,在法国基本没有这种现象,虽然法国教师的收入也不算特别高,但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

  张多雷说,法国的大学教师更没有像中国大学教师喜欢“下海”的现象,“他们最珍视的是大学里自由的环境,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自己的研究。”他以自己为例,“以前在大学时,法国标致公司以当时3倍的工资聘请我,但被我拒绝了。”张多雷说,法国大学的教师之所以能够这样,和大学自由宽松的外部环境分不开。在法国,“没有对大学的评估”,教育部门“尊重大学的自由”。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刘敏博士翻译,未经张多雷本人审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读报会
图片新闻
教育的核心是对真理的追求
教育部启动“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
《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征稿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