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教师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教育打上鲜明的“王氏”印记
□ 王晓声

  有100个教师就有100种教育。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所带有的个性如同模式下的学科特色一样宝贵。本期关注个性教师王晓声,看他如何给教育打上鲜明的“王氏”印记。

  在我身边发生的教育故事,不一定在别的老师身边发生过。教育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业,不管教学工具、技术如何,教育最终还是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工作中,我追求以我的个性化思想和方法,做出教育的个性。

  数学——美与文化

  数学很美。也许在他人看来,数学是抛开课本后的无用之学,可是在我看来,世间的一切表达都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完成。比如,我曾给毕业班的孩子们写下这样的文字:

  “人的勤奋是加法,人的创意是乘法,人的懒惰是减法,人的堕落是除法,人的高尚是乘方,人的自私是开方……在你的人生中会进行怎样的四则运算?……你走着周长,活着面积,面积是定值时,你追求周长最短;而周长为定值时,你渴望面积最大……在人生路上,你首先要建立一个坐标系,横轴是品德,用来定位你的人格;纵轴是修养,用来定位你的建树,这样,人生的四个象限就不愁都是你的!梦想和现实往往不能平行,它们是错落在你人生时空中的异面直线。你当然能找到它们之间的最短距离。公垂线是你展开的手臂,它的意义在于你努力着……真理就这样简单!追求简单吧孩子!你是最出色的!你们可以不记得王晓声,但你不可以忘掉他教授你的数学知识,他给你的文字叫《人生哲学的数学原理》……”

  年轻教师向我请教为师之道时,我首先告诉他,要做一名有文化的教师。母校校庆时,数学系领导请我回去给学弟学妹们作报告,我的话题是《数学教师的数学人生》,但内容是从呼吁做“有文化的数学教师”开始的。我教数学,始终坚守“数学是文化”的理念。文化是一种力量,它包括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它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是历史形成的沉淀物。我不会把数学作为单纯的技术传承给学生,我告诉学生数学“有理、有力、有趣、有用”,数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

  数学是文化,这是我坚持得最彻底的理念,决非哗众取宠,也不怕人讪笑。我心中的数学有王者之气、恢宏之力;我眼中的数学有哲理之魂、美育之灵;我手中的数学有变通之巧、浅出之道……我动心、动情去讲,学生自然会手为心动,智被情启。

  作为数学教师,我不比学生高,所以我鼓励学生提出把我“挂”在黑板上的问题。我在数学面前是渺小的,我很少展示自己在数学面前的“聪慧”,而是不着痕迹地暴露我的“愚蠢”,用我的“愚蠢”激发学生创造,这是我的授课之道。

  接受挑战——“双班”班主任

  2003年,我在学校首开一人身兼双班班主任的先河。

  记得高一报到那天,家长的眼睛和说话的语气里都透露着对我的怀疑和不信任。有位家长走到我面前,加重语气问我,您是两个班的班主任?我答是。他问,以前有这种情况吗?我答否。他问,为什么?我答,您的孩子很出色,学校认为给您的孩子半个班主任足够了。

  学生进了教室后,很多家长还在两个班的外面“流连忘返”。我先到八班后到七班。面对脸上写满好奇的孩子们,我讲了如下的话:“欢迎同学们来到一高,欢迎同学们有机缘走到这个班。同学们已经知道,我做两个班的班主任,你们会问为什么?我今天不解释,明天不解释……我至少要用一年的时间给你们解释其中的原因!”说完,我就离开了教室。

  新生入学教育的一周中,我采用分、合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以“你是谁”“你干什么来了”“你将来要干什么”“你现在该干什么”“我是谁”为题召开了主题班会。开班会的时候,我把两个班的学生全部召集到阶梯教室,借鉴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大家提出问题,我来回答。我特别要求同学们把家长的疑虑告诉我,允许他们代表家长直接向我发问。

  学生们的发言非常踊跃,所提的问题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一位学生问我,您是自己要求还是学校要求您带两个班的?我回答,我如果要求做市长,肯定得不到任何响应。“自己要求”和“学校要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种要求都要放在自己的良心上掂量,最终要变成你们的强烈要求。

  一位学生问我,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开展?会不会厚此薄彼?我回答,我们是一个大班,只是分坐在两个不同的教室而已。七班、八班只是教室的序号,我心中所装的是没有班级序号的你们。我的身体在另外一个教室,我的心却和你们在一起,请你们用心去感受它!得“厚”者,你可能有些方面做得不好,我给你的引导会多些;得“薄”者,你所有事都做得出色,使我操心更少些。所以,“厚此薄彼”正是我的工作技巧。

  总之,我和学生之间,经历了思想的交锋、观念的冲突,以及心灵的碰撞与情感的磨合,我喜欢他们,他们也接纳了我。

  3年后,这两个班的高考成绩分列年级组一、二名,重点率遥遥领先,其中八班被评为市三好班级。

  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七班的英语成绩在高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突然走低。我调查了原因,是他们对新任英语老师有成见,老师布置的作业总不能及时交上来。

  一天早上,我悠闲地站在七班的讲台上,很“隆重”地对学生们说:“现在,我作为班主任,宣布一个任命:王晓声毛遂自荐做我们班的英语学科的常务副科代表,我批准了!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鼓励并支持他的工作!王晓声的直接领导是科代表赵昊琛,由他直接指派王晓声每日定时收齐英语作业……”而且,话不是说说,我真这么做了。还真有效,他们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了。这就算是在平素,我不能用文字一一赘述的所谓教育机智吧。

  其实,在一高的教师群体中,我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普通平凡得不忍心沾上一官半职,但“班主任”还是让我有“主任”的嫌疑。我知道自己是努力型的笨人,不想把“教师”倾斜成谋生的职业,而是要把它挺立成事业!

  “理性教育”——爱心不能承受之重

  我的严苛是出了名的,但是这种严苛不只是针对学生。因为我首先把它加在了自己头上,苛刻地鞭笞自己:“修炬”成精彩的数学教师,用数学教师的精彩,积淀班主任的底蕴。

  教育离不开“情”、“理”二字。而“情”的软弱,有时不能松动个别学生心田的硬土,这时,你只能为“情”所困。如果教育单一个“情”字了得,那么,为什么纪律、约束、规范还会尖锐地冲突着那个“情”字?所以,教育要把“理”摆在正中的位置,学校的规章制度就是具象的理。正是由于“理”有着沉稳、坚硬、冷静等金属的质感,它敲打在学生身上才会铮铮有声!这样,我们教育的人才不会出“格”。

  为什么我不选择亲和非要选择严苛?因为我有自己的特质,“满脸肃杀、表情僵硬、孤高自傲”。学生称我的脸“泛着金属的光泽”。但学生也知道,我的脸不是金属,它有血有肉,血和肉能不粘连着情和爱吗?我要做的,就是把教育的“理”,动情地弹在学生的心“弦”上,使这个“理”不成为“空谈”!

  王晓声,不是注定要与众不同。教育很拥挤,我善于“钻营”,硬是挤出了一个能容纳我个性的角落。24年的教学之路证明了什么?一个弱者,如果能在他的弱质中注入一种精神,那么他展示出的也可以是一个强者的形象!

  从2002年开始,我向学生宣传自己下苦功的蠢劲儿,始终把汗水洒在学生周围,把努力摆在学生面前。“没有努力,你什么也做不成;没有流汗,你什么也干不好!”——这是我经常提醒学生的话,并且严苛地执行着“努力”和“流汗”的标准。

  严苛不等于不容忍错误。错误是成长的基础,我所用的严苛,是师生两点之间的直线,是最短的教育,却能使学生沿正确的方向走最长的距离。

  曾经读到这样一段话,我感触颇深:“在结婚之前,我没有孩子,但我至少有5个教育子女的方案;结婚之后,我有5个孩子,却连一个教育子女的方案都没有!”此话恰恰道出了我初为班主任时的尴尬。孩子们性格迥异,那些预想的教育“套路”完全派不上用场,孩子越多越没有方案。班主任做多了又何尝不是如此。每带一个班都要重新探索、重新思考,每一轮都有不同的感悟,根本就找不到可以搬来的万能法宝。

  当班主任这么多年,我总是会被少数几个比我还老的班主任所鼓舞,找到我还很“青春”的干劲;我更会被多数比我“青春”的班主任所激励,找回我丢在“成熟”中的热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给教育打上鲜明的“王氏”印记
回音
慢下来,等待孩子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