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育可以“高效”吗
□ 成尚荣

  近年来,一些热词正在渐渐冷下去,比如“高效”。冷下去,绝不意味着对高效的否定,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确实要追求高效。情境教育的创立者李吉林就以“高效”为关键词写过论文——《学习科学与儿童情境学习——快乐、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但是,热词的冷却,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大家的反思,意味着理性的复苏与成熟。

  前几天,有朋友给我发信息,希望我为某一学校的课题写点评述的文字,课题的名称是“高效德育”。我给他的回复是:什么是“高效德育”?德育能高效吗?显然,我是不赞同“高效德育”这一概念的,我认为德育不能高效,所谓的“高效德育”恰恰不是真正的德育。

  讨论德育,不能不讨论教育,因为,“德育即道德教育”(黄向阳语)。而教育,通常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善意地去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施加积极的心理影响。请注意这一定义中的“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善意”,所谓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是尊重人的方式,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认知规律的方式。众所周知,人的心理成熟、身心健康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浸润、熏陶的过程,既不能迟缓,也不能超前,否则就违背了发展规律,就不是“善意”的,不是真正的教育。严格来说,教育是一个“慢效”、“迟效”的过程,所谓“百年树人”就是这个意思。既如此,德育是否可以慢一点呢?韩国女医生写的那本书《好妈妈慢慢来》启发我们:好教育慢慢来,好德育也要慢慢来。

  在促进个人道德完善的教育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古老观念。一是消极被动的德育观,另一种是积极主动的德育观。所谓积极主动的德育观,强调的是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强有力的道德教育。当然,用当下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古老的积极教育观应当加以改造和优化,其主旨应当是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去肯定并发掘学生的积极的心理能量。千万别误解消极德育观。消极德育观认为,道德教育需要等待时机,只有当个体在道德实践中遇到道德问题,有接受道德指导的需要时,才对他进行道德指导。显然,这是消极的、被动的。但消极德育也要有积极意义,那就是德育要学会等待,学会捕捉德育的时机,反对“过度”德育。“高效德育”很有可能导引到“过度”德育上去。少一点浮躁、浮华、功利,多一点耐心、等待、智慧,建构完整的德育观和科学的德育方式,德育才会真正有效,而一次又一次的有效,可能才会有所谓的“高效”——如果这也可以称之为高效的话。

  最近我还在关注美国教育哲学协会主席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她认为,关怀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关怀不只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关系属性。我想,当今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需要更多的道德关怀,而不仅仅是所谓的“高效”。

  (作者系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德育可以“高效”吗
地理课可以这样上
思品课程
不能只“动口”
“五名课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