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1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改芳:教师是发动机不是齿轮
□ 本报记者  王占伟

  身材娇小,格局宏大。学历一般,智慧非凡。

  硬件普通,软件卓越。校史短暂,文化迷人。

  这些反差强烈的词汇,属于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航空港实验小学)校长赵改芳和她的学校。

  积极正向、个性鲜明、享受教育、生命意识强烈,这样的词汇属于赵改芳的教师团队。

  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背后的支撑是什么?带来的启示又是什么?

  不读书的教师很焦虑

  人生的成功,在于进入免外力驱动状态,在于进入使命轨迹。——赵改芳

  2003年,郑州航空港区要开办自己的学校。要开学了,教学楼才建了一层,学生不足百人,教育局为选派优秀人才来港区任校长,给很多人做了工作,前面3个人选都因条件太差、离家太远、规模太小而拒绝。

  2003年8月26日,新成立的学校还没开学,经过公开竞聘上岗、只做了开学前准备工作的学校主要领导,都被管委会给辞退了,只留下了一名后勤主任和几名从村小招来的教师。学校还没开学就遭遇这样的“滑铁卢”,教师处境的尴尬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背景下,35岁的赵改芳来了,她带着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和12名从村小过来的教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启了航空港实验小学的教育之旅。

  刚开学不久,赵改芳坐管委会的车去市里开会,一位机关的同志对她说:“赵校长,港区的人都说,学校招的教师看着都不怎么样。你来了,看着好了很多。”赵改芳理解他们的说法:从村小招来的教师,土气、胆小、没气场、没气质。

  教师的气质从哪儿来?“教师的气质是被学生爱戴出来的,是被学生崇拜出来的,是被家长尊重出来的,是被校长欣赏出来的,更是读书读出来的。”赵改芳说,“在外界不看好我们老师的时候,我却更加欣赏他们,越表扬,我看他们就越顺眼;越表扬,他们的进取心就越强,学校要求住校就住校,引导读书就读书,需要家访就家访……”

  “人生的成功,在于进入免外力驱动状态,在于进入使命轨迹。”这是赵改芳的人生信条。在她的影响下,“学校依靠教师发展,教师依靠学校成名”的朴素理念,在航空港实验小学成立之初就深入人心。因此,在工作中,学校的事情就是每个人的事情,只要工作需要,老师从来不计较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是自己的事情还是他人的事情,不计条件、不计报酬,各项工作都顺利完成,各项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不读书的教师很焦虑”是航空港实验小学的流行语。其背后是赵改芳在师生阅读方面的践行与坚持。一方面,她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大语文教育理念,开设经典诵读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以及一二年级的亲子共读课程。另一方面,她引导教师成立“星河”读书会,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命方式。

  谈到做校长11年的最深体会,赵改芳说:“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勇气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培植学校校魂

  什么是文化?把文“化”在自己的生命里,才是真正的文化。——赵改芳

  2012年初冬的一个晚上,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校园围墙下却灯光闪亮、话语喃喃。为迎接市文明检查,航空港实验小学的几位教师拿着手电筒,正在修饰孩子们绘制的动画墙……已是深夜两点钟了,整个办公楼却灯火通明,所有教师都聚集在教导处、少先队部,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当天早晨,美术老师和学生冒着雨开始绘制动画墙,老师、学生的头发湿了、衣服湿了、鞋子袜子湿了,但是没有人喊苦。更让人感动的是,老师让学生到办公室暖和,学生让老师快点去吃饭。在相互的关怀中,彼此乐在其中,幸福在其中。高年级的学生带着低年级的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专注地画起来,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学生绘画的热情,这7面墙就在一天的时间里被学生奇迹般地绘完了。

  校园因学生绘制的五彩缤纷的墙壁而变得美丽异常,而这些“粉刷匠”们也乐此不疲。全程参与的郭一维老师总结说:“我们所有人都不抱怨,争分夺秒,出色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虽然结果还没有出来,我们已经得到市文明办的高度好评。”

  对于航空港实验小学的团队文化,闫丽红老师表述得更加到位:“在这里,我重新理解了‘同事’的含义:为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的人,为共同的理想携手共进的人。”

  “为什么教师一到航空港实验小学工作,劲头就来了?”这是很多人的一个困惑。其实,赵改芳所谓的秘密很简单:真心关爱教师,让教师真正做学校的主人。“当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学校主人的时候,无论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共同去面对,去解决”。

  “世界因我而更美”是航空港实验小学的校训。这个校训的产生,没有借鉴任何一所学校,而是提炼了一位普通教师在一次总结会上的发言:“我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校因为有我而更美好。”赵改芳听了这句话后,一直记忆深刻。后来,有不少教师都用这句话证明自己与学校共成长的激情。哪里还有比这更好的校训呢?于是,“世界因我而更美”就成了学校的校训。

  在航空港实验小学,不仅校训来源于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总概念也来源于教师。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探索了多年,有很多理念,却找不到一个既是全新的、又很贴切的概念来命名自己的新课堂。一个偶然的机会,青年教师张丽提出了“生动”这个词语,于是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了自己的顶层设计——生动课堂。

  校长真心关爱教师,教师才会真心关爱学生。一次,教导处主任贾会杰参与、指导学生即席演讲,六年级的高桂月在准备演讲“最好的朋友”时,突然失声痛哭,泪流不止。在她情绪稳定后,问其缘由,才明白原来她马上想到了她现在的语文老师毛老师。毛老师和她是师生,但更像朋友。毛老师对她的学习、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无论遇到哪方面的问题,毛老师都会对她进行开导、帮助,她想到这些百感交集,才有了泣不成声的一幕。

  “看多了学生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产生强烈的震撼。”贾会杰说,“学生对教师大海般的深情来自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这种关爱如阳光般洒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助教师活出使命

  校长不能把教师当工具,要让教师明白工作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为了创造个人价值,是书写个人未来而不是为校长工作。——赵改芳

  走近航空港实验小学的教师群体,让人感受最深的是他们良好的生命状态——积极、正向、幸福、个性鲜明、有强烈的生命意识。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教师团队?最具代表性的是从“丑小鸭”成长为“中国雷夫”的耿新锋。

  耿新锋,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因课堂策略有限,付出与成效总不成比例。对于这个很多人并不看好的年轻教师,赵改芳却有自己的判断:他真诚善良,学习力强,一定能成为一位好教师。

  从初中(学校曾办过初中)下来教小学的第一年,耿新锋就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支教去了。班上的一个男孩儿,上课从来不抬头,更不说话,偶尔偷瞄老师两眼,发现老师也正望着自己,又连忙把头埋得更低。还有一个女孩儿,不会写字,数字2以后都不会写,看见别人写作业,自己就在本子上画出一道一道弯弯的“1”,汉字更是不用提。

  看着这些生命,耿新锋不仅疑惑,更感到心疼。为何这些年轻的生命会这样被漠视,以至于这些被漠视的学生自己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耿新锋暗下决心,要让孩子们知道,学校生活不是这样的。于是,他利用每天中午时间辅导学生练字,并把学生的作品贴到教室的墙壁上;指导学生出黑板报,和学生一起排练课本剧……

  一个学期下来,这些学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天,耿新锋准备下班时,平时绝不说话的一个男孩儿,很快走到他面前,小声嘟囔了一句话又突然跑开了。耿新锋当时没有听清话的内容,当他骑着车走在路上时,突然明白了学生含混不清的发音是“老师,你好!”

  支教结束回到自己的学校,耿新锋要开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大循环。他明白,要想让这群学生幸福地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仅有满满的爱是不够的,会爱才是关键。于是,耿新锋开始研读苏霍姆林斯基、蒙台梭利、卡尔·威特等教育家。与此同时,他开始给家长写信,每周一封。信的内容除了向家长描述学生的表现外,主要是介绍教育学生的理念和方法,以此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家长和教师之间不仅建立了稳固的互信关系,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在耿新锋看来,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教师要做的就是保持学生身上这种天然的个性,对学生的感受要感同身受,不断发掘和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一种积极的慢期待,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耿新锋说:“我很庆幸自己有喜爱阅读的习惯,能让我学会如何正确地爱自己、爱他人。我只是在偶然间遇见了这群可爱的孩子。因为他们,我才变得更好。”

  耿新锋的努力付出深得家长的信任,他们班的家委会主席对赵改芳说:“只要耿老师带这个班,我就愿意一直做这个班的家委会主席。”

  赵改芳从不掩饰对耿新锋发展的看好:“耿老师对他的学生比一般的父亲都尽职,我坚信耿老师再历练10年,他就是中国的雷夫。”现在的耿新锋是有名的“三无一有”老师:无房、无车、无对象,但有一颗喜爱学生的心。

  在航空港实验小学,职业生命开始绽放的教师绝不止耿新锋一人:时朝莉在家庭遭遇经济困难的前提下,为追求自己的教育梦想,透支信用卡为学生买书,并把她关于亲子阅读的理念推及全国多个城市,与千万个父母共同分享;无畏地走在课改路上、被学生深深喜爱的王利杰、张丽、邵鸽、何利瑞;从学校走出的5名校长、3名副校长、2名教研员……这些人在赵改芳眼里都是英雄。

  践行学生路线

  思想是征服世界的最有力武器,有思想的学生自然也不怕考试。——赵改芳

  通常意义上,学生只是成熟课堂形态的受益者,而在航空港实验小学,学生还是课堂形态的建设者。

  四(1)班的马琳是学生建设课堂的典型之一。围绕学校的生动课堂建设,她先后3次向校长发问。第一次是2013年10月,她问赵改芳:“校长,实施生动课堂意味着家庭作业要增多吗?”当时她的语文老师刚回家歇产假,换了一个新老师。所以赵改芳说:“你的老师实施生动课堂,作业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只能说明她的生动课堂还不成熟。”

  第二次是上个期末复习考试时,她又问:“校长,我们的生动课堂只是要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而不强调课堂要充满快乐吗?”赵改芳听后很惊喜:“马琳你太棒了!我们的课堂是要充满快乐的。因为,生动课堂的‘生动’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学生动。第二层含义就是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三层含义是生命的律动,就是学生生命和智慧的成长。”

  这个学期刚开学,她又有了第三问:“校长,我在读一本关于生动课堂的书。要不要老师也读读啊?”听到她的话,赵改芳着实吃了一惊:“生动课堂是我们原创的课堂形态,我们还没出这方面的专著,难道人家已写出来了?”马琳说:“书名叫《绝不为老师和父母读书》,里面有些说法和咱们的生动课堂一样。要是老师们都读读,他们就知道怎么上课我们更喜欢了。”赵改芳听了倍感高兴:“四年级的学生正在思考和校长一样的问题,真的是不可思议!”

  马琳的每一问都引发了赵改芳很多思考,她把马琳的问话在全体师生大会上与师生一起分享,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马琳三问”也因此广为人知。

  其实,这样的学生不止马琳一个。“课堂是你们的,课堂该怎么走,得你们说了算。一个学生能够发现教师课堂上的不足,并告诉老师,说明你有眼光、有勇气;如果你还能给老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帮助老师把课上成你们希望的那样,说明你有能力。”赵改芳经常在师生大会上鼓励学生给老师的课堂提建议,“每次讲完,总有很多学生跑到主席台上积极发言,而且给教师的建议一语中的。学生敢讲真话,哪个学科的课堂存在什么问题,还能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很多时候,他们说的真的和我想的是一样的。”

  学生的这些言行对教师的触动,比校长的评价、主任的考评都管用。赵改芳说:“有时我评完课,有教师经常告诉我,站不到校长的高度。听了学生的建议,他总不至于再说站不到学生的高度了吧?”

  生动课堂主张,让学生进行深度自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他们的问题,然后围绕学生提的问题展开教学。在课堂建设之初,有很多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提,一是怕学生乱提,二是担心有深度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现在大家基本没这个顾虑了。

  第一,“我”是少爷,为什么羡慕闰土?第二,“我”为什么30年后还记得闰土?第三,文章为什么以“刺猹”开头?第四,鲁迅为什么要写闰土这个人?

  这是五(2)班学生在教师没有做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自读六年级教材《少年闰土》后提出的问题。

  教材课后的思考题是这样表述的: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对此,赵改芳专门拿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材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对比,她发现,学生提的问题比教材专家给出的思考题,更具体也更耐人寻味。她把这种现象在教师会上提出,让大家讨论。现在,航空港实验小学的教师已达成共识:当教师把问话权还给学生时,他们真的会想、会问,而且问得比教师甚至比专家还要好。

  目前,从小学到高中共有6所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道德课堂理念下有效的课堂形态,航空港实验小学的“生动课堂”名列其中。

  在别人看来,赵改芳成功了,而在她看来,这不是她的成功,而是管理的成功。管理焕发了每位教师的生机,“教师不应该是齿轮,而应该是发动机。”她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赵改芳:教师是发动机不是齿轮
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