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而相融养心田 和而不同育馨德
——记田欣和她的“合家和”教育
□ 房 涛 聂成华

  她是一位不守规矩的教师,在学生们眼中不是“MS Tian”,而是“老大”、“田妈”或“田同学”;她是一位大智若愚者,在班级建设中执着地认为“27+1=1”、“1+1=27”;她是一位把“小家”当“大国”治理的人,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植根在学生骨子里。她就是田欣——“合家和”教育的提出和实践者。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的重要哲学概念。《周易》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的哲学思想,认为只有保持圆满的和谐状态,才有利于万物的发展。《国语·郑语》中也云,“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这充分说明了“和合”在协调人伦关系和治理国家方面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合”的内涵也不断延伸,即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它们统一于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彼此吸取优点而克服缺点,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田欣将这种大智慧进一步在班级治理和教学中进行融合,结合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提出了以“家”为核心的“合”和“和”的理念,突出“各美”、“共美”和“不同”、“大同”,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合而相融 幸福是以家为起点画了一个圆

  “27+1=1”。

  新生班级见面会上,田欣手执粉笔在黑板上急速写下这样一个等式。

  “这是咱们的班主任吗?”“这个加法怎么能够成立呢?”“老师是故意这样写的吧?但为什么是27+1=1呢,而不是其他的数字?”……刚才还沉浸在紧张当中的孩子们立刻进入了激烈的研讨中。

  一个“错误”的等式,便是田欣“合家和”文化营造的第一课。

  在激烈的讨论过后,田欣开始慢慢说出自己的真正用意,“这个式子从数学的角度分析是错误的,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27指全班的同学,1指我这个班主任老师,今后3年的时间里,咱们要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建立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组成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班兴我荣,班衰我耻’。”

  同时,在田欣的理念中还有另外一个“错误”反推等式,也就是“1+1=27”,1是人人,27则是集体,人人和谐共美,才会有合一的强大“家”——班集体。

  接下来便是“家中家”的组合。

  田欣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一号家庭”、“二号家庭”……每个“家庭”在教室分别围成圆圈,依次坐下,握手问好,每一个成员做自我介绍:姓名、母校、特长、爱好,来到新初中新班级、新家庭的期望,在哪方面可以帮助或者服务大家,希望在哪方面得到大家的帮助,等等。介绍后大家发表感言与想法,然后共同制定“家名”、“家训”、“家规”等。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得不开心,精神压抑、情绪低落,哪来的幸福和成就感可言呢?又哪来的学习动力?”田欣补充说,“我的这些活动都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目的——那就是让孩子们幸福!当孩子们彼此友爱地握手问好时,当大家面对一张张微笑的脸庞,真诚地互相交流时,感受到的是一种温馨和力量,之前的紧张、孤独和无助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彼此间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信任和安全感,幸福便由之而来。”

  走进田欣所带的班级,你会发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温馨——装框悬挂的学生全家福,绽放着孩子们的微笑;绿色植物和小小的金鱼点缀着孩子们童年的欢乐;精致的三角柜图书角,“将读书进行到底”,让“悦读越美”;“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做最好的自己,做最棒的三班人”等“家训”,每看一眼都让你留恋这个“家”……

  这些都是田欣带领学生在开学后的前两周完成和规范的物质文化。更多的专栏只有主题,在设计之初留下了很大的空白,“学期成长目标”是整个班级一个阶段共同努力的方向,“我的成长我记录”将会记录他们每一天成长的点点滴滴,“红色荣耀”专栏不久将重磅登出优秀者、进步者的名字,“师哥学姐谈学法”在班委会学习部的精心设计下会给大家带来一期又一期好经验好方法……这些都会随着学段和育人的需要而变化,是一种动态的固化“家”文化。

  当孩子们对家有了逐渐的共识之后,田欣便会从营造家的氛围、建立家的规矩、建设家的风气、丰厚家的内涵等多方面进行立体式深化。比如在建立家的规矩中便特意强调了“爱的必要规定”的1234工程,即:每个学生讲一个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每周写两篇日记,书写三个自我,分别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和老人节的时候写四封信寄给最亲近的人。这些在给了孩子们充分自主的同时,也进行了必要的评价约束。

  田欣对于“家”外延的限定并非仅仅是班集体,而是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她从“小”家到“大”家,充分调动和利用家校协作的“大家庭”,一起见证学生成长的历程,让幸福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和而不同 馨德是为涵养每棵幼苗积沃土

  “您说遇到我们是您的幸运,殊不知我最幸运的事是遇到您。”学生高蔚岚的这句话让田欣非常欣慰。

  “初一刚开学时,大家都很规规矩矩地叫田老师为‘MS Tian’。时间稍微长一些之后,大家也感受到田老师的亲切,正好赶上学校的秋季运动会,田老师在运动会上带了一副酷酷的墨镜,‘老大’范儿十足。于是从那一天起我们对田老师的称呼就从‘MS Tian’变成了‘老大’,而田老师也欣然默认了这个称呼,并且也会在我们面前自称‘老大’。‘田妈’这个称呼或许田老师自己还不知道,这个称呼在女生圈子中是很流行的。缘由嘛,应该是田老师对我们称呼上的改变,由名字到闺女。每次收到田老师的短信,看到开头那‘闺女’两个字时,心里总是暖暖的,感觉和老师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而且田老师对待我们真的像妈妈一般细心周到。”高蔚岚说。

  学生沈梦涵也说:“我们和田老师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特别好,亦师亦友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吧。田老师成了我们受欢迎的同窗好友,与我们相伴。”

  几种不同的称呼,便足可见田欣与孩子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当然,这里面任何一个称呼都会有一连串的感人故事。

  田欣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父母都是中学教师,这似乎也为她现在“合家和”大教育观念的认识和提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那种氛围里,田欣打破的就是教师、学生、家长的孤立,将三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后来的教育教学中,田欣潜意识地维护着这样一个“家”的场。

  “感谢您3年来的教育和培养,孩子没少让您费心,我们永远感激您,您会是一个被学生记住的老师。”中考后田欣收到张小博(化名)家长的一条短信,“读着短信我已热泪盈眶,做教师挺幸福的。”田欣说。

  张小博是2010届一名听力一级残疾的学生,刚入学8月军训的时候,天气炎烈,为了让家长放心,田欣逐个给家长发了报安短信,等收到张小博家长回复的时候,字里行间她看到了一位母亲的担心和自豪。残疾的障碍让张小博在军训中总是慢别人半拍,但他的那种细心却让田欣惊奇。军训回到宿舍,疲惫不堪的孩子们横七竖八累倒在了床上,而张小博却慢慢地摘下耳蜗,并小心翼翼地放在小盒子里,然后规规矩矩放在枕头边后才躺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田欣渐渐发现了张小博的绘画天分,并在她的鼓励下竞选上了美术科代表。这一消息,让家长特别激动。

  田欣同时动员全体学生发挥“家”的“合”和“和”的精神,一起来帮助张小博。课上学生的倾听和课下学生的主动交流,以及互相结对,让张小博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就这样,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了学校高中部。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说。

  一次已毕业的学生回来和田欣聊天,谈到初中生活的时候,他说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举办过的万圣节冷餐会,那些化装、换服装、开party、制作南瓜灯的场景历历在目。这让田欣明白,其实,教育的成功就是培养学生符合规律的下意识思维,而这离不开一个大的“合家和”文化。

  教师节当日,田欣一大早来到办公室,只见桌上放着一盒牛奶,上面写道:“您要多喝奶多补钙,祝田老师节日快乐!”在这样一个相互牵挂着的“家”里,师生怎能不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德立朝阳 师成名家
合而相融养心田 和而不同育馨德
【人物小记】
【欣话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