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人放在第一位
——2014课程改革年度观察
□ 本报记者 郭 瑞

  课程改革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教育的面貌。当初制定的课程改革方向目标明确,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如今新课程改革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岁末跨年的节点,回顾这一年中影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探索,憧憬未来的发展趋势,与读者共筑教育梦。

  

  2014年是课程改革多元创新的一年,更是成果涌现的一年。快速浏览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足以感受到一线改革的活力。

  回顾这一年,有几件事意义深远。

  2月,教育部新春新闻发布会开进北京市十一学校,专门为了推荐这所中学以提供选择性课程为起点的改革经验,就连名嘴崔永元也在许多场合隆重推荐这所“奇怪”的学校。

  4月,重庆市谢家湾小学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题为《谢家湾小学课改:一次艰难的探索》。

  11月,全课程之名的“版权之争”让课程整合、包班教学的改革持续升温。

  同月,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改进意见的通知,随后召开的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交流会提出,今后课程教材将超越课改、课程、课堂、资源的四大“边界”。

  虽然这些事只是年度课程改革动态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传递出的是当下的主流课程观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其核心价值体现为学校把人放在第一位,以学生和学习为核心开发课程、整合课程、统整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践者,也是课程的思考者,带着育人目标和课程思维走进课堂育全人。

  基于此立意,周刊盘点年度课程改革之“最”,与读者一起重温“把人装进教育里”的美好实践。

  年度最佳教学形态 选课走班

  从2004年起,“选课走班”就是高中课程改革的热点。十年磨一剑,北京市十一学校基于“选课走班”的实践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一线教育者眼中,“十一学校”已然成为课程改革的典范。周刊曾在年初发起“发现十一学校”的连续讨论,专家、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从不同视角解读了各自眼中的“十一价值”。流动的教室、私人订制的课表、大学般的导师制,为一直以来不敢大动干戈的高中课改提供了可能的路径。

  山东、浙江、湖北等多省也相继对接高考改革,在全省推动高中“走班教学”改革。然而“选课走班”并不是高中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初中、小学也积极探索。但是,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所说,“小学阶段的走班,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初中走班,更多的用于同年级的分层走班或者选修课走班,不可能像高中那样,在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上实现全面走班”。

  学生年龄不同、成熟度不同决定“选课走班”的程度不同,但是“选课走班”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开展都具有价值。

  其一,从选修课选课制到“课程全选制”,不同程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提供给每个学生适合的教育,让学习目标可选的理想教育在实践中落地。

  其二,“全面走班”打破了固有的行政班,班级概念被弱化,教室、社团、组织概念更加凸显。同一学段的学生未必修习同样的课程,同在一个教室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行政班,学生没有固定不变的组织却处处在组织之中。一个学生第一节课修习数学一、第二节课修习英语三、第三节课修习戏剧……因为选择不同,同伴总在变化中,锻炼了学生社交的融合性。

  其三,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同一个班级,同一张课表,学生被动地接受学校为他们设计的成长方案。“选课走班”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涯规划自主选课,改变了成长方式。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也改变了教师角色,不再是单一专业的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开设更多的课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学习的“课程”,突破了教师角色的理念,带来全新的教师文化。

  年度最具贡献改革 课程整合

  国家教育部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近年来,从教材的单元整合、学段整合到学科课程与教材的重整,一线学校不断探索,今年是成果倍出的一年。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构建的小梅花课程体系,十几门国家、地方课程被分成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等五大类,推动课程形态、课程内容、课程与人的全面整合。

  另一个与课程整合异曲同工的概念是“全课程”实验,针对课程改革单学科推进、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弊端,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推动学科全面融合,是面向与教学相关的全部要素的综合性课程实践。

  随着深圳在小学低年级段试点全科教学,北京、江苏、浙江等地的学校也纷纷试水,即一两位教师教一个行政班的所有课程。推行全科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目的是为了打破课堂教学中的学科壁垒,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意识和能力。全科教学与课程整合相互促进,整合出了教育意义,也为小学课程改革指出了方向。

  一是整合掉学生负担。单从教材内容看,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国家、地方教材客观存在不少交叉、重复的内容,增加了学生负担。课程整合在国家教育部门要求的基本课程目标、内容、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对教材行进补充和优化,同时减少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是整合出新教学观。数学教师也教英语,在国外小学阶段像这样的全科教师和多学科教师较为普遍。这让我们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属性是教育,而不是专业。教师不以专业的权威向学生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作为教育者从引导的角度带领学生自主体验、感受、认知,完成学习的过程。

  三是整合出完整的人。教学从教材中心走向了学生中心和学习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和学习的需要为出发点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整合教材和课程,最大的意义是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学生的存在不再是学科人,而是完整的人。

  年度最具价值行动 重建教室

  教室概念的提出基于本报寻找课堂与教育“共融”载体的出发点。由此,教室的真意是把教育置于“主体地位”和“主要内容”,它不会因为某些时候强调教学而忽视教育,或者是因为强调教育而忽视教学。

  凡是有学习、认知发生的场所均可称为教室,它是一种“大教室”观。传统教室概念多局限于学校内部班级授课发生的场所,这样仅从物理空间范畴看就窄化了教室的场域。依据学习、认知发生场所的不同,可以把教室划分为大自然教室、社会教室、校园教室、班级教室。场所的不同、内容选择的不同,必定带来教育教学功能的不同。例如学校教室的功能可定位为:让学生从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校特意创设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室也是“教育实验室”,教室要具备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功能,让学生成为善于创造、常于担当、热爱生活、有内在秩序、富有智慧的人。学校要在教室里创造能够把学生培养成理想人所需的环境、条件、生态。

  一是教师在教室里陪伴学生过一种精神生活。除了在教室生态建设上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关键在于引入经典绘画、经典音乐、经典书籍、经典电影。每周放映电影、开放阅读空间、播放音乐,安顿好学生的心灵,为学生们创造快乐的学校生活,使他们成为精神贵族。

  二是教师在教室里陪伴学生过一种课程生活。当越来越多的学校呈现出“选课走班”、全科教学、学生社团的时候,会发现这些学习形态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让学生过上一种完整的课程生活。

  三是教师在教室里陪伴学生过一种社交生活。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暗藏着社交性,学生潜移默化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协作、帮扶他人,在健全健康人格的同时融通社会交往规则。

  四是教师在教室里陪伴学生过一种民主生活。课程的开放决定学习的自主,自主学习生发出教师的民主意识和学生的民主权利,学什么、怎么学都由学生民主选择。尊重民主是建设现代学校的文化标志。

  年度最潮学习方式 场馆学习

  场馆是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的学习资源。全国诸多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场馆,不仅成为社会大课堂的资源单位,还精心打造主题教育内容。

  近20年来,国外兴起研究以各种类型场馆为代表的非正式环境中的学习热潮,相比于课堂中系统的知识传授,场馆学习的结果显然更为多元,它是在信息丰富的场馆环境基础上,个人经验和社会团体交互作用的结合。场馆学习中的观察、体验、探索的方式明显比“干巴巴”的听课更能吸引学生。

  场馆学习不仅对资源单位的教育工作者很重要,对教师和家长同样有益。通过研究场馆学习,他们可以更系统地理解教育,同时反思学校教育的不足。

  一是再认识教育资源。过去的学习限定在学校,但是学习是在复杂的教育生态系统中进行,场馆学习方式把身边能够提供学习机会的优质情境整合进学校教育,形成相互之间的交互关系。

  二是以课程意识升级场馆参观。以往“游历式”参观常与春游、秋游联系在一起,特点是走马观花,目的性不强。场馆参观课程化后,才能称为场馆学习,有两个层次。一般层次的场馆学习不完全依靠场馆教育工作人员的讲解,教师在参观前帮助学生先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在参观时提供辅助学习支架,在参观后巩固学习效果。较深层次的场馆学习与学校的校本课程或常规课程相结合,形成拓展型和探究型场馆学习课程。

  场馆学习课程化又催生出专题学习方式。学校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突出专题学习方式,学生们在研究专题学习时会多次参观同一场馆,也会围绕一个学习专题,参观多个场馆。

  三是转变学习身份。到场馆学习,让学生从书本学习走到生活学习,甚至细分到行业学习,实现认知的迁移和应用。学生不再是获取知识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体验中成为学习的发现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把人放在第一位
2015课程改革预判
链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