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教师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如皓:玩转数学魔术
□ 本报记者 康 丽

  吴如皓 台北市立兴雅国民中学教师,担任台湾各县市数学教师研习讲师,研习主题涉及数学魔术、数学趣味、数学素养、数学资优生培养与学困生辅导等,著有《数学魔术——27个数学概念奇迹》一书。

  对重庆市巴蜀小学教师周智雄来说,从来没想到一次偶然的培训竟然对自己的影响这么大。

  今年暑期,他来京参加中国新课程研究院组织的数学研修班,听台湾的吴如皓老师“面对面”授课,让他连呼“震撼”和“没想到”:没想到有这么多神奇的魔术与数学息息相关,没想到一至六年级有许多课都可以变成魔术课!他开始后悔没能早点儿结识吴如皓,让已经毕业的学生也能感受数学魔术的魅力。

  显然,受到震撼的不止他一人。

  “‘精彩’都不足以形容,太激动了。”

  “数学原来也可以如此奇妙。”

  这些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们好像又重新发现了数学的奥秘。一连4天的培训,尽管全是吴如皓的“独角戏”,但没有一位教师离会,不仅如此,下课后,他还会被教师们重重包围。

  这不是吴如皓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围堵”,在台湾,他甚至跨界进入了文化圈。74岁的台湾著名乡土作家黄春明曾邀他在自己的咖啡馆里,演讲《神秘有趣的数学魔术》,很多国外教师也被他神奇的“数学魔术”所吸引。

  如何用一句话阐释吴如皓的魅力?著名特级教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给出评价:“他把数学和魔术完美结合。这种数学魔术,是快乐自己,激发学生。”

  “我想要变更多的魔术”

  “曾经有人问一个科学家,如何保持热情?科学家回答:一是数学,二是数学,三还是数学。但我曾经问学生最痛恨的学科是什么?学生回答:一是数学,二是数学,三还是数学。”

  这是吴如皓在北京培训时的开场白。而在10年前,初登讲台的他在刚教数学时,面临这个问题,一样很头大。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喜欢一点魔术的他,在课堂上教学生用玩魔术的方法学数学,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开始只会一两个魔术,看到学生那么感兴趣,我想要变更多的魔术。”吴如皓告诉记者。

  几年前的台湾,关于魔术的信息并不像现在这么多,吴如皓就去图书馆,把所有与魔术有关的书全部借回来。图片太少,没有DVD,他就自学魔术,探索与数学之间的关联。就这样,他“自发研制”的数学魔术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害怕学生只是对魔术感到新奇有趣,而不去思考,吴如皓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的思考改变”上。

  “如何让学生的思考发生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吴如皓想的是,从提问开始,怎么才能把教师的提问变成学生的提问,怎么才能让学生产生新奇的想法,怎么才能让没有想法的学生探究教师下一步会干什么,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使用规律。

  “我们必须从学生的想法出发,一步一步地完成这个历程。当学生学习数学动力不大的时候,魔术就强烈地推动了这个历程,让学生经历这段历程。”

  在外人看来,魔术很炫,很耀眼,但在吴如皓看来,表演魔术、破解魔术不是关键,讲答案也不是关键,“数学魔术”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让学生产生想法。“学生的想法跟我的想法不停对话,对话的过程就会形成不完整的知识,而学习就是不完整知识到完整知识的渐进历程。”

  让数学变得有趣好玩

  来自成都的一位教师进行了统计,在北京4天的培训,吴如皓呈现了32个魔术,每个魔术都站在数学角度去思考,发现其中的数学味道。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运算、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整数解等,都可以用魔术表现出来,而这些魔术所用道具都极其简单,一个小尺子、一张A4纸、一个三角形。

  用魔术来讲数学,如何解决课时的问题,面对记者的疑问,吴如皓的回答是:“作为教师,必须在意学生的想法,这需要时间,但不见得是漫无止境的时间。教师必须理清楚一些东西,再去讨论那些有意思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东西。”

  这显然对教师要求不低,而吴如皓对自己的要求是,找到合适的案例,建立起魔术和数学的连接。他称这个过程为“造例子”。

  “我会举各式各样的例子,当数学问题太复杂,我造不出例子的时候,我就开始化简,再来观察,所以在这样的课堂里面,充满了猜测和推理,我感觉这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为了做这件有价值的事情,吴如皓和同事林寿福撰写出版了《数学魔术》一书,风靡整个台湾教育界。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所在学校——台北市立兴雅国民中学变成了数学乐园。从校门口的电动拉门,到穿堂、合作社、活动中心、操场、游泳池,都设下数学埋伏,总共设计10关、280道数学题,都和国中三年学到的数学有关:数列、几何、三角、函数、圆周、相似形等。

  一切都是为了让数学更有趣。在吴如皓看来,数学魔术的特别的魅力在于,能够很快扭转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尤其是对后进生而言。

  吴如皓曾经接过一个“课后补救班”,班上的很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更别说学习枯燥乏味的数学了。吴如皓来到这个班制定的第一条规则,就是取消计算,从第一堂课开始,他教他们怎么玩数学魔术。

  “从这以后,他们开始对数学课有了那么一点兴趣。”吴如皓回忆往事,笑着告诉记者。当然,刚开始时,也有学生不会跟他互动,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时间久了,吴如皓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跟他进行“有品质”的对话,“他们的表现让我超级惊讶,说明他们在思考,在推论。”

  不把魔术变成教材教法

  数学魔术火了!

  但这种火不是喧闹的浮华,而是发自内心的点燃。

  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吴先亮看来,一般的数学课不太去体会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去了解学生的心理,不知道学生面对数学概念、知识点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理状态。而吴如皓的“数学魔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变得想学了。

  这一点也是记者体会最深的。4天的培训,面对台下的众多一线数学教师,吴如皓始终在体会观众的动机,调动他们的好奇心,鼓励每一个听众去探索、去发现。

  “不要把魔术变成教材教法,这样魔术也会乏味。”

  “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

  “表演者的眼神很重要。”

  “问题越开放,想象力越多。”

  他对学生的重视,对数学魔术的专注感染了许多在座的教师。

  “他让学生在着迷的魔术中寻找到数学,吴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接受吴老师知识的我们,也是幸福的。”江苏省常州实验中学教师展翼飞说。

  更让许多教师感动的是,这位外表儒雅、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数学魔术师”从不像一般魔术师那样,保留魔术的秘密,而是毫无私心地把魔术的“关窍”公之于众。

  “教育人就应该是宣讲者和播种者,我希望更多教师能运用这种方式教课,让更多学生对数学充满期待。”吴如皓告诉记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吴如皓:玩转数学魔术
为“新课”做准备
少年情怀
数学魔术是一道发光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