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教师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度榜样

  李镇西——幸福

  有人觉得,现在颇有名气的李镇西提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的说法,未免有些矫情。但读这篇文章,却发现,他投入了最真挚的感情。

  跟随他的文字,我们仿佛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个刚走上讲台的年轻人,除了激情一无所有。用“意气风发”来形容此时的李镇西,再贴切不过。他的语文教改有声有色,班主任工作有滋有味。每个星期天、每个寒暑假,李镇西都与孩子们泡在一起,在小溪里捉鱼,在岷江边戏水,让风筝在海洋般的蓝天上优雅而自信地写诗,让歌声在似乎走不到尽头的原始森林中激荡我们肆无忌惮的青春……当然,年轻时的他也不是不追求优秀,但他更追求自己认可的优秀。这里的“优秀”是指——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只要做到了这三好,家长信任我,学生依恋我,我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我就‘万事不求人’。”

  “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优秀”教师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但幸福的教师有千千万万,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第516期《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王晓声——个性

  有100个教师就有100种教育。

  也许在他人看来,数学是抛开课本后的无用之学,可是在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晓声看来,世间的一切表达都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完成。比如,他曾给毕业班的孩子们写下这样的文字:

  “人的勤奋是加法,人的创意是乘法,人的懒惰是减法,人的堕落是除法,人的高尚是乘方,人的自私是开方……在你的人生中会进行怎样的四则运算?……你走着周长,活着面积。面积是定值时,你追求周长最短;而周长为定值时,你渴望面积最大……梦想和现实往往不能平行,它们是错落在你人生时空中的异面直线。你当然能找到它们之间的最短距离。公垂线是你展开的手臂,它的意义在于你努力着……真理就这样简单!追求简单吧孩子!你是最出色的!你们可以不记得王晓声,但你不可以忘掉他教授你的数学知识,他给你的文字叫《人生哲学的数学原理》……”

  数学是文化,这是王晓声坚持得最彻底的理念。

  ——第520期《给教育打上鲜明的“王氏”印记》

  

  王维审——不屈

  “我坚信困苦不是自己获得抚慰的理由,只有抗争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育局教研员王维审从临时工、校办工人起步,可谓拼尽一切气力“搞分数”。在他看来,那时候更多的“不是为学生,而是为了证明自己”。

  两次接手“最差”班级,从第一次的“严苛训斥”到第二次的“以文动人”,王维审似乎找到了教育的最佳方式,那就是让教育回到人本身。“当教育的目的单纯到只关注人的时候,教育便不再受那些评价和考核的束缚,而更有了灵性和人性。”

  “在多年以后,如果我的学生能够时常回忆起我们在一起的点滴细节,如果这些点滴细节已经对他当下的行为方式和人生际遇产生了影响,并与他的生命成长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这就是我最大的职业荣耀”。

  ——第534期《准备好一颗愿意成长的心》

  

  赵坡——激发

  九月开学季。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开学典礼出现激情一幕: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在全校3000多名师生面前,大呼“我爱你们”,不仅点燃起全校师生的热情,更成为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位年轻的“80后”,就是赵坡。

  曾经的他,提起学生,想到的是“失望”、“忧愁”和“痛苦”,想起“班主任工作”,就感觉“焦心”、“要命”,甚至一个学期能掉10公斤体重。后来,他从美国心理学家勒温那里找到了班级管理的灵感,他发现:班级的人、物、文化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也构成了一个“心理场”,这个“心理场”能激发师生趋向于产生某些行为。由此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让人人受益的“心理场”。此后,赵坡的班主任工作变得“简单”,就是创建人人受益的“心理场”。

  ——第536期《赵坡:创建人人受益的“心理场”》

  

  朱胜阳——“折腾”

  朱胜阳,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2014年9月,他在“荔枝FM”创建的“颜颜爸爸故事会”网络电台,仅用了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点播总数就突破了20000次。

  “我想做一名好老师,总想折腾出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

  带着学生读书、讲故事,朱胜阳每天沉浸其中,他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还不能说明自己是好老师。参加工作的第7年,为了成为“名师”,朱胜阳开始投入到竞争的“大潮”中。折腾了自己3年,朱胜阳厌倦了。他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想明白了,自己毕竟不是为这些荣誉而活。他要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内观、内省,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多看书,多思考课堂,多了解学生,多写些文章。努力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比什么都重要。”经历一番寒彻骨之后,精神回归的朱胜阳重新出发,又开始“折腾”教育那些事儿了。

  ——第539期《朱胜阳:“折腾”在路上》

  

  金亮——独立

  一所著名小学的“非著名”大队辅导员,跟孩子们打成一片,以两年60个社团的“业绩”,成为全校所有孩子心中的“NO.1”,更诠释了什么是“让孩子做最好的我”。在他的眼里,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展示出最真实的自己。

  “聪明”、“认真”、“好玩”、“负责”、“幽默”……孩子们不吝把这些词语送给金亮。虽然他既不是班主任也不是主科教师,仅仅是一名兼着科学课的大队辅导员,但却在孩子们的心底占有极重的分量,甚至在2009年全校学生的公投中被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且甩出第二名极大的分差。那时的金亮,才来学校不过一年。

  “他是与学生最投缘的老师,也是践行学校理念最突出的老师。”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如此评价金亮,而她口中的学校理念,正是让中关村一小的每个孩子都成为教育的主体,都能“做最好的我”。金亮所做的,就是使出“十八般武艺”,让每个学生可劲儿折腾,展现“最好的我”。

  ——第522期《金亮:让孩子拥有独立的自由王国》

  

  张芳军——执着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教师张芳军,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荣誉。

  2008年,他刚入职,正年轻。喜欢在一些教育论坛发表自己“尖锐”的言论。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关注,也遇到一些难得的机遇。他上公开课的次数多了,校级、区级、市级。随着抛头露面的机会增多,他说,一个时期“如处悬空状态”。很快,他成为了校教导副主任,随后,又是教导主任。

  他的事情逐渐多了起来。大多是事务性的,繁杂、零乱。他被忙碌给淹没了,读书少了,写字少了,思考似乎也少了。

  而后,他才发现,“原来,每份对教育的热爱背后,都潜藏着辛酸与苦寂,而后又如此执着。”他真正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的必然,并因此有了别样的发现。尽管他依然面对着痛苦的现实,却愿意以更积极的意识和行为,去诠释和表达“教育的善念与美好”。因为阅读而思考,因为思考,他重新回到文字里,回到自己的心灵中。

  ——531期《从“弦上箭”到“牧蝶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找到自己
年度榜样
年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