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平台 强指导 重实效
教研不再“阳春白雪”
□ 楼淑建

  教师每天置身于生动的教育实践之中,扎根于教研的沃土,天然地拥有开展课题研究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现实中,教师主动研究的很少,常常处于被动的位置。分析原因主要有3点:一是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教师对课题研究缺乏兴趣;三是教师对课题研究存在畏难心理。

  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题研究方面敢于突破固有的模式。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发现真正适合教师的研究方式,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接地气,寻求最适宜的研究方式

  教师不愿意做课题研究,一个重要原因是课题申报和结题的过程烦琐。所以,诸暨市教研室把烦琐的过程减少,关注具体的做法和效果,并提倡教师研究最感兴趣的内容。

  同时,我们降低课题研究的难度,让课题研究更符合教师实际和教学实情,让课题研究走近教师,朝着“草根化”方向发展:找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践——经验总结。为使课题申报与研究简单明了、行之有效,我们倡导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如果说,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方式,那么,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则是最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法。

  求实效,选择最适合的研究课题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擅长的才能做好。我们主张教师选题应选择最适合的内容,但同时也特别关注以下3点:

  目的性。选择课题首先要明确研究目的,即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教育教学有什么价值。只有主题明确,研究方向才易于把握,才能坚定教师研究的信心。

  可行性。课题研究是一项严谨、求实的活动。教师选择课题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己的力量与研究课题的难易是否相称,只做适合自己的。

  创新性。课题研究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重在创新。所以,选题要有先进性、新颖性,目光应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若选择老课题,则应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以新的视野去研究。即使是验证性课题研究,也应力图有新的发现。

  重过程,建立问题式研讨机制

  我们推出主题式特色教研机制,首先是“招数”寻议。开展“我的问题大家谈”、“我们的困惑”、“问题归宗”等活动,在课题组长的引领下,对问题进行梳理选择,从而提炼出课题;其次是“招数”研磨。通过“三次研讨”,对“招数”进行检验并经验化,把收集的、原创的“招数”通过研磨实践变成每个组员的教学经验;最后是问题研究成果发布,课题组形成简单的“招数”报告。

  通过一次次的培训研讨,使教师明白课题源自实践,知道如何去寻找、去发现。

  备课、磨课中生成课题。这是解决课题源的最佳途径,教师在备课到上课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想法、遇到一些问题,继而去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发现课题的好时机。尤其是上公开课的教师,磨课的过程中会积累许多经验,这些经验是自己独有的,也是创新研究的“火种”。

  在作业批改中反思出课题。学生的作业是对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作业反映出来的问题,能促使教师思考,然后再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弥补。

  交流中发现课题。从同伴身上获得对某一问题的新视角,通过讨论丰富彼此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是一线教师改善自己教学行为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经验总结中提炼课题。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对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这一点我为什么会做得比较好?我是怎么做的?一步步倒推上去,然后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亮点,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常规工作中发现课题。我们提倡教师做小课题研究,明确小课题研究要把握3个字:真、小、明。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从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将问题进行有效转化,使之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诸暨市教研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建构区域发展
新秩序
乌兰察布:“立体”模式提师能
问政局长
“五老”守童心
教研不再“阳春白雪”
征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