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1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教育先“富”起来
□ 山东省莒县县委书记 刘守亮

  莒县是一个有着110万人口的农业县、沿海欠发达县,也是一个基础差、底子薄的省级财政困难县。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却从来不手软:城乡教师工资实现统一标准发放,教师平均工资比全县职工平均工资高出360元;教育投入年均保持25.5%的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幅3.2%;7次提高教师工资及津补贴标准,人均月工资提高至现在的4024元。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项项推进教育发展的举措,是莒县重视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教育强县战略的决心。

  “一把手”工程 创优教育环境

  在莒县,教育工作始终被当作“一把手”工程来实施,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财力上,各部门始终坚持向教育倾斜,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将教育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首,力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我们率先在全省化解了义务教育学校的“债务”,使教育能够轻装上阵。全县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都在30%以上,超过山东省和日照市平均水平;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投资1.2亿元,新增学位一万多个,全县幼儿入园率达到95%;相继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和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工程……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学校布局有序,办学条件日趋改善,尤其是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20个乡镇的155处村小均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使城乡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县乡村联动 推进教育均衡

  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我县注重凸显各级部门联动,协调推进,把确保“人人有学上、上好学”纳入对乡镇、部门的综合管理与目标考核,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发展差距大的问题。

  在城区,取消城乡户口界限,将原属乡镇管理的驻城学校全部划归县直管理,破解义务教育“择校热”和“大班额”难题。在乡镇、村范围内突出抓好村小和教学点建设,提升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

  此外,针对我县学校布局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县政府投资4亿元,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覆盖全县20个乡镇(街道),全面改善落后学校的办学条件。在改善学校硬件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推行捆绑支教制度,倡导城区优质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校,并积极建立“县、乡镇、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形成“县教研室—片教研校—学校教研组”多层次、全覆盖的教研体系,定期开展联片教研、送教下乡等活动,提升教师素质,全力促进城乡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

  硬指标当头 贯彻“质量兴教”

  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我县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硬任务、硬指标。根据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等对全县学校实行分类分层管理,完善以教育质量升降变化定奖罚的动态评价和升降考核机制。

  针对校本教研层次不高的问题,县教育局建立教研员蹲点联系学校制度,重点抓好学段教学衔接和薄弱学段的教学监控,及时总结、交流各学校抓质量的好办法、好经验。

  贯彻“质量兴教”理念,县教育局每年对教育教学质量落后的学校进行重点跟踪督查,并建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办法,积极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抓核心竞争力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质量兴教”,教师队伍建设很重要。在编制紧缺的情况下,我们强力推进教师补充交流机制;打破户籍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新教师,并优先安排到偏远乡镇和村小,有效地缓解了“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问题。同时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开展教职工全员竞争上岗,打破论资排辈等条条框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畅通“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选拔机制。

  参与培训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规范教师培训工作是提质的关键。我县整合零散的教育资源,成立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根据教师发展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县政府每年安排60万元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和50万元优秀教师奖金,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并通过评选“大义之莒·最美教师”等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几年下来,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教师队伍向着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局面迈进。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当前,莒县正处于蓄势待发、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莒县梦”,需要人才来支撑,教育作保障,只有让教育先“富”起来,莒县前进的步伐才会走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从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让教育先“富”起来
问政局长
宁夏泾源:教育信息化,运用是关键
征 稿
流动科技馆圆孩子科技梦
教育更应
淡化分数至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