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师工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教师“玩转”信息技术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纪实
□ 本报记者 康 丽

  如何才能使教师培训贴近教师真正的需求,真正实现学员的常态化学习?本期与您分享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创新做法,领略培训新模式——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微课,第一次知道还可以这样上课。以前感觉空洞、抽象的概念,在微课视频里变得那样精彩有趣、触手可及。”重庆市荣昌县古昌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朱晓燕发自内心地感慨道。作为“国培计划(2014)”——重庆市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混合培训班的学员,朱晓燕直言,这次培训,把她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新世界。

  这不仅是朱晓燕一个人的感受,“慕课”、“翻转课堂”、“微视频”……这些新名词,让许多参培教师“一愣一愣”的。

  “曾经以为自己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算是比较先进的一线教师,结果在本次培训中受到了莫大的冲击,终于明白什么是‘不学习就要落后’了。”类似的话语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以下简称“继教网”)中的“研修日志”里比比皆是。

  201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要求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两年多的时间里,作为全国最大的K12基础教育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继教网充分发挥平台和技术优势,用技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培训覆盖吉林、山西、四川、重庆等省份。

  贴近需求,研修解决真问题

  提起培训,不管是培训者还是受训者,都担心效果不到位。

  直面真问题,贴近真需求,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使研修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常态化职业生活。基于这样的目的,继教网“国培计划(2014)”云南远程培训项目校本研修活动让许多教师“耳目一新”。

  今年1月9日,这样的活动走进了云南省陆良县中枢小学,教师和专家们围绕语文教学、小学班主任工作主题展开研修。

  上午,中枢小学的教师上了一节语文识字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然后是昆明市盘龙区省级示范学校东庄小学学科带头人王雁的语文阅读课《小河与青草》。

  下午,昆明市盘龙区学科带头人、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方茹做了《结合教师心理健康谈班级管理》的专题讲座。

  “以前,大家都以为信息技术培训就是网上教学,但我们改变了过去的教研指导方式,将教研重心下移到课堂上、师生中,了解学校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们在校本研修中的困惑,极大地提高了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效性。”云南培训项目的负责人刘说,在他看来,远程培训专题中的理论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了解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这也是本次提升工程强调“摸清教师需求”的目的。为此教育部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测评工具,建立网络测评系统,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于是,继教网特别设计了“个人测评与反思”环节,让更多的教师知道自己“缺”在哪里,该“补”什么,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培训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

  “看到测评结果,我就像一个犯错的小孩,紧张、不知所措、茫然、着急。我居然没有一项达优,合格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剩下的均为不合格。作为年轻教师,我的信息技术水平居然这么低,我的确应该认认真真地学习了。”重庆市荣昌县仁义保安初级中学教师廖国燕说:“最初测评,我备感压力;正式培训,我既有压力,也拥有了动力。”

  抱团发展,“工作坊”生成凝聚力

  如何推行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5天的培训、一个月的培训结束了,又该怎么办?

  必须创新教师远程研修模式,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社区,而工作坊成为学员们最喜欢的一种方式。

  教师们以工作坊为平台进行交流,打磨个人的“应用方案”,同伴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个人再汲取同伴的建议修改完善方案形成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方案。这种形式不仅为每个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开展研讨的活动平台,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教师们的学习激情得到了点燃。

  作为一个小团队的负责人,坊主的职责很多,每天要统计学员的学习成绩,及时借助公告、简报、QQ群表扬优秀学员,及时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他们辛苦着,快乐着,也收获着。

  吉林省通榆县教师宋扬就是小学德育工作坊的坊主,他坦言,在每一次的网上互动交流研讨中,大家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小组成员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了更高的教学技能。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初中数学1坊坊主刘占华甚至说:“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是及时雨,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家共同的心声就是,这个平台千万别关!太受益了!”

  如何更好地发挥工作坊这种培训形式的作用,继教网还有更多的考虑。继教网总裁刘玉明介绍说,今年是“国培计划”全面落实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的第一年,许多学校、教师对新的培训模式理解不准确,为此继教网在加强过程指导的前提下,在各地工作坊坊主、教研组组长的支持和配合下,在项目中建设了多个示范性工作坊和教研组,与坊主、教研组组长共同发起有针对性的研修活动。“坊主们在项目里进行示范引领,对顺利完成培训任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尊重了个体,给予工作坊更多的研修内容选择权、研修活动设计权、研修成果评价权,抽样调查显示,学员对提升工程的整体满意度为98.51%,他们对国培项目的评价最常提到的一句话是:今年国培给我们的选择度大了,不仅能选课,还能自己确定研修活动的主题,更贴近我们的日常工作。

  创新平台,常态式研修有保障

  “您好,欢迎参加‘寻找PPT高手’活动,期待您秀出自己的PPT。”这是各个工作坊坊主们发起的众多有新意的研修活动之一。

  在个人工作室中撰写研修日志,在课程学习中记录学习体会,在学习过程中提交研修作业,在研修中提交个人成果,还有各种“V大赛”、“IT赛课”等活动,教师们有了更多的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成果。

  “‘V案例大赛’、‘IT赛课’……每一项活动都开展得如火如荼,而我也在参与中锻炼了自我,提升了自我。尤其是参加‘V案例大赛’活动,让我从一个‘微课课例制作盲’变成了一个‘微课课例制作爱好者’。现在我的头脑之中已经有了更多的微课课例制作构想,我更期待能早日变成现实,并与大家共享。”吉林省通榆县语文教师栾海燕兴奋地说。

  学习—共享—应用,不仅是一名普通教师的期待,也是提升工程的要求:采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模式,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帮助学校建立常态化的校本研修机制。

  毫无疑问,在校本研修的基础上,组织校际间甚至是区县间的研修交流活动,对于提升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打造开放性教师社区是提升常态化研修质量的重要保证。

  就像吉林省通榆县初中语文教师彭政所说的,即使完成了国培的大部分学习,即使工作之余,只要有上网的可能,她总要走进“国培园地”去浏览、欣赏、耕耘,细细地品味精彩的“国培”生活。

  项目是短期的,但社区是常态化存在的。一个功能完善稳定、资源丰富,人气旺盛的社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建设。刘玉明总裁告诉记者,继教网目前的常态化社区平台,可以支持区域教研、校本研修等环节,主要服务于项目中的学员。未来,他们将在培训中构筑与培训项目无关的学习社区,真正实现学员的常态化学习。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帮办热线
地方动态
这是名校长的责任和使命
让更多教师“玩转”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