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2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动出的职业素养
□ 孙双忠

  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希望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那么,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课程具体该如何设计?又该如何实施呢?

  课程性质

  职业认知与体验课程不仅是一门校本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促进学生人生发展的专题教育课。学校围绕“智美”的办学目标,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从学科延伸、人文拓展、科学探究、生活体验、社会适应等5大类进行研发,该课程便属于其中的生活体验类,让学生通过职业体验,培养樱花园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素养,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将来理性择业打下基础。

  课程理念

  重在观念与体验的认知,而不在于培养具体某种职业技能。

  在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职业体验课程,并不是像职业学校那样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获得某种职业技能,而是引导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就业观念。

  通过课程开发,力求实现“四个一”,让每个孩子参与一次职业模拟,分享一个职业故事,拥有一次职业实践,形成一种职业愿景。

  旨在丰富生活体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该课程是根据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借鉴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验成果和经验,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意在挖掘个人潜能,搭建学校和社会联系的桥梁。

  该课程将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活动、未来的职业选择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在挖掘学生个人潜能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之间及早建立联系,打开学校面向社会课堂的大门,培养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课程设计思路

  职业认知与体验课程以“使学生了解现代职业,拓宽认知视野,开展职业体验,丰富生活经验”为目标,分为小学职业认知和中学职业体验两个学段,每个学段的课程包括传统职业和新兴职业两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若干种职业。

  在小学职业认知阶段,通过初步的职业认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的平台。

  在初中职业体验阶段,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之中,把职业规划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从而学会理性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

  课程目标

  在学校“智美生命,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进一步形成生活化、实践化的职业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客观自信地进行自我评价,并能够悦纳他人的指责与批评。

  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希望学生以了解职业知识为基础,以体验职业特质为重点,以开阔视野、发展素质为目标,通过学习过程积累生活阅历,汲取精神滋养。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总体结构。按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职业认知与体验课程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每个学段都从传统职业和新兴职业两方面入手。小学认知阶段的每个职业都包括看图说话和画龙点睛两个板块;初中体验阶段则包括身临其境、泛舟学海、体验天地和互动天空4个板块。

  学段课程内容。在小学阶段,把握本课程的认知特征,以看图说话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大胆联想,从而感知并了解每个职业的具体信息;在初中阶段,则以“我想说”、“我想写”的形式,完成每个职业的学习任务。

  实施建议

  职业认知与体验课程是一门注重感知、体验和创新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建议教师紧紧把握课程的总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生活性、趣味性、体验性,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职业体验,获得丰富的职业认知、体验和精神愉悦,并在愉悦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要全面领会课程性质、理念和各学段的课程内容,将课程标准确立的全新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在教学中,采取以体验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学习活动和相关职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职业认知与体验课程的兴趣。

  第二,教师要确定合理的职业认知与体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认识到,职业体验课的核心是感知与体验能力、创造与表现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任何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应以此为核心。

  第三,教师要恰当处理职业认知与体验课程的相关教学材料。教师要对现有的教科书和相关材料进行有效、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在参照教科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灵活巧妙地设计课程;对于教科书上所呈现的某些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加以补充、调整和再组织。

  最后,教师要灵活自主地选择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符合职业认知与体验课程的理念。以“双主体”互动的形式,走出“必须要教给孩子什么他们才会获得职业素养”的误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互动出的职业素养
孩子
不善与人交往怎么办?
优化建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