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暑期专刊·预见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的自主度决定课改的成熟度
□ 魏为燚

  近年来,以“先学后教”“高效课堂”“能力导向”“素养导向”等作为关键词的教学改革,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纵观各种卓有成效和创见的教学改革,其改革的核心均是转变教学关系,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独立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应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教”应努力转化为学生的“学”。有些教师很强调自己的教,力求把所讲解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明白易懂、毫无困难,学生往往用不着再思考,学生深层的智力活动也并未参与其中。实际上,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任何成功的教学改革,只有充分发动和依靠学生才能实现。

  教师相信学生都具有独立学习的潜能。教师应当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先学过程中摸索,不能急于求成。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并且教师的教要支持和帮助学生的学,而非使学生屈从于学校以及教师的教;教师应改变以往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摒弃学生学不会、不会学的担心,避免出现过度教学甚至包办代替学生学习的现象。

  教师要将学生视为独特的个体,而不是根据其外显的能力将其分类分等。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有相对性的,教师不能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并帮助他实现其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发展。同时,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学生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观点,表明学生不是在记忆,而是在独立地分析和思考。

  自信心是决定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在因素,是培养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及责任感的源泉。当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的时候,其精神状态也会变得不一样,对学习不再有畏难情绪,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进而使学习成了一种自觉的、有成就感的行动。

  “教是为了不教”。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突出表现为“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给,你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处于被剥夺的状态,教学也被看成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单一行为。这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活力,也使教学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苦教”的根源。

  “不教而教”在教学关系上倡导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其中隐含着“教学”既不是“教”,也不是“教”和“学”,而是“教学生学”的重要理念。教会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以下6个方面:第一,能够独立和主动学习,并能就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验证;第二,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以及与他人分享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诠释;第三,能够质疑、提出并探究问题,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案;第四,能够把新的知识理解整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并建构出自己关于知识的理解;第五,能够针对自主行动、个体发展和生活的意义进行反思和批判,对自身行为的动机、目标和结果做到心中有数;第六,具有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把教学目的定位于引导学生过有丰富意义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倾注真挚的热情来教导每一个学生,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为将来未知的挑战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系福建师范大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 策划者说
走向创客式学习
链接
学习的自主度决定课改的成熟度
教师强,则课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