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教师生活 上一版3
2015年8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疼痛见证成长
——读曹文轩《草房子》

  □ 张家鸿

  满目金色的油麻地,让我想起了当年小学课本中的一张插图。虽然已不记得与那张插图有关的文章了,但那满目金黄的麦场不能忘,那收获的喜悦表情亦不能忘,人们忙碌过后挂在额头的汗珠似乎至今仍在秋阳下闪闪发光。好似巧合一般,这两片金色在我的脑海里重叠、合二为一,像是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作家冯亦代曾写过,“文革”时身处农村,见到了人家房前屋后的向日葵,好像得了莫名的力量,常常特意拐道去看,看后犹如再生。读曹文轩的《草房子》亦如是,桑桑得了绝症,所有的人包括桑桑自己都不相信会有绝处逢生的机会,但是我却不断提醒自己,这么美丽善良的人,不会走向那样悲苦的结局。

  幸亏有弱不禁风、终日熬药喝药的“药罐子”温幼菊老师,桑桑才挺过了那段最煎熬的日子。“别怕”,这是温老师的奶奶当年告诉她的,而今,她把这句话传递给了桑桑。“别怕”,简单有力、凝练深刻,给了桑桑无限的力量。倾听,是桑桑独有的成长方式,站在生死界碑的不远处,桑桑倾耳聆听了温老师的苦难史。温老师年幼失去双亲,由奶奶抚养长大;12岁那年得了非常严重的病,与奶奶相依为命;17岁考上师范学校,奶奶离她而去。虽然人生之路备尝艰辛,她却收获了奶奶给予她的温暖守护。

  “别怕”,即使面对再大的苦难,也要如此提醒自己。桑桑从文弱的温幼菊身上得到了神秘的力量,在歌声里,在药味的熏陶里,在“别怕”的鼓励里。

  在温幼菊的帮助下,桑桑“由死而生”,命运赐予他第二次机会,让生命的暖阳重新照进他幼小的心灵。对于许多生命来说,这样的机会是极为罕见的,拥有老天的这份眷顾,他的生命质量注定会是厚重的、深刻的,甚至拥有不可思议的明亮。从今往后,他们的内心坦荡如砥,他们的心灵美好无比,他们的理想像悠游于天空的云朵一样圣洁纯净。

  在我眼中,纯净是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是对弱者的无限同情,是对邪恶的由衷憎恨,是对生命最真的热爱。读过《草房子》之后,我终于明白,纯净是甫一睁开眼睛后对一切美的最初定义。

  秦大夫妇是热爱土地的人,他们总是做着关于土地的美梦,土地上有“在春风里战战兢兢如孩子般可爱的麦苗,在五月的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的金子一样的麦穗”。听闻了这样的美梦,我也会在心里急切盼望着,盼望着美梦能够早日实现。然而,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入,这样的美景又何尝不是现实呢?纸月可以留在油麻地小学了,桑桑的鸽子们飞得高兴时,啪啦着翅膀,“仿佛满空里都响着一片清脆的掌声”。在美丽的油麻地里生活着,在人生的道路上咀嚼着独有的酸甜苦辣,在心灵最坚实的角落里无法言喻地明亮着、纯净着。秃鹤的秃头真不难看,在阳光里闪闪发光;红门里生活水平的由富而穷,接二连三的困境并不能让杜小康低下高昂的头颅;细马用一己之力撑起了母亲以及家庭的希望。我不仅目睹了纯净,更深刻地感受了坚强。《草房子》是一部见证了悲欣交集的作品,它既告诉读者孩童世界里的真实模样,也强烈地暗示着未来人生的真实面目。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是一味地让读者躺在旧梦的摇篮里,而是能够指引人们在走向坚强的同时,也不会泯灭了那颗可贵的童心。

  身为读者,我尤其佩服儿童文学作者,他们在尝过人生风雨之后,仍能够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以自己的回忆做底,用美妙高明的艺术手法,为广大读者描绘出一幅幅真善美齐全的画面!这种作者是有回忆的作者,他们的艺术作品来自年少时的淳朴、稚气,或是笨手笨脚的一个转身,或是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抑或一声令人回味无穷的呼唤。

  在而立之年,我遇到了桑桑,桑桑只有14岁。多年以后,当我白发苍苍齿牙动摇之时,桑桑依然只有14岁,他在我的记忆里将永远年轻。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给心灵放个假
疼痛见证成长
美食治愈系
最后一节观摩课
《海边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