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什么
你的课总是失败
□ 查丽英

  上课提问时,全班鸦雀无声、低眉敛气,好不容易有人回答,却风马牛不相及,百般引导却总是绕圈子甚或背道而驰……碰巧这是一堂公开课,所有人都看出你笑容的僵硬。

  这是我的亲身体验,常感无奈。而一次机缘,让我读到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如遇知音:这些痛苦我都有啊,然而怎么做呢?这时,恰好看到最后一句:“具体怎么做不是个可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是教师心领神会操作的;把握对立事物的张力在于存在的本质,而不在于怎么做……这些技巧根本不存在。”

  帕尔默所谓的存在的本质,我想就是悖论吧,世界不是一个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存在,真理的反面不一定是谬误。我们的思维要摆脱二元论的逻辑,才能整体地理解现实。课堂也是如此。没有技巧和方法,我们只能反躬自省,沿着直指内心的那条路,找出令我们恐惧、愤怒、烦躁和自以为是的阴影。帕尔默说:如此露骨地剖析教师的自我是令人尴尬的,但是,别无他法,我就用一堂失败的课来直面尴尬吧。

  还记得,我曾上过的一节六年级的课《在那颗星子下》,作者舒婷回忆了中学时代违反校规看电影的事情。文中的舒婷优秀又调皮,她在英语考试前夕看电影,巧遇林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她临时抱佛脚意外得到高分。可是林老师让她“重考”,却只得了47分。尽管这样,林老师还是给了她一个“优”,并提醒她不要糟蹋了天分。

  这是一篇主旨明晰的课文,我的预设是用一课时让学生理解林老师的关爱之情。然而,第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本想引导学生感受林老师以退为进的聪明处理,却没想到学生开口就是:“不是说老师以身作则吗?她没有做好榜样!”我只好引导:“如果这事发生在你们身上,你们的老师会是什么反应?”他们立刻说:“老师会笑着跟我们打招呼。”我哭笑不得。第二个回合关注点在“吹口哨”,作者不会吹却硬要吹,明显是心中有愧而故作镇定。学生一开口我又懵了:“她在挑衅!”引导再次失败,直到我叫了一个平时谨小慎微的好学生,才说出了我要的答案。一堂课都是这样,到最后分析林老师的良苦用心时,学生又嚷开了:“好阴险啊,太坏了!”课上到这个份儿上,我已经是满盘皆输。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堂失败的课,设计有问题,学生有问题。可当我尝试用帕尔默的眼光去分析时,却发现有问题的是我。

  作为教师,我天然地站在林老师一方来思考问题,认为她处理问题很机智。可学生并不这么认为,老师也违反了校规,这比学生犯错更糟糕,当然要幸灾乐祸了。再看林老师的良苦用心,先夸奖再当众板演,让人没有防备输得体无完肤,这一招也确实“阴险”。

  尽管学生这节课“语出惊人”,但是这些话语比起公开课上配合的表演,难道不是更真实吗?课堂失败了吗?没有。

  如果顺着学生的答案去解读呢,会损害林老师的形象吗?难道老师就不能犯错吗?这个会愧疚、会耍手段的林老师,才是有血有肉的老师,最后关于星子的意象,他们答得多好,他们才是真正理解林老师的人。

  我的失败在哪里?

  我把自己当成权威了,为什么我的解读一定是正确的呢?我为什么急躁?因为控制不了课堂。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我的预设时,我仍旧执着。当学生在底下吵吵闹闹时,我更加认定了自己的失败。可是,吵闹就没有在听课吗?难道不正是因为我的话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才引发了“吵闹”吗?课后,我曾问一个爱讲话的学生,他还没开口,周围的3个同学立刻说:“査老师,他只听你的课,其他课都睡觉,他最喜欢语文课了。”

  想一想为什么你的课总是失败?因为你希望课上得顺,就像用小米一粒粒地将小鸡引到笼子里,最后咔嗒落锁,可这就是成功吗?你不知道,成功也许恰恰就是那些挫败,读一读《教学勇气》吧,书会带你走进内心——那个你不愿触碰又能量无穷的小宇宙。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延安实验中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
我的教学勇气
我需要
与“教室中的恐惧”相处
为什么
你的课总是失败
一个自觉教育者的教育幸福
90后“编外”教师的
教育情愫
一庭栀子香
童心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