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26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创新迷信”
□ 常作印

  创新本身并不像“创新”的含义那样简单,不然也不会成为管理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有的学校领导对创新很迷信,似乎创新是一种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对创新的理解需要一定的创新,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掌握其灵魂与核心,从而在教育中灵活自如地运用。

  创新是新思想加上能够带来改进的行动。创新并不需要刻意,也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过程。真正的创新能给教育和学校带来新的机遇,但创新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一味地迷信创新,学校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创新试验场”。缺乏科学论证的创新试验只能让学生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

  我们并不怀疑创新对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却不能不怀疑某些所谓创新的动机、目的和实际作用。当前的许多创新通常并不是革故鼎新,而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非但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学校改革的拖累,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哪些是我们需要坚持做下去的事情,哪些是我们必须小心谨慎的东西。教育不是赌注,不能盲目迷信,更不能天天忙于所谓的创新,而忽视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科学管理的原则。

  许多学校的创新之举,把教育变得越来越简单化、模式化、功利化,样样改革、样样创新,仔细分析却只是一些“奇招怪术”,除了吸引眼球并没有什么实际功效,甚至适得其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我们却发现,一切都没有实质性改变,创新变成一场“作秀”。

  追根溯源,教育中的种种作秀创新,是当前浮躁世风的一种表现。比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之类的“创新”;大肆炒作概念,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创新”;某些学者耐不住寂寞,坐不得冷板凳,为名为利甚至不惜抄袭剽窃的“创新”;等等。

  创新的原则其实就是两条:一要适度,二要实用。为了创新而创新,往往都不太实用。改革的背后躲藏着两条“美女蛇”:一条名叫“追求完美”,另一条名叫“迷信创新”,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很迷人,实质上却是改革的大敌。追求完美的人犯的最大错误在于,他们认为不完美就没有价值;迷信创新的人犯的最大错误在于,他们认为要有价值就不能重复别人的路。

  应该警惕教育改革中所谓的管理创新。

  教育管理改革需要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更需要全体教职工的一致拥护。然而,总有一些中小学校领导我行我素,以个人的意志作决定。于是,创新“变异”为某些领导专断独权、控制教师的工具。

  有些学校确实真心实意想依靠创新做一些好事,但好心未必就有好结果。风风火火地将别人的改革方略拿来就用,全盘照搬,梦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结果却是矛盾百出、问题丛生——教师不能人尽其才,物资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不仅学校失去了个性、失去了发展,连正常运转也难以为继。这样的创新,就成了一桌难以下咽的“夹生饭”。

  所谓的教学观念创新也应该警惕。

  以课堂评价为例,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应该实事求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可是偏偏就有人创出一种新理论,非要盲目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并非不能赏识,但赏识一定要有条件,那种不分年龄段、不讲实际情况、一味地夸大赏识作用的行为,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中国教育的创新,太需要大智慧,不需要小聪明。学校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花样百出、不见实效的创新,而是拨乱反正、重新定位的创新,如此才能还教育以本色,还教学以本色。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警惕“创新迷信”
高效课堂还要提升什么
机制建设升级课堂
补上课堂稀缺元素
课堂走向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