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负现象”系列谈(二)
提升自觉让教育少点“血腥”
朱慧: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局长

  不久前,网上流传一组某中学教学楼遍装铁栏杆,墙上贴着充满“战斗气息”学习标语的照片,学校的初衷是保障学生的安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然而网友却吐槽其“跟监狱没什么两样”。

  当教学楼被铁窗包裹,满眼缺乏人情味的标语,这还是学校吗?学生在这里,内心能自由舒展吗?

  面对这样的现实,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自问:对于学生来讲,究竟什么最重要。是知识,还是人性的发展、智慧的增长?是习得技能,还是精神与情感的自由舒展?若是后者,学校存在的目的就不是打造漂亮的教育工厂,而是以人为本、启迪人心、陶冶情感、开发智慧、培养核心素养的人文场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核心问题。我们只有明确这一核心,才能解决有限和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基因,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或许有人认为,这些都是理论层面的东西,难以落到实处。其实,理论往往根植于实际又高于实际,既有鲜明的现实性与时代性,又超越了现实与时代的范畴,不仅是实际操作的指南,也是一种路径选择和价值判断。

  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在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不是每一种理论都适合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模式,却可以增进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对人的理解、对教学的理解。因此,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自觉,掌握理论本质并发挥其引领教育提升、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

  不难发现,一切教育行为的失范、失当,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认识的偏颇。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理解教育的核心在于理解“人”:

  其一,人是目的性存在,需要公平的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和最有价值的,其内容是人的创造力。康德也提出“人是目的”的观点。教育应当属于每个人,为每个人服务,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发展权都应当受到保护,这也是教育公平背后的逻辑原点。

  其二,人是综合性存在,需要完整的教育。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情感与理智、外环境与内环境的统一体,各个要素不可分割和拆解,所以施以片面的教育势必培养出分裂的人。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呼吁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三,人是可能性存在,需要优质的教育。尼采认为“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个体生命的自我超越之所以必要和可能,是因为人本身只是“一个试验”“一座桥梁”。人的本性是尚未定型的,人可以自己改变自己、塑造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施以怎样的教育就可能成就怎样的人,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追求优质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

  其四,人是差异性存在,需要适合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建筑师的空间感即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的体力即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延伸到教育领域,教师施教应尊重个体差异,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

  有时候,我们习惯于听从潮流、听从世俗、听从感觉,但无论是应当这样做、只会这样做或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都应该少一些短视与功利,多一些理性与超然;少一些世俗与盲从,多一些清醒与自觉;少一些对理论的漠视与抵触,多一些深层追问的自觉与亲近。如此,才能看清问题实质,把握教育发展的脉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督学应做好“三种人”
问政局长
乡村少年宫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湖南龙山:多措并举提质农村教育
提升自觉让教育少点“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