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级教师谈教学·林碧珍
怎样选择学习方式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总结规律、建构体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发现式学习”,经历对问题的分析、研讨、探究等过程。一般情况下,在学习以下知识点时,非常适合采用“发现式学习”。

  直观性强的知识。以几何图形的认识为例,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探究活动,获得相关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等能力。在执教“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长方形,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议一议,看看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当学生观察到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等特征时,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还能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迁移性强的知识。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贯穿整个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点联系紧密。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旧知识间的“生长点”“连接点”,将新知识转化为学过的知识,从而找到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加法、单位换算、积的变化规律、整数乘法等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购买物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列出小数乘整数的算式,然后观察新列出的算式与之前学习的算式有何不同,从而引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提高学生化新为旧、转化问题的能力。

  方法相似的知识。几何图形面积、表面积、体积等公式的推导方法很相似,学生可以运用切拼割补、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将未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相关公式。相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规律和公式,这种学习方法更利于学生将知识上挂下联、迁移延展,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规律明显的知识。加减乘除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小数分数概念等知识拥有较高的相似度,规律较为明显。讲授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呈现与规则有关的若干例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验证等探究活动,逐步概括、归纳出一般结论,从而获得相关的规律、性质、法则。

  当然,并非所有的教学知识都适合“发现式学习”,有时适当地选用“接受式学习”更符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比如,在教学“认识方向”时,教师没必要让学生分坐四个方向,研究“东、西、南、北”;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教师也没必要让学生自己探究两者的概念。这些都是无效探究,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采用“发现式学习”,只能造成课堂效率低下,不如直接采用“接受式学习”。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或者将多种教学方式合理融合,让教学方式之间互为补充。只有这样因时而异、因人而异,课堂才能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走向“深度学习”
王红顺 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
刘 坚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玉贵 台北国语实验小学教师
李洪山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
怎样选择学习方式
郑 杰 上海市北郊学校原校长
郑 杰 上海市北郊学校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