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现代课堂·思想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栏 李解课堂
“抑讲”是为了“扬学”
□ 本报记者 李炳亭

  我是主张限制教师课堂讲授的。以杜郎口中学为例,采用“10+30+5”模式,即规定教师一节课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其实,这仍然是“第一代”课改的规定!学习原本就是自学。学是主体,而讲也只能是学的辅助。可是,传统课堂以为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记。要课改,第一步就要刹住“讲风”,讲风不刹自然学风难树!

  给教师限讲,似乎又犯了嫌疑,比如有人就气急败坏地讲,这是对教师的不尊重。或许是这样的,但“生气”的人一般是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研究课堂的人,他们一定不知道有这样一件事情,假如不给教师限时,那习惯于“讲”并且一直抱定“讲”就是教育规律的人,会把“10分钟”无限拉长,没有讲与学在时间上的严格限制,任何教学主张都很难得以贯彻实施。这就是现实!现实要求对教师的“讲”必须“限时”。

  我不是刻意批评教师们缺乏“放权”的自觉。但另一个现实却是,教师们太执着和迷信于“讲”了。有人说,中国教育几千年,谁见过不讲的课堂,不讲还叫课堂吗?我只能这样说,传统课堂的确是主张讲的,并且鼓励讲者要“舌绽莲花”。主张讲的人,我不说是没有远见,但一定是缺乏对现实教育的分析,为什么不“抽出点宝贵的时间”到教室里看看,看看孩子们的可怜样!

  想想看,许多人一方面呼吁“三维目标”,另一方面却指责限制教师的“发挥”了;一方面高呼“以生为本”,另一方面却又信奉教师专业化水平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我的质疑在于,既然学生是“主体”,为什么就不换个角度去发展“学习的专业化”?道理很浅显,教师专业化永远只能是“手段”,发展学生才是我们的目的。一味地舍弃“目的”而死揪住“手段”不放,还振振有词地批评给教师限时,不从根本上思考问题,盲人摸象似的随处发表自己的“陋见”,实在是一种恶习。给教师的“讲”限时,就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课堂总共只有45分钟,教师讲得多,学生自然学得少,好比一个盘子里有5个苹果,教师一把抓去了4个,就只剩下一个了,道理就这般简单。

  那些批评家们可能真的不太清楚,在今天的课堂上,许多的“讲”竟然与“学”发生着不可调和的冲突。面对这样的尴尬,请问,是“讲”服务于“学”,还是“学”服务于“讲”?如果一切“学”都必须服务于“讲”,那么,什么快乐学习、幸福成长,都无异于鬼话。我们可以自我欺骗,但唯一骗不了的是学生。为什么不做个调查,问问我们的孩子有几个是热爱学习的?有多少是热爱学校的?

  我们忘记了这个事实,却一脸幸福地畅想“终身学习”,畅想与全世界进行一场人才竞争。给教师的“讲”限时,就是要尽可能规范“课堂行为”,充分彰显“学生”的存在,这哪里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呢?只是在“尊重”教师的前提下,我们能不能“研究研究”如何尊重学生?不尊重学生,“主体说”就只是说说而已!目中有人,要时刻牢记,这个“人”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未来的主人,他们肩负着唯一的希望!

  其实,让教师少讲,不仅不是对教师的轻蔑,恰恰是基于对教师的尊重!实在不该忽视教师的生活和权益,而仅仅要求他们成为一个单纯的知识灌输的“讲师”!能不能让教师从课堂讲述中“抽身”出来,去过一种真正全人的生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微语录
“高效课堂”的教育观 (二)
漫画课堂
如何看待“无师课堂”(四)
“抑讲”是为了“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