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16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遇上山东
跨地域的课程合伙

  →研究案例

  上一期,周刊在“课程图纸”栏目编发了“中国好声音密码”校本课程,该课程从学生兴趣入手,从现实生活出发,很接地气。让编辑更加欣赏的是这门课程产生的背景:由四川省泸州市第二中学音乐教师韩敏与山东省东平县东平街道中学语文教师卜庆振合作,跨地区、跨学科、跨学段共同开发、共同实施。

  韩敏系中国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会员,卜庆振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他们合作创作的歌曲,既继承了传统音乐的内涵,又融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是音乐与文学互补的典型范例。

  富有激情和活力的韩敏与学生们一起研究歌曲中的好音乐、好唱法,提高学生鉴赏音乐和演唱歌曲的能力;好学善思的卜庆振与学生们一起解读歌词中的好文学、好情感,从流行歌曲中吸收丰富的人文内涵,学习歌词的诗意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两个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中学生解读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背后的“好”字密码。

  说起课程开发的背景,韩敏和卜庆振是通过原创音乐基地结识的,除了交流音乐创作外,两人经常一起交流课程建设的话题。他们都曾单独开发过校本课程,韩敏在开发《天府新歌》原创音乐类校本课程时,就想到了与卜庆振合作探讨;卜庆振在帮助韩敏进行学生问卷调查时,发现了《中国好声音》等音乐类选秀节目对学生的影响,产生了与韩敏合作完成“中国好声音密码”校本课程的想法。由此,两人共同完成了这门课程的实施纲要和基本框架。更重要的是,两人还分工把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解决了跨时区、跨地区、跨学科实施的问题。

  看到上述实践案例,编辑不由得追问,这样跨地区、跨领域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理念,可以运用到其他课程开发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工作方式吗?哪些教师可以借鉴?由此,展开了本期的讨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跨地域的课程合伙
一线动态
一种教师的“时代工作圈”
走向更为开放的教研
不在一处也能“跨越”发展
“同频创课”来了